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做好“三农”工作

做好“三农”工作

做好“三农”工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三农”工作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对“三农”工作作出科学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对于我们扎实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来抓,从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到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从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三农”工作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十八连丰”,中国人端稳中国饭碗更有底气。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仍需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绝不可掉以轻心。我们既要保证粮食安全,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严格落实主体责任,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守好“三农”这个战略后院,更要立足“三农”高质量发展,科学合理布局,实打实地调整结构,补齐种业发展等短板,把饭碗端得稳、更端得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们要把底子打得更牢一些,持续用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继续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同时,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坚持先富带后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为政之要,重在实干;实干之要,贵在落实。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守好底线、扛起责任,精准施策、真抓实干,稳定“三农”基本盘,不断书写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

国家对三农的扶持政策是

法律主观:

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有: 1、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 2、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5、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6、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7、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

法律客观:

《民法典》

第三百三十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1、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强农民种地积极性。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收入。目前广大农民辛辛苦苦种地,一年到头却没有多少的收入,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导致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

因此建议国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取消对农产品价格的过度限制,通过价格的提高增加农民的收入,要让当农民的比当工人生活更富裕,让更多的农民特别是有一定文化的年轻一代农民安心务农,从而使农业得到持久健康的发展。

2、改变 “普惠制”的补贴方式。目前国家对“三农”的扶持,主要以“普惠制”的补贴为主。我国有9亿多农民,这种补法,一是补多补不起;二是补少了对农民增收又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而且有些补贴在具体执行中并没有完全补到位。

有的城市周边农民,因为城市发展拆迁已经很富裕了,也用不着扶持。因此建议政府改变“一刀切”的补贴方式,把这笔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重点用于扶持农田基础建设,如水利、农业科技、良种推广等农民个人无法投入、也投不起的地方,而且要投到真正贫穷的地方。

3、限制农用物资涨价,规范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价格,目的是要让农民致富,如果农产品价格提高,农用物资也随即涨价,那农民就不会有任何好处。

因此,政府在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同时,可以通过给予农业物资生产企业优惠税收等措施,限制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农资价格,确保农民不因种植成本涨价抵消农产品价格提高带来的收入。

还有,要防止流通环节的恶意炒作,如去年绿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民并没有真正受益,利润都被流通环节拿走了。因此政府要规范流通环节,打击囤积、炒作农产品等不法行为。

4、转变“救穷”观念,创造条件帮助农民致富。一直以来,国家对“三农”的扶持,主要以补贴、救济为主。转变扶持三农的观念,为农民创造致富的条件,提高农民致富的本领,才有可能让农民从贫困走向富裕。

扩展资料:

改变三农政策必须创新补贴方式,改革农业支持政策机制,建立健全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又适应国际规则的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首先,要坚持市场定价原则,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稳妥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减少价格支持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影响,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形成农产品生产的消费导向、市场引领机制。

其次,要改革完善现有补贴措施,建立政策补贴与重要农产品生产挂钩机制,促进提高政策效能与补贴效率。要根据农业经营体系变化的新形势,完善现行补贴措施,建立“谁种补谁”以及“多种多补、不种不补”机制,使政府补贴与农产品种植面积或产量挂钩,促进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第三,创新补贴方式,探索实施新型补贴措施。要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导向,以补贴重点产品、重要地区和关键环节为核心,以突出解决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矛盾和关键问题为方向,创新补贴方式、探索实施新型直接补贴措施。

中国供销合作网-关于改变扶持“三农”政策的建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8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