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进农村宣传保险策略
为深入贯彻银监会关于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三农”服务,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镇政府决定在全镇开展xx银行“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服务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有序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农政策,牢固树立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理念,充分发挥“背包下乡”的传统作风,通过开展“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活动,全面走访传统农户、外出务工人员、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广泛建立经济档案,全面掌握客户需求,综合营销金融产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为支持“五个湖北”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持续开展“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活动,对辖内外出务工人员、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经营大户、传统农户全面走访,经济档案建立面达到100%;对涉农客户经济信息和金融需求进行筛选分类,积极跟进服务,符合条件的金融服务需求满足面达到100%;全面推广电子产品应用,改善农村金融支付环境,真正使老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活动内容
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外出务工户、传统农户要逐户上门走访调查,建立档案。走访建档工作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一)上门走访。要做好“三送三问三预约”,即送有农村商业银行特色的宣传品、送支农联系卡、送农商行产品简介,问涉农客户的家庭情况、问经营项目、问金融服务需求,预约存款、预约贷款、预约电子银行业务。
(二)建立档案。要根据外出务工人员、传统农户、农村经营大户、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七类客户的不同特点,分类收集建立经济档案。内容包括:客户基本情况、外出务工情况、经营项目、财务状况、已在农村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情况、在他行办理业务情况、信贷资金需求、存储资金和电子银行业务服务需求、****等。
(三)客户分类。每日调查走访工作结束后,根据建立的客户档案,对了解和掌握到的客户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在综合分析客户经济信息的基础上,将客户分为培植类、一般类、重点类,按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将客户初步划分为存款类、贷款类、综合类和服务类。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制订不同的服务方案,并安排对接时间表,及时跟进服务。
(四)对接服务。一是对接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上门慰问,对于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由镇党委政府、村组干部和农村商业银行人员一起,组成慰问专班,赴务工集中地开展慰问。在外出务工集中地要成立金融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移动开卡、业务咨询、存款预约和贷款资料收集等工作,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时,要研发或运用一种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对务工带头人和有实力的创业人员给予信贷支持。二是对接服务新型涉农经营主体。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新型涉农经营主体,着重做好信贷服务;对暂不符合贷款发放条件的客户要为其提供支付结算、代收代付、电子银行、工资代发、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三是对接服务传统农户。要大力发展贷记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拓展网上交易支付平台。对所有营销的电子银行产品,要现场演示操作,现场教会使用。对有需求、有项目、有还款来源的信用农户,可通过“双基双赢”合作贷款、村级基金担保贷款等方式给予信贷支持。
(五)持续维护。根据掌握的信息,对于有合理资金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的,要上门调查,积极支持;对有富余资金的客户,要上门积极组织存款;对有结算需求的客户,要及时开通电子银行产品;要经常向客户发送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信息、产品宣传信息、客户慰问信息,在节假日、客户生日等重要日子,发送祝福短信,增进与客户的感情。通过定期回访,持续维护,形成良好的客户维护和业务拓展机制。
(六)优惠于民。积极推进村级惠农服务点建设,一个行政村至少安装一台卡乐付转账电话。同时,实行“五免一优惠”,即:免银行卡年费、免磁条卡工本费、免费开通网上银行(不含设备)、免费开通电话银行、免费开通手机银行,对异地汇划手续费给予一定优惠,进一步扩大电子银行产品使用范围。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经济发展办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村商业银行,徐俊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各村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工作专班,与农村商业银行人员一起,全面落实各项工作。
(二)强化走访宣传。镇驻村干部、村(居委会)干部要与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一起,走进每个农户、商户家中进行面对面地宣传,将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送入每个人心中。同时,要利用横幅、宣传栏、墙体广告等方式大力宣传,形成“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服务活动的浓厚氛围。
(三)扎实稳步推进。镇驻村干部、村(居委会)干部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协调,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服务活动XX银行要定期向镇政府汇报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在2014年底前完成的调查建档、服务对接面要占总户数的50%以上。
(四)严肃工作纪律。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禁借走访之机,大吃大喝、索要财物;严禁走访建档“蜻蜓点水”走过场,弄虚作假。凡违反以上规定的,要从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三农”金融服务报告
一、“三下乡”服务活动情况简介
实践时间:2003年8月10日—2003年8月20日
实践地点:湖北省罗田县天堂寨吊桥河村,圣仁堂村
实践目的: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三下乡”工作的号召,送农业科技知识“下乡”,服务农村,深入了解农村现状“三农”问题,做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
指导老师:荣秀兰老师、于久霞老师、张拥军老师、 盛锋老师
服务代表队队员:彭秋良、张应、张登科、郭逸蓉、崔大伟、吕超、徐理、杨杉、刘辉、张洪波
服务内容:1.当地基本情况调查。
2.对农业病虫害知识及防治方法的宣传。
3.茯苓栽培技术的宣传。
4.农药安全使用的宣传。
5.农药运用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
服务形式:1.通过各级政府及当地农民了解当地情况,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以宣传单宣传农业科技知识。
3.深入田间地头及农户家中助农。
活动相关报告:《植物科技学院“三下乡”服务代表队实践报告》、实地照片、回收的调查问卷以及相关文字资料。
二、活动总概
本次“三下乡”活动是在党中央关于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工作的号召下,由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分团委牵头,在相关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由植物科技学院十名同学组成“三下乡”服务团队,于2003年8月10日至2003年8月20日前往罗田县天堂寨林场地区开展以科技“下乡”为主的“三下乡”服务活动。
本次“三下乡”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前期的准备工作、服务实践工作、后期总结工作。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下乡实践活动主题、形式的确定、组队,对组员进行思想动员,作初步计划以及《关于农药运用相关问题调查问卷》和各宣传单的制作。服务实践工作主要包括通过各级政府,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宜的服务方案,开展农业害虫知识及防治方法的宣传,茯苓栽培技术的宣传,农药安全使用的宣传,农药运用相关问题问卷。后期总结工作包括对服务实践活动中资料的整理与总结、以交流组员在三下乡活动中心得的座谈会。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通过服务代表队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服务代表队共分发宣传单3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67份,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在计划之下进行的,且大部分的计划都有较强的实效性,但是也由于对当地情况了解有限,以至在计划中一些项目很难实施的情况。我们开展的几项活动所起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大部分都得到了农民的认可,真正达到科技下乡的目的。经过了十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本小组成员收获不小,使大家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而且还教会了我们任何知识只有用于实践才有价值。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植物科技学院“三下乡”服务代表队实践报告》。
深耕“三农”沃土 农业银行发布《2022年三农金融服务报告》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农业银行获悉,近日,农业银行发布《2022年三农金融服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该行连续第15年发布“三农”金融服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农业银行乡村振兴领域贷款余额7.3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1万亿元,增速17.9%,高于全行2.8个百分点。贷款年增量首次实现超万亿元。
农业银行保持帮扶政策稳定连续,倾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截至2022年末,在832个脱贫县贷款余额1.6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253亿元,增速15.4%。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3149亿元,较年初增加481亿元,增速18.4%。“富民贷”余额116亿元,支持农户14.6万户。
农业银行聚焦重点领域,助力全面乡村振兴。截至2022年末,农业银行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359亿元,增速22.5%;种业领域贷款余额282亿元,增速81.7%。乡村产业贷款余额1.39万亿元,增速22.4%。乡村建设贷款余额1.56万亿元,增速21.6%。县域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万亿元,占全行绿色信贷余额40%以上。
农业银行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大力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数字化水平。创新推广农户专属融资产品“惠农e贷”、农业龙头企业“龙头e贷”“智慧畜牧贷”等系列线上产品,努力为广大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末,农业银行“惠农e贷”余额7477亿元,较年初增加2031亿元,累计服务1500多万农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已在1488个县上线,覆盖14.8万个行政村;1819个乡镇入驻乡村治理平台;“智县”已在16个省50个县推广。手机银行县域个人注册客户超2亿户,手机银行乡村版月活客户数达1744万户。
农业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为县域农村客户提供更具温度的服务。截至2022年末,农业银行农户贷款(央行涉农贷款口径)余额2.21万亿元。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2.5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646亿元。在县域设立网点1.26万个,占全行网点的56%;惠农通服务点乡镇覆盖率94.1%;移动服务车办理业务20.4万余笔;远程银行累计服务“三农”县域客户4626万人次;组建1.75万支先锋队,累计进村服务148万次。
农业银行秉持合作协同理念,汇聚内外部合力服务乡村振兴。截至2022年末,与全国工商联开展“金融服务进民企”专项活动,为超过5万家下乡民企提供金融支持,信用余额超过5000亿元。已与所有省级农担公司合作开展业务,贷款户数超26万户,贷款余额达752亿元,位居同业前列。农银投资乡村振兴领域累计投资超过345亿元,在总投资规模中占比超25%。农银理财存续乡村振兴惠农和共同富裕系列产品规模合计6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
农业银行坚持改革创新驱动,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提供有力支持保障。截至2022年末,农业银行“三农”专属信贷产品总数已达273项,其中当年创新推出54个;已派出4000余人赴地方政府挂职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其中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帮扶干部全覆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47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