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的自然资源
2010年,泗水县实现生产总值93.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05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1.34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26.44亿元,增长18.0%。
2011年,泗水县实现生产总值106.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2 亿元,同比增长4.57%;第二产业增加值47.21亿元,同比增长15.72%;第三产业增加值30.93亿元,同比增长11.0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6.94:44.14:28.92。
2012年,泗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98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53.60亿元,同比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35.62亿元,同比增长11.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67.5%和25.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8.2、3.1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22127元,同比增加2216元,同比增长11.8%。 泗水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农业生产连年夺得丰收,1989年农业总产值12464万元,比1988年增长5.0%。种植业产值6726万元,比1988年增长4.7%,林业产值447万元,比1988年减少27.4%。全年新造林2.26万亩。畜牧业实现产值4558万元,比1988年增长12.5%。
1995年,农业增加值实现73443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9.5%。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14600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69040万元,林业产值10131万元,畜牧业产值65380万元,渔业产值1458万元,分别为1994年的114.2%、95.2%、135.2%、211.2%。
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31230吨,蔬菜产量达到241517吨,比1999年增长13.9%,瓜类134928吨,比1999年增长13.9%,年末实有果园面积27.06万亩,水果产量达到60170吨,比1999年增长16.8%,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4.5%。
2003年泗水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10.56亿元,比2002年增长10.8%。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成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6.4%,高出全市12个百分点。农、林、牧、渔四为增加值的比例为43.6:5.1:49.1:0.6。经济作物发展较快,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达到52:48。粮食总产172587吨,比2002年增长10.5%;棉花总产0.04万吨;油料总产3.9364万吨,比2002年增长161.9%;水果总产4.0786万吨,比2002年增长86.3%;蔬菜总产72.8248万吨,增长54.0%。
201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18.13万亩,复种指数为19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60.94万亩,增长4.9%,总产24.37万吨,增长6.9%。
2011年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8.82亿元,同比增长4.57%。其中:种植业20.13亿元,同比增长5.61%;林业0.08亿元,同比增长0.28%;牧业8.37亿元,同比增长1.92%;农林牧渔服务业0.15亿元,同比增长0.71%。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69.73:0.27:29.14:0.34:0.52。
2012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18.9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2.72万亩,同比增长13.7%;总产29.14万吨,同比增长13.7%。 泗水县的淀粉加工及制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90年代,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开发,扩大规模、上水平,成为具有泗水特色的支柱企业。到2003年完成出口交货值8201.6万元。
泗水县造纸业通过24年的发展历程,到2003年成为以制浆、造纸为主,纸制品加工、贸易、科研为一体的主导产业。到2003年,产机制纸164452吨,产值91510.4万元,实现利税9980万元。
2003年,泗水县电网主变压器容量达到225750千伏安,泗水县有10千伏线路1030公里,配电变压器1483台,131995千伏安,低压配电线路1674公里。
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7.41亿元,增长39.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64个,比年初增加44个;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5亿元,增长14.4%,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39.69亿元,增长26%,工业总产值达到138.42亿元,增长26.9%。受大宇水泥影响,经济效益指标有所提升。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7.88亿元,增长36.9%;实现利润13.06亿元,增长36.8%六大优势行业贡献份额达到90%,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5.9%。
2011年末实现工业增加值42.81亿元,同比增长16.3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个,比年初增加20个;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5亿元,同比增长22.11%;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5.49 亿元,同比增长38.91 %;工业总产值80.33亿元,同比增长35.65 %。受海螺水泥影响,经济效益指标提升较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1.06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81.10%;高新技术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1%。
2012年新增规模企业37家、达到8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4%。工业总产值完成111.56亿元,同比增长37.72%,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61%,比年初提升1.31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10亿元,同比增长24.56%;实现利润总额10.14亿元,同比增长12.48%;实现利税总额13.32亿元,同比增长15.98%。 金融 1989年至2003年,是泗水县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事业快速发展的15年。至2003年,初步形成以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农村信用社与城市信用社为补充的金融体系。1994年,泗水县农村信用社与泗水县农业银行正式分门办公。2000年,泗水县城市信用社划归泗水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管理,更名为泗水县城区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泗水县支行于1996年从县农业银行分设成立。至2003年县内各项存款余额为182741万元,比1989年增加17030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52428万元,比1989年增加142527万元。
2010年新增存贷款均大幅增长。2010年泗水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2.57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8亿元。2010年泗水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大幅增长,为经济企稳回升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泗水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64.1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8.76亿元,比年初增加2.64亿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2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12亿元,比年初增加8.62亿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68.58%。泗水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7.58亿元。
2011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2.94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71亿元。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77.08亿元,其中,单位存款17.41 亿元,比年初增加1.63亿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12.6%;个人存款余额59.17 亿元,比年初增加11.03亿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85.24%;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4.06亿元。
2012年,泗水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2.54亿元,比年初增加12.58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单位存款20.49亿元,占全部存款的22.13%;个人存款71.91亿元,占全部存款的77.71%。居民储蓄存款71.69亿元,比年初增加12.61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2.24亿元,同比增长18.6%。
一把青菜十几块钱!为何突然民生调查局编者按: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一把青菜要十几块钱了?”如果你最近去超市买菜,会发现不少蔬菜价格飙升,“曾经因为猪肉贵,天天吃素,如今猪肉随便买,菜价却蹭蹭往上涨。”有居民如此表示。商超多种蔬菜价格上涨“小菠菜15元一斤,快菜苗13元一斤,西蓝花10元一斤,茴香、线茄子9元一斤,青蒜、旱黄瓜8元一斤……”这是近日北京市西城区某菜市场蔬菜摊的价签。“之前多地下雨,菜都进不来,导致很多菜都涨价了。”卖菜商贩解释,“虽然菜价上涨,但该吃还得吃,这种小菠菜一天能卖两大包。”?北京西城区某菜市场的蔬菜价格。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在北京市西城区另一家超市,中新网记者注意到,苋菜、空心菜13.98元一斤,水菠菜11.98元一斤,奶油生菜9.58元一斤,小白菜8.98元一斤,水萝卜、香芹7.98元一斤。“现在菜价确实比之前高了,主要是进货的时候就贵。”超市工作人员称。?北京西城区某超市的蔬菜价格。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全国蔬菜价格亦大幅上涨蔬菜涨价,不仅限于北京地区。“最近买的扁豆七八块一斤,菠菜六七块一斤,原来扁豆才卖三四块,菠菜卖两三块。”家在山东胶州的刘女士感叹,“现在蔬菜都要比猪肉贵了。”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显示,10月15日至10月22日,猪肉批发价格为每公斤19.73元。从全国来看,10月15日至10月22日,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87元/公斤,比上周上升11.6%,同比上升27.4%。其中,菜花、茄子、菠菜、豆角和芹菜的价格环比涨幅较大,幅度分别为26.9%、20.3%、17.5%、16.8%和16.7%。为何蔬菜价格蹭蹭涨?“这轮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受水灾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明均告诉中新网记者。?资料图:被淹的大棚。 中新社记者 邹浩 摄“8月份以来,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暴雨灾害,其中,山东、河南、河北又是我国蔬菜主产区,对市场上蔬菜供应造成较大影响。”陈明均说,长时间洪涝灾害下,对处在生长期的蔬菜也带来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到后续供应。另据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分析,“北方地区蔬菜受淹以后,商户要到全国各地去收菜,在收购过程中,也把其他地区的蔬菜价格拉高,蔬菜价格上涨成为普遍性现象。”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鲜嫩的小品种蔬菜,这些品种价格涨幅相对较高,有些品种价格可能还要翻番。耐储蔬菜价格基本上保持相对稳定,即使出现上涨,涨幅也并不明显。”刘通向记者表示。中新网记者也在上述菜市场观察到,土豆1.78元一斤,胡萝卜1.98元一斤,白冬瓜2.5元一斤,南瓜3.5元一斤,多种耐储菜还维持在正常价格区间。?北京西城区某菜市场内部分耐储蔬菜价格。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蔬菜价格啥时会降下来?在陈明均看来,这取决于新的品种、新的茬口蔬菜什么时候上市。“大部分蔬菜是不耐储藏的,需要按照不同的气候条件衔接供应,新的供应上来了,价格就会回到正常价位上来。”陈明均称。“秋季蔬菜供应目前处于阶段性偏紧的状态,冬季蔬菜一般在11月中旬前后批量上市,到时候蔬菜供应偏紧状态可能会有所缓解。”刘通表示。但刘通也预计,整体蔬菜价格的回落将不会太明显。“冬季蔬菜在上市的时候也存在高开现象,如果生长期受到影响相对较小,价格会高开低走,但短时间内还是会保持在高位运行状态。”(完)84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1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