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今年物价都上涨了什么东西啊?

我在农村教学,经常接触农民。农村对物价的上涨更明显。我来说一说,都有什么东西涨价,1.化肥涨价。2.饲料走高。 3.生鲜蔬果的上涨

今年物价都上涨了什么东西啊?

1.化肥涨价。

近日化肥价格上涨明显。如天水一农资销售点老板老王称,目前尿素进价已涨至137-138元一袋,市场售价为145元,但很多农民嫌弃太贵不想买。老王称要是卖140元,那算上装卸费、运费,自己根本不赚钱。

复合肥价格也在走高,目前价格已涨至170-180元一袋,其价格相比往年涨了50元左右。

老王表示,因肥料价格高,农民采购计划推迟,这让他的生意也显得冷清。

2.饲料走高

从年后开始,饲料价格就开始了一波上涨,不管是水料、鸡料、蛋料还是猪料,其价格均有所走高,其中水产料最高涨了600元/吨,其他饲料涨了50-200元/吨。

至于为何饲料走高,还因豆粕价格迎来疯涨,往年豆粕主流价为2800元/吨,但年后就涨至4000元/吨以上,而如今43%豆粕价格涨至4700-4900元/吨,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高价。

同时,玉米价格也开始了一波走高,饲料用玉米均价达到1.35元/斤左右,因而这再次带动了饲料价格,近日正邦、新希望、傲农等再次宣布饲料走高,2轮累计涨了600元/吨。

因豆粕、玉米价格太高,不少饲料厂采购压力加大,因而饲料生产进度也受其影响,部分饲企更是出现了暂时停工。

3.生鲜蔬果上涨

苹果的价格都在3-6元/斤,草莓至少也要十几元/斤。蔬果价格快速上涨,除了在疫情之下,运输不畅,供应紧张之外,还有化肥和用工成本的价格在上涨。

那东西都在变贵,因为成本上涨了,东西自然会上涨。尤其是在农村,这种上涨变得更加的明显。

为什么最近蔬菜价格会上涨的那么厉害

? 嘿朋友,买到便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你掌握了一些技巧,就可以轻松搞定。我之前也曾经遇到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我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买菜达人”啦!

下面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小窍门,希望对你们有用呀,一起来看看吧!?

一、挑准买菜的地点和时间:

首先,我们要选对买菜的地方。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去综合批发市场,毕竟那里的菜种类多,价格也便宜,而且都是当天从原产地拉来的,新鲜度有保证。

如果有空闲时间的话,那么也可以去菜市场或者路边小摊逛逛,那里的蔬菜水果往往更加新鲜便宜。 我就经常会在周末早上去,因为那时候新货源最多,而且卖家也比较好讲价。

那如果想买到特别新鲜的蔬菜水果,就最好是找那些自家种植或者从原产地直接运来的卖家。他们一般会在家门口或者路边摆摊,只卖一种或者几种菜,价格实惠,而且无农药无公害。之前买过一位大妈的菠菜,她说是自己家里吃不完的,我买了一大把才花了两块钱,回家后发现叶子很嫩很绿,做出来的菠菜汤非常鲜美!?

二、学会挑选合适的蔬菜水果:

其次,我们要选对买菜的方法。不同的蔬菜水果有不同的季节性和特点,要根据季节、品种、形状、颜色等方面来挑选适合的蔬菜水果。?

比如说,冬天是吃白萝卜和橘子的好时节,夏天是吃西瓜和黄瓜的好时节。菠菜要选叶柄短、根小色红、叶色深绿的;芹菜要选叶子平直、不松散、不发黑的等等,但是也得切记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应季”水果,有些水果是用催熟剂或者冷藏技术来提前上市的,不仅没有营养,还可能有毒素。

购买时要仔细观察蔬菜水果的外观和气味,避免买到有虫蛀、霉变、异味、过熟或者不熟的蔬菜水果。 像在一般情况下,新鲜的芹菜叶子是平直的,而时间一长叶子就会翘起来;新鲜的西红柿表皮光滑有光泽,不新鲜的西红柿表皮会皱缩无光泽。这些都是经验,要牢牢记住!?

三、妥善保存买回来的蔬菜水果:

最后,我们也要注意蔬菜和水果的保存方法。不同的蔬菜和水果有不同的保存方式,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变质或失去营养。

对于刚买回来的蔬菜水果切记不要马上洗,因为水分会加速它们的腐败。 所以还是要在吃的时候才洗,而且洗完后要尽快食用或者烹饪。另外,用厨房纸包裹蔬菜水果,是可以帮助吸收多余的水分和气体,延长它们保鲜期的。比如说,叶子菜可以用湿润的厨房纸包起来,然后放入保鲜袋或者保鲜盒中,竖直放入冰箱保存;西红柿和辣椒等有果蒂的蔬果要将果蒂朝下放置,这样可以减慢果蒂变干的速度。

对于一些不易保存的蔬菜水果,可以尝试冷冻起来,从而保持它们的新鲜度和营养。 比如说,豆类蔬菜可以清洗干净后直接装袋放入冷冻室保存,而香料类蔬菜就可以切好后放入冰格并倒入橄榄油,放进冰箱冷冻就可以啦!?

已经到结尾啦,我也再告诉大家一个实用小方法:一定要“鼻子发达”!不开玩笑,闻一闻蔬菜或水果的气味也是判断它们新鲜度的好方法。比如,如果瓜类有浓烈的甜香味,就说明它们成熟度很高;如果水果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散发出发酵的异味,这时候就要千万小心了。别忘了,健康生活从每天的膳食开始,买到新鲜又便宜的蔬菜和水果不仅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健康,也能让你的钱包更鼓!?

一、肉价为何持续走低?

事实上,导致最近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的原因还是和猪周期有关。猪周期是一种常见的猪肉周期性经济现象。其传导路径如下: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上涨。

由于从仔猪到肥猪出栏,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就导致在猪周期规律下,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无法根据猪肉价格变化缩减产能。事实上,导致本次猪肉价格下跌的原因就在这里。2020年前后,因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迅速上涨。当时猪肉的价格几乎上涨到20多元每斤。

由于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养猪企业以及养殖户纷纷扩大产能。但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已经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此时,国家向市场上释放了大量储备猪肉,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咱们感觉到猪肉价格一直在下跌的原因。

但由于当时生猪企业以及养殖户产能迅速扩大,而且当时的仔猪已经到了出栏的时候,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猪肉。可问题是,市场上对猪肉的需求短期之内又无法提高很多。在供需关系的影响下,猪肉价格迅速回落。虽然去年10月份前后,国家启动了猪肉收储工作,希望可以帮助养猪企业以及养殖户渡过难关。

可市场上生猪的产能依旧很高,这也导致猪肉价格继续回落。从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来看,我们预估猪肉价格的拐点或将出现在今年5月中下旬左右,届时猪肉价格可能会迎来一波上涨。但对如今的养猪企业以及养猪户来说,可谓说是双重承压。

一方面,疫情的不确定因素下,很多地区的疫情封控政策持续升级,部分养猪户不管是销售还是运输饲料全部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饲料价格持续上涨,这让很多人看不到希望。对如今的养猪户来说,变成了谁养的猪多,谁就亏损得更厉害的局面。那么,最近的蔬菜价格一直上涨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菜价上涨的成因

其实,菜价持续上涨还是和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有直接关系。其中,采购环节主要是针对农产品流通企业而言的。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角度来看,采购发生的物流费用是流通过程发生的起点。大宗农产品的采购作为连锁企业经营生鲜业务的重要一环, 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

就目前超市采购农产品的流程来看,一般流程是“农民—批发商——供应商—超市物流采购”,通常至少需要经过4个环节,在这过程中,成本上升了很多,导致农民和消费者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这种传统的采购模式存在市场信息失灵、库存量大、资金占用多的风险,可能经常出现供不应求,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疫情在主要蔬菜核心产区的蔓延,这就导致这些地区的蔬菜无法正常投放到市场上。原有市场上的蔬菜本身供给有限,新的供给又无法增加,自然拉动了蔬菜价格的上涨。而农产品的运输是借助于各种运输工具实现农产品在空间上的转移。由于农产品数量庞大,农产品运输费用在流通环节中的比重相对较大。

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如保鲜期短、含水量高、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数据显示,在我国,果蔬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粮食平均损失也有14.8%,而发达国家的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仅有1%-2%。

正是由于运输损失率较高,而这部分损失最后由消费者承担,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此外油价的持续上涨,也让农产品的流通成本不断增加。而从目前来看,各地疫情程度不同,从省到地级市到区县所出台的防疫政策完全不同,这就导致农产品流通环节严重受阻。

国内很多地区的大货车司机经常被困在路上,要么是直接劝返,还有的地区则是对大货车司机各种限制,这就让整个的蔬菜流通环节非常不顺。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叠加下,直接拉高了蔬菜价格的上涨。三、猪肉价格两极化

这里所说的猪肉价格两极化,其实更多的是指土猪肉的价格异常走高,而普通猪肉价格却长期低糜。事实上,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还是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有直接关系。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觉得土猪肉的口感以及营养价格都比普通的猪肉要好,市场对这块肉的需求很高。

但从土猪的养殖来看,目前仍无法实现集中化、大规模化的养殖。土猪不能要求圈养,而是要以散养为主。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目前仍以农村养殖为主。而有的养殖户则是直接承包某个地区的山头,进行养殖。但即使是这样,考虑到养殖管理以及人力的情况,土猪的养殖数量依旧很低。

显然,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土猪肉的价格肯定会持续走高。考虑到疫情对人们收入的冲击,市场上对土猪肉的需求可能会降低,后续价格可能会降低。但由于土猪的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估计价格也不会下降多少。

三、总结

从以上分析来看,由于猪周期的存在,导致目前市场上猪肉价格持续下降,短期之内其价格也难以回弹。而蔬菜的价格持续走高,还是和蔬菜流通成本不顺畅所导致的。尤其是随着油价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蔬菜的价格。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6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