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农产品营销学的百科名片

作/译者:李崇光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农产品营销学的百科名片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9787040131079 [十位:7040131072]

页数:463 重约:0.571KG

定价:¥35.00

绿谷特产珍品,西北展现风姿。金秋十月,丽水特色产品西北行正式启动,一场来自“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农产品营销大战在西北打响。 

10月19日,河南郑州的丽水特色农产品展示推介会上,112家丽水农业企业的近万种生态农产品目录紧紧抓住了各国各地的食品经销商的眼球。10月20日,继上海、北京、哈尔滨之后,丽水特色农产品展示营销中心在西安成立,丽水特色农产品在走向全国的过程中形成了华东、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初步市场布局。

10月21日,浙江丽水(义乌)特色农产品展示营销中心在义乌农贸城成立,入驻了40余家丽水农业龙头企业共300余种农产品。营销中心的成立为推广丽水特产,打开全世界市场搭建了一个平台。

十年磨一剑。丽水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凭借的是执着于生态农业道路的厚积薄发。

生态就是效益,环境就是生产力。近年来,我市立足生态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区域优势特色农业新格局逐渐形成。食用菌、茶叶、水果、高山蔬菜、畜禽等五大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全市有8个县(市、区)先后被国家经济林学会命名为“中国特产之乡”。全市注册的农产品商标中,国家驰名商标8个,省级著名商标39个、市级著名商标93个。先后有203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47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94个农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生态就是效益,而效益得通过市场来体现,因此,市场建设和培育至关重要。贴足生态标签的同时,丽水为扩大农产品知名度,积极寻找营销新方法、新模式。

在内新建和扩建了丽水农贸城、浙西南茶叶市场、庆元香菇市场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初步形成以丽水农贸城为中心、县(市、区)市场为骨干、乡镇专业市场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流通体系。全市现已建成农产品产地市场76个、销地市场11个,带动15万农户从事农产品销售流通。

在外大力推广营销中心模式。在全国重要大中城市逐步建立丽水农产品展示营销中心,让丽水生态、高效特色农产品在“永不落幕农博会”上集中展示。目前,已在上海、北京、哈尔滨、西安、杭州、义乌等地建立起丽水特色农产品展示营销中心或展示营销专柜,累计销售金额达2.24亿元。 

异地发展营销,丽水农产品更是长袖善舞,各出奇招。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2009浙江省农博会,100家企业抱团吆喝“丽水制造”,实现现场销售额430万元,签约与合同订货4600万元,囊获23个金奖。这已是丽水军团连续第7次参加农博会。

看到北方市场的巨大潜力,丽水茶叶企业打响了西进北上“攻略”。2009年5月,第四届浙江绿茶博览会在沈阳开幕,丽水32家茶叶企业勇闯“关东”。2010年5月,33家茶叶企业集体亮相西安曲江,抱团开拓西北市场。

为开拓东北大市场,市政府组织了丽水特色农产品东北行活动,25家农业龙头企业带着200多种特色农产品亮相吉林长春。

发挥全国最大的香菇、木耳菌种产销地的优势,丽水菇农积极探索异地合作共建发展食用菌生产模式,分别在北京、内蒙古、江西、四川、福建等地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把香菇种到了全国各地。

农产品营销,为丽水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凭借着绿色这张“名片”,昔日靠沿街叫卖的农产品开始进入了国内大市场,身着“绿色嫁衣”,丽水农产品“跑”遍了世界。

在青田,1000公斤东魁杨梅“远嫁”西班牙马德里市,以每公斤35欧元的均价,被15个欧洲国家的经销商预定一空;龙现村的田鱼“游”出国门,成为文化使者,空运到欧美国家,一条田鱼可卖到40欧元。在松阳,浙江大富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零残留”脐橙出口日本,并签订了10年出口协议,出口量达1.5万吨,每公斤售价100元人民币。在景宁,47吨大漈“雪松”牌高山冷水茭白运往意大利和法国的批发市场及超市,每公斤售价达5—7欧元。

在上海,“丽水制造”的区域品牌日益叫响,丽水农产品占浙江供沪农产品的比重已达24.5%。在沈阳、北京、山东等地,丽水茶叶企业开设的专卖店就达100多家。在庆元、龙泉等地,菇农更是走出国门,到日本、俄罗斯、法国、美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从事食用菌开发。2009年,共发展异地食用菌1.48亿袋,通过异地开发食用菌的种植及经营劳务收入达11.2亿元。

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蓬勃,产业化水平日上层楼。200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90.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5703元,同比增长12.9%,增幅居全省第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49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