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九年级上册政治背诵提纲

人教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基础知识归纳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

九年级上册政治背诵提纲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1.为什么说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P6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P6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哪两层含义?P6

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4.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哪些重要意义? P6

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是我们以后走向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

5.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P7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的根本任务是什么?P7

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什么?P7

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P7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P7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7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11.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7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2.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P7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13.改革的性质和重要性分别是什么?

(1)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重要性: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14.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3)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P8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6.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参考《随堂训练》P8)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要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1.2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

1.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的内容有哪些?P15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什么是国有经济?其地位如何? P15

(1)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我们称之为国有经济。

(2)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6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如何?)P16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5.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的经济成分、地位、作用以及国家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方针分别是什么?P16-17

经济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政策方针:国家正在完善政策法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P17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要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还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7.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分配制度?P17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因为实行这种分配制度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状况相适应。

8.合理的分配制度是什么的重要体现?在分配中要注意什么问题?P17

合理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

1. 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25

(1)这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2)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人口超过13亿的大国,人民不可能直接在一起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能解决由人民一起直接决定国家大事引起的困难。

2.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什么? P25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如何(或地位)?其职权有哪些? P2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主要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是什么?又具有怎样的地位?P26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又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1)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7.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意义或作用)P26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作用: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各少数民族人民依法行使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8.我国的基层群众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P26

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

9.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作用如何?) P26 --- P27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等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10.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是什么?P27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1.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必须坚持什么原则?为什么?P27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因为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12.我国的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分别是什么?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重要意义?P3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越大。

2.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怎样的方针?P35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3.为什么要实行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P36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4.我国目前的小康水平是怎样的?P36

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5.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P36

国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关键目标是什么?P36—37

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7.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什么?P44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

2.中国***的性质是什么?P45

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中国***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哪里?P45

中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国***的地位如何?坚持党的领导有什么重要意义?P45

(1)地位: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

(2)坚持中国***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5.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45

我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P45

人民当家作主

7.什么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8.党***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P45

依法治国

9.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45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0.依法治国有什么重要意义?P46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11.公民如何将依法治国落到实处?P46

每一个公民都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12.我国的政府的性质是什么?P46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

13.政府依法行政有什么重要意义。P46

政府依法行政,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社会事务,行使职权,才能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14.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P46

(1)通过信访、电子邮件、电话反映情况;

(2)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3)通过媒体舆论监督。

15.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P46

公民不论采取哪种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都必须是合法的、有序的。行使监督权利时,我们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碍公务。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1.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P53

2.判断先进文化的标准是什么?P54

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

3.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是什么?P54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有哪些?P54

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关系到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

5.发展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如何?P54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的内容有哪些?P54

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7.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和地位如何?P54

(1)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2)地位: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8.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P5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就是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3)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54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社会主义荣辱观。

10.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作用如何?P54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11.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哪些?P55

分为二个方面:一是教育和科学 ;二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

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P55

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13.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P55

(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2)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

1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或基本特征)有哪些?P55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5.我们怎样构建和谐社会?P55

(1)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要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16.构建和谐社会对我们青少年的要求:(参考《随堂优化训练》P64)

爱国演讲稿-《祝福您!亲爱的祖国!!》

金秋十月,国旗招展,举国同庆。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4岁生日;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都在尽情高歌,为古老而年轻的祖国深深祝福!

今年国庆,万象更新,非同寻常。回首春夏之交,正当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时刻,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灾害。面对这场严峻考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经历风雨,又见彩虹。抗击非典的斗争,极大提高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伟大祖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展现新气象,昭示好前景。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落后就要挨打,财大才能气粗。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奋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为了人民、代表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能不能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我们决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庸俗化、随意化、标签化、招牌化,一定要始终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真正为民谋利,为民造福。

近一年来,以爱猫扑,爱生活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出台许多便民利民的措施,做了大量亲民爱民的工作。人民为有这样的党风政风而欢欣,祖国为有这样的党风政风而自豪。新中国成立54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越是在形势好的情况下,我们越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大力转变作风,狠抓求真务实。

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奔腾向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卓越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坚信,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一定能够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地朝着宏伟目标阔步迈进,光荣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祖国在我心中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

给我肤色的祖国,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尽管在乡村,还有辍学孩子渴望的目光;尽管在城镇,还有下岗女工无奈地诉说,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冲破旧的观念,旧体制的束缚,迎来新世纪磅礴的日出!

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我的话语多得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祖国、祖国吉祥,吉祥祖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8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