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立秋后的低温多雨,对庄稼成熟有哪些不利影响?

不管我们平时种花种草,还是努力种田,最重要的是土地和水。过去,农村条件特别差的时候,种在地里的庄稼基本上是靠天气收割的,根本没有多少井给地浇水。如果一年中少雨或长时间不下雨,地里的庄稼就会枯死。辛苦一年之后,就没有收成了。虽然现在农民有了自己的水井,在浇地的时候只要一按开关就可以了,但是大自然对农作物的影响,人类始终无法抗拒。

立秋后的低温多雨,对庄稼成熟有哪些不利影响?

首先是气候。初秋,如果下雨,气温会明显下降。如果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对任何作物都不是很好。对于北方的玉米来说,长期的高温天气不仅会影响玉米的灌溉,还会使玉米的根和茎特别脆弱。一旦遇到大风天气,气温会稍有下降,容易造成玉米倒伏,导致产量严重下降。

对南方水稻来说,如果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会使稻田水分蒸发过快,叶片蒸腾量也会增加,从而影响水稻的吸水率和产量。

二是农作物。任何作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初秋,北方的玉米和南方的水稻都在茁壮成长。尤其是北方的玉米,如果初秋有几场雨,玉米粒会特别饱满,玉米茎也会特别粗。深秋收获时,农民们会有大丰收。但如果初秋不下雨,之后整个秋天就不会下太多雨,这自然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有人可能会说,自灌可以为农作物供水,但连续人工灌溉对农作物不好,这就是为什么农民在浇地时使用一水两水的原因。

看来初秋的雨真的会影响庄稼的收成。毕竟,无论人类技术多么先进,都无法与自然抗争。我们祖先之所以发明24节气,是因为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在不同的节气中注意不同的事物,这样才能尽最大努力保证农作物的丰收。

种植玉米温度低于多少度会出现冻害

我们知道农作物都属于植物,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光照、温度、湿度都影响它们的生长,根据不同的农作物习性,大多数都是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这也是南方的作物比较茂密的一个最直接原因,而农作物都有自己的生长周期,在指定的时间内,如果不能达到最合适的条件,就像小孩子缺少营养一样,是很难成熟的。

我们知道,雨水大则气温相对就比较低,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所以农民在种地的时候,也都是有讲究的,基本上是按照节气来得,都希望能够避开这些时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割,今年的雨季比较长,甚至连北方也是比往年要多很多,所以很少出现高温天气,我们人类虽然不希望高温的天气,但是大多数农作物是比较喜欢的,尤其是盛夏的时节,如果能够呆在玉米地里,都能听到玉米拔节的声音,一场雨、一个艳阳天,玉米长个几十公分非常正常,而接近秋天的干燥艳阳天,可以快速让玉米水分散失,形成饱满的种子。

其实有些作物对温差的变化是非常适应的,就像新疆吐鲁番的葡萄,还有北方的各种瓜果,它们经过昼夜温差的变化,可以产生大量的糖分,让水果的口感更好,更甜,但是持续的低温则影响不好,今年有些地方冷得比较早,肯定会影响当地的作物的,尤其是江南一带,水稻都是喜欢高温的作物,长期的低温不仅会让它们长不高,同时也会减产的严重,收割的时候也会增加困难。

民以食为天,这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农民的艰辛,虽然也都学过“悯农”这首诗,但是对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还是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平时生活中,不仅四体不勤,而且五谷不分,更不知温度对农作物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存在浪费粮食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在这个时机,我们更应该明白这些,天灾虽然无情,但是人祸才是最该避免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主要不浪费粮食,做到物尽其用,这样当粮食等农作物出现减产的时候,我们依然没有问题,正所谓“家有余粮心不慌”。

我们知道秋分一过,粮食就已经不再生长,谚语“秋分不升田”,在此之前,温度变化是会影响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对于白菜、萝卜等蔬菜来说,还是有机会的,天气的改变还是影响它们的收成,同时天气变冷,对大家收割庄稼也是一个非常不方便的地方,穿得多,干活容易热,穿少了还容易感冒,其实农民挺辛苦的,我们要懂得爱惜粮食才好。

0℃以下。

冻害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即在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常发生的有越冬作物冻害、果树冻害和经济林木冻害等。

冻害对农业威胁很大,在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北、华北、华东、中南地区,主要的受害对象是冬小麦、油菜、蔬菜及葡萄、柑橘、油茶、茶树等经济果木。

常见农业气象灾害:

1、冷害:指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当温度低于作物当时生长阶段的下限温度时(不一定为零度),作物的生长受到妨碍,严重时可使作物某些组织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导致严重减产。

2、霜冻:指在温暖时期内,大气温度迅速降低到足以引起作物遭受损伤或者死亡的短时间内的低温冻害(通常在0℃或0℃以下)。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细胞间隙的水形成冰晶,导致细胞脱水,同时形成的冰晶增大破坏作物细胞,对作物造成损伤。

3、干旱:指在农业水平不高的地区,由于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缺水、空气干燥,致使作物缺水,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而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干旱使作物体内水分缺失呈现萎蔫(暂时萎蔫或永久萎蔫)并遭受一系列伤害。

4、洪涝:指降水时间过长、过于集中对作物造成的伤害。

5、干热风:指引起作物大量蒸腾作用的综合天气现象(温度高、湿度低、风速大的旱风),在农业水平不高的地区短时间内会带来很大损失。

6、冰雹: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春季处于苗期的农作物恢复能力强,遭灾后能恢复生长;夏、秋两季农作物遭雹灾后,农作物叶碎秆折,花穗被毁,籽粒脱落,严重的颗粒无收。

扩展资料:

防御途径:

1、霜冻灾害的防御。目前,防御霜冻灾害的方法主要有3类。

一是物理方法,如熏烟法:预先在将要发生霜冻的晴夜里熏烟,燃烧放热可增温;烟幕笼罩在农田上空,防止地面热量的扩散,同时由于烟幕的存在,地面有效辐射减弱,气温下降幅度减少;在形成烟幕的时候有许多吸湿性微粒产生,空气中的水汽在微粒上凝结放出潜热,也有助于温度提高。

二是农业技术措施,如灌溉法:在霜冻来临的前一天,在作物田间灌水,把较温暖的水灌入农田里,使土壤热容量增加,同时提高了低层空气的温度,缓和了温度下降,从而达到防霜的目的。

覆盖法:适用于种植面积较小的蔬菜及瓜类,在霜冻来临前,用不同的覆盖物盖在防冻作物上面,既防止外面冷空气的侵袭,又能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三是化学方法,喷施各种防霜剂、抗霜剂能有效地防御霜冻的危害。

2、越冬期冻害的防御。为了防御冻害,宜根据当地温度条件,选用抗寒品种,并确定不同作物的种植北界和海拔上限。防冻的栽培措施包括越冬作物适时播种、播种深度适宜、在北界附近实施沟播和适时浇灌冬水,果树夏季适时摘心、秋季控制灌溉、冬前修剪等。

各种形式的覆盖,如葡萄埋土、果树主干包草、柑橘苗覆盖草帘和风障,以及经济作物覆盖塑料薄膜等,也有良好的防冻效果。

百度百科——冻害

百度百科——农业气象灾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7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