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残疾人创业搞养殖成功例子分析

许多年轻人身强力壮,思维活跃,但是在创业的路上却走得坎坎坷坷,更多时候他们缺少了一颗强大的心灵,这点他们学学这些残疾人的创业经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创业搞养殖成功例子相关 文章 。

残疾人创业搞养殖成功例子分析

残疾人创业养殖案例1:十名残疾人放弃外出务工回乡搞养殖合作社

 凤冈县天桥乡漆坪村有这样几位残疾人,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残疾人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一、身残志坚,自主创业。

 2012年 春节 前夕,天桥乡漆坪村皂木湾组王洪、邓亚飞、胡有强等10名外出打工多年的残疾同乡回家过年,大家聚在一起谈论各自的务工经历,话语中无不流露出打工的艰辛。这次回家看到了家乡的变化,路修好了,自来水拉通了,都有了在家创业的念头,创什么业呢?大家都一头雾水,最后王洪想到了养山羊,他说:?天桥乡在远离城市的同时,也远离了工业化的污染,这里森林覆盖率高,土壤、气候等条件适宜皇竹草、黑麦草、三叶草、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生长,适宜生态山羊养殖。?大家听他这么一说,一拍即合,决定发展山羊养殖。说干就干,经大家合计后,将外出务工积攒下来的钱作为创业启动资金。截止2012年3月,在短短的近3个月时间时间,10户人家都建好了标准圈舍,购进了南江黄羊、波尔山羊、黑山羊、麻羊等300余只,保证了每户有1只公种羊,凤冈飞鸿牧业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了。

 二、创业初期、勇于攻坚。

 对于刚刚起步的养殖合作社来讲,虽然圈舍建好了,山羊上栏了,但随之而来的困难就多了,如何搞好管理?如何处理养殖技术与防疫工作?后续资金怎么解决?如何做好销售等等,都将决定着山羊养殖的前景。为了搞好管理,壮大养羊规模,增强经济效益,他们决定以?统一圈舍、统一购羊、统一防疫、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发展山羊养殖。合作社利用天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 种植 皇竹草、黑麦草、三叶草、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共60多亩,采取 饲养 与散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有效降低了饲养成本。面对融资难的困难,他们不等不靠,主动与信用社协调了贷款,购进南江黄羊、波尔山羊、黑山羊、麻羊等200余只,增多了羊的存栏数,壮大了规模。面对合作社10多只山羊不知因何不进食,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能因此而放弃,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一边与乡农业服务中心联系,经常到畜牧部门咨询,一边订阅山羊养殖方面刊物,学习山羊的养殖技术和常见病的预防治疗,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边学边实践,边摸索,边治疗,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伙的努力,合作社不仅掌握了山羊的养殖技术和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学到了更多的山羊养殖技术,才躲过一劫。深知技术重要性的他们,积极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学习别人的先进养殖 经验 和养殖技术,不断为自己?充电?。

 三、外界支助,鼓舞士气。

 在得知凤冈飞鸿牧业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资金、技术上有困难后,乡人民政府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2013年6月,遵义市残疾人联合会拿出了20万元,对合作社的13户养殖户按圈舍每平100元、窖池和沼气池每立方1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每户建圈舍120平方,修窖池30立方、沼气池50立方;乡人民政府从有限的财政资金拿出了2万元对养羊专业合作社进行补助;2013年7月,县总工会为合作社送来了11台铡草机,合作社在各级部门的关心下,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改建了圈舍,完善了配套实施。

 在技术上,天桥乡畜牧站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养殖户们进行山羊防疫、饲养技术、牧草种植技术定期集体培训,还经常到现场进行防疫指导,帮助他们学到过硬而实用的山羊养殖技术。县畜牧局定时、不定时地对养殖户们进行免费培训,同时到合作社进行现场指导。

 四、产值明显,喜上眉梢。

 目前,合作社羊存栏共650多头,折合人民币约90万元;从2012年3月成立合作社到2013年10月,羊出栏累计1200多只,毛收入近150万元,平均每户收入约12万余元。由于他们饲养山羊采用的是原生态散养的方式,从不喂商品饲料,肉质鲜嫩,味道可口,很受客户欢迎,最远销至北京,省城订货的客商更是络绎不绝。

 合作社社员王明富看着喜人的小羊羔,激动万分:?我们成立合作社养羊之后,经济比以前好多了,从去年开始养羊到现在,我家共买了50多只山羊,收入了9万多块钱,原来在外打工,一年下来也就两三万元的收入。现在,我家饲养的50只母羊已产羔81只。?

 肢体残疾的黄进伦谈到今年的收入,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我今年已卖了60多只山羊,净赚7万多元,我想用这些钱再买点种羊,余下的钱先存着,打算明年新修一栋小洋房来坐坐。?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社员们的袋子鼓起来了,以前的老电视机变成了三四十寸的超薄平板电视机,腰杆上的?砖头?也变成了触摸屏的新款智能手机

 有钱了,想法也多了,有想到北京看看的,有想修新房子的,有想学驾照的最多的还是想增加养羊规模。

 五、做活产业 致富百姓。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王洪说,?我们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带动大家一起搞养殖,早日步入全面小康。?凤冈飞鸿牧业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经济效益,不断吸引着散养户。在合作社带动下,全乡养羊户已达200多户,商品羊累计年出栏6000多只,产值900多万元,平均每户收入45000多元。

 合作社把引领社员和群众增收、实现科技致富作为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紧紧围绕建设养羊大乡战略总体思路,带领社员和养殖农户扩大山羊养殖规模,走出了一条发展山羊产业的增收致富之路。合作社力争用2年时间吸收所有散养户,扩建圈舍面积5000平方米,将羊的年累计出栏数提高到30000只以上,净产值突破3500万元,实现每户纯收入超10万元大关。大力推广种草养羊的养殖理念,在天桥乡形成规范化养殖管理、科学化的山羊养殖模式,为羊申请唯一的识别码,在每只羊耳朵上打上标记,通过建立?档案?为它们办?身份证?,注册凤冈飞鸿牧业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羊商标,打造出凤冈飞鸿牧业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形象品牌。

残疾人创业养殖案例2:爱心托起残疾人的小康梦

 ?要是没有梁大波领头搞养殖,我家每年哪能卖出20多头大肥猪初秋时节,笔者前往安龙县普坪镇胡巷村踏访,村民周国刚拄着双拐站在自家新建的三层?洋楼?前,边?监督?民工贴墙砖边感慨道。

 笔者在周国刚的指引下,来到普坪镇兴国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大波家,聆听了这位残疾人自强不息、艰辛创业,带领残疾人奔小康的 故事 。

 今年四十出头的梁大波,8岁时不幸坠楼导致左脚残疾,但他身残志坚,凭自己聪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在种植、养殖行业里摸爬滚打十多年,硬是闯出了一条致富路。然而,更令人感动的是他用炽热的爱心、温暖的双手,牵手与他同命相怜的70多名残疾人顽强拼搏,共筑小康生活?梦?。

 因为左脚残疾,加上家庭贫困,初中 毕业 后的梁大波便琢磨着做生意。因为做人诚实,讲信用,因此, 修理 钟表,贩卖猪仔、鸡鸭等生意都做得顺水顺风,几年下来便积累了一定的资本。

 14年前,在生意场上打拼数十年的梁大波,通过充分考察后发现,种植和养殖是一条能致富的好路子,于是毅然?改行?从事适合自己发展的种养业。

 2000年7月,在安龙县残联的牵线搭桥下,梁大波被推荐参加了该县专为残疾人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蔬菜、水果种植技能培训班。培训期间,梁大波自费购买相关书籍和光碟,并虚心向授课老师请教,反复琢磨,将脐橙、金秋梨、脱毒马铃薯等种植技术烂熟于心。

 2001年初,梁大波就在自家的地里种起了脐橙、金秋梨、脱毒马铃薯和修缮圈舍养殖二元能繁母猪,从最初的6亩试种和试养2头开始,梁大波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尝遍了个中艰辛,但最终苦尽甘来。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梁大波摸索出?林下种草、以草养畜、以畜还肥?的循环发展模式,组建了果树、种猪的种养基地,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养专业户。

 2006年11月,旨在帮助贫困残疾农民走上脱贫致富路的省、州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在安龙县普坪镇挂牌。梁大波的种养基地因初具规模和具备带头作用,被确定为省、州、县残联三级联办的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与此同时,州、县残联还专门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基地,指导梁大波实行果树行间套种。3年后的2009年,该基地发展蔬菜种植30余亩,种有脐橙、金秋梨等优质果树8000多株,培育优质苗木10多万株,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年收入已达20万元。

 2012年,富有远见的梁大波申请贷款,和姐姐梁凤琴筹资300多万元组建了安龙县普坪镇兴国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蔬菜600多亩,养殖广西巴马优质香猪种猪50多头,经果林500多亩,创收200多万元。

 梁大波富了,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像他一样的残疾人。

 胡巷村的周国刚,因患小儿麻痹症失去劳动能力,长年依靠赶?转转场?做小生意来维持生计,虽有致富意愿,却苦于没有资金和技术。帮助周国刚发展搞养殖绝非偶然,同为残疾人,梁大波感同身受,深知残疾人能生活下去就很不容易,更不要说创业了。在组建合作社期间,梁大波就无偿送给周国刚1头能繁母猪和部分饲料,还鼓励说:?放心大胆干吧!健全人能做的事,我们也一样能够做到。?3年来,由于得到梁大波手把手的鼎力帮助,周国刚的养殖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年出栏肥猪20多头。

 同样得到帮助的还有新街村的陈正邦、蒋国伦等贫困老党员,他们都很感激梁大波的?仗义?:?小梁无偿送猪仔给我们,还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喂养,我们搞养殖心里就踏实多了。?

 新街村的李先花,父母和她都是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缺乏收入来源,生活窘迫。为帮助李先花做畸残矫治手术,作为安龙县残疾人专职委员的梁大波,多次自费跑州、县残联和民政部门,为李先花争取了21万元的医疗救助,他自己也慷慨捐出5万元,并亲自带李先花到贵阳做了3次手术。如今,经过矫正后的李先花,在生活上已经能够自理,目前在广西隆林县城打工,用勤劳的双手支撑着全家生活的希望。

 6年来,梁大波的示范基地承担州、县两级残联举办的残废人种养技能培训班8期,培训农村贫困残疾人1700多人(次)。梁大波先后为安龙县普坪镇胡巷村的周国刚、赵络安、蒋成江等共20多户残疾人家庭,无偿提供了50多头能繁母猪、10万余株脐橙果苗和种养技术,让他们每户每年实现增收3500元。

 眼下,该县的普坪、戈塘、龙山、钱相等乡镇的70余户残疾人贫困家庭,在梁大波的带动和帮助下,通过发展种养业走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好花红?的日子。

残疾人创业养殖案例3:残疾男子搞养殖年入18万 成残疾创业典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镇岭头村委新村有一位身残志坚、自主创业的残疾人邓健敏,他勇于面对生活的不幸,通过土鸡养殖行业,成功走上了致富道路。

 邓健敏今年34岁,因家庭贫困,读完高中后就辍学外出打工。然而,在他22岁时,突然患了重病,全身瘫痪,只能卧在床上。他说这病是家族遗传的,他的父亲也是20多岁时就开始出现瘫痪状况。邓健敏发病后,足足在床上躺了6年,完全没有自理能力。6年里,他伤心欲绝,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后来,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2002年,邓健敏的病情出现了转机,渐渐可以下地走路了,他也慢慢恢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后来,他终于基本恢复了自理能力,不过身体还是落下了残疾,行动不便,无法从事农活和体力劳动。这让他又面临了生存的困境。

 身体几乎废掉,然后复原,经历过这样柳暗花明的跌宕起伏,邓健敏对生活反而坚定了信心,他相信,经过努力,所有事情都会变好。此后,他一边努力恢复身体,一边积极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

 在一位养殖场朋友的指点下,邓健敏看中了养鸡行业。之前没有接触过养鸡的他,来到朋友的养殖场了学习了近半年时间,后来还参加了兴宾区就业中心组织举办的创业、就业培训,学习了不少养殖技术。

 2010年,通过自身努力和亲戚朋友的帮助,邓健敏租用了村里2000多平方米的林地,创建了养殖场。养殖场主要饲养清远土鸡,以饲料供给和林下觅食的喂养方式相结合,他不仅出售成熟的肉鸡,也出售两个月大的中鸡。中鸡易养活,受到附近村民的喜爱,大家都来这里购买中鸡回去养。所以,邓健敏的鸡销路很好。

 随着养殖效益的显现,他扩大了养殖规模,并请了5名工人。4年来,他的养殖场各种硬件设备已投入了30多万元,每年出栏肉鸡和中鸡10多万只,主要供应兴宾区及兴宾区周边市场,年利润逾10万元。基地走上正轨后,邓建敏还利用基地后面的一座山头,放养了100多只山羊,其中母羊99只,每年出栏肉羊达150多只。

 如今,邓建敏饲养的土鸡和山羊能为他带来每年18万元的可观收入。他的养殖场于2014年被兴宾区就业中心评为了残疾人创业典型示范点,成为全区残疾人创业的典范。

残疾人创业养殖案例4

 王庄村49岁的郭克敏,身体患病落下了残疾,走路都是利用一个小木板车来回挪,?俺以前是在市里开三轮车的,后来不让干了,俺现在上有两个老人,下有一个闺女,闺女上学得花钱,俺下岗后,就想着自己在家搞养殖。?郭克敏不大的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他养了13只羊,十几只鸡。郭克敏说:?虽然现在是少点,但能顾住家里的开销,以后会发展得更多。?

 三辈邻居亲如一家

 俗话说?邻居好赛金宝?,王庄村50岁的郝松超可是深有体会。?俺现在在城里做生意,平时有事会回来一次,都是俺嫂子喊俺上她家吃饭。?说这些,郝松超一直乐呵呵的。他和王五民是一墙之隔的邻居,平时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相互惦记着。?过节了,两家人也会聚在一起过,很热闹,三辈邻居真的比亲兄弟还要亲。?王五民感慨着。

 俺村有个?风水宝地?

 ?俺村村委有一间农家书屋,里边有图书,还有运动器材。?今年50多岁的王庄村村民耿先生喜滋滋地说,没事的时候,进去看看书、健健身,村里人都说这是王庄村的?风水宝地?。

 据了解,这间农家书屋由郑州市慈善总会和民政局联合拨款于2012年7月建成,藏书1万多册,既有农业、医疗、法律、历史等多方面的书籍,还有活跃思维的象棋及锻炼身体的 乒乓球 桌。

 幼儿园就是俺的家

 ?老师对我很好,我很喜欢她。?王庄村5岁的耿文乾说,耿文乾在该村洪润幼儿园上中班,提起自己的老师郭洪鸽,耿文乾显得异常开心。

 郭洪鸽从建园起就来到学校,除了特殊情况,一天24小时不离开幼儿园。?我时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引导孩子健康发展。?郭洪鸽说,孩子太小,要关注孩子的心理,让孩子有安全感。

 太阳能路灯照亮咱农村

 ?现在村里有了太阳能路灯,晚上出来走也不用抹黑了,想去谁家串门也方便多了。?提起少林办王庄村新装的太阳能路灯,村民张某深有感触,?以前是土路,出门不安全也不方便,一下雨更难走,晚上要用手电筒,现在路修了,也装了个太阳能路灯,娃儿们晚上跑出去玩也放心了。?

 据悉,少林办王庄村委为方便村民夜晚出行,从去年到今年共安装太阳能啊路灯77个,覆盖村里主干道。

猜你喜欢:

1. 残疾人创业搞养殖案例

2. 两个残疾人创业成功事迹

3. 残疾人创业成功案例

4. 残疾人创业案例3篇

5. 一个残疾人的创业故事

隆林哪里可以做婚纱海报?想用结婚照片做一张海报,在哪可以做?

2009年秋季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目前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正遭受着60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五省区市受旱面积占到全国耕地受旱总面积的83%。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2043万人,主要集中在西南五省区市。严重干旱对当地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居民到省城洗澡

贵州全省89个县市,有72个县市确认受灾,近500万人、200余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毕节市、六盘水市、遵义市等城市居民用水困难已经长达几个月,除了靠消防车远距离供水外,就是紧急向有水地方修水渠引水。毕节的不少城镇居民出现了连续一个多月无水洗澡的情况,一些居民甚至跑到贵阳市洗澡。

死守老百姓吃水的底线,是贵州抗旱救灾工作的底线。为做到这一点,城市工业用水大都处于停顿状态。

3立方水价超百元

广西隆林县平班镇岩晚村小学位于山上,多数时间靠从南盘江运水。村主任罗明亮说,当地买水一车3立方米加上运费价格要超过100元。

洗菜、刷碗、喂牲口……水在这里要经过数次使用,家家户户都配备了各式各样的盛水工具。在平班镇岩晚村腊岩、胆红两屯共用的一处泉眼,密密麻麻摆放了35只水桶,排队等候舀水。村民罗乜帅蹲在半开放的井盖下面,从一个碗口大小的水坑里每次舀上来一汤勺水,然后继续等待。

居民几个月没喝汤

昆明的李少荣(音译)和他的妻子上次喝汤的时间是三四个月前了。他们每天每餐只吃简单的米饭、腌菜和几小片萝卜。他们的屋子里布满灰尘,毛巾又干又硬,像硬纸板。他们甚至不记得上次洗澡是什么时候了。李的家乡是云南省寻甸县石岩子村,这个地方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情。

李说:“地里的蚕豆和油菜都枯萎了,我们的粮食很快就耗干了。”从1月份开始,当地政府已经按配额给每家每户供水,但这些水量仅够维持生存而已。洗澡,甚至洗脸都成了问题。李说:“每天早晨,我用几滴水湿湿眼睛。”

村民吃野菜充饥

干旱让云南晋宁六街镇小湾山村民小组的饮水变得空前困难,自来水早已没有了,村民饮水只能靠外部供给。已经弃用多年的公用水池在十多年后被重新启用,因为是露天,水面上漂浮着许多杂物,包括塑料袋、植物的根等等。大风扬起的灰尘落入水里,让这惟一的饮用水难以下咽,水里有一股浓浓的泥土味。喝完水,嘴里还有大颗的尘土残留。

除了饮水,村民的菜篮子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窘迫。

村民何中才开始从山上摘野菜吃,一种叫做“饿羊菜”的野菜泡在盆里---这可是一种平时羊饿急了才肯吃的植物。需要用水泡六七天,才能除掉菜里的涩味。记者尝了一口,一股明显的涩味直冲头顶。喉咙开始发紧,忍不住地干咳。除了“饿羊菜”,何中才家中的一个背篓中放着家中仅有的两种蔬菜,莲花白和莴笋。

何中才家后面的菜地里,几株开了花的葱还在顽强生长。何中才说:“用洗脸水浇浇还能吃点葱花”。

部分省市拉闸限电

据媒体报道称,西南地区的特大旱情使得电煤供应持续紧张,部分省市已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由于西南一带地区绝大多数依靠水力发电,这些企业在旱情中因水源匮乏受到影响。直到目前为止,部分省份已经出台限电措施,而主要针对的就是高耗能的冶炼企业。

据新华社报道,严重的干旱导致云南省会昆明的机场跑道出现了裂缝,下月之前,每天早上7:30机场跑道将关闭维修。

旱灾已经影响了粮价,花卉,中药材,化肥,蔬菜价格最多的涨了4倍,在城市洗澡都是成了奢望,

灾情

截至3月17日15时统计,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104.9万人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全国约两千万人饮水困难)。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19日组织召开旱灾救助会商会议,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参加。

人类 饮水困难是最大问题

饮水这样原本简单的日常生活,因为这场旱灾如今却变得异常困难:

云南,780万人饮水困难。

贵州,500万人饮水困难。

广西,200万人饮水困难。

重庆,72万人饮水困难。

四川,131万人饮水困难。

自然 部分地方奄奄一息

持续几个月的旱情,让大地开始呻吟,到处可以看到愁眉不展的面孔:

重庆,嘉陵江见底,乌江基本断航。

四川,凉山州森林火警提高到最高5级。

广西,漓江水位下降,迫使旅游航线调整。

云南,昆明机场跑道因干旱破损,日均50架航班受到影响。

影响

粮食 全国产量受很大影响

西南受旱灾这些地区,粮食总产量大约占全国的16%,虽然还不是粮食的主产区,但是还是会使中国粮食生产的形势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旱情已导致云南小春作物基本绝收,缺粮人数也达到700多万。

糖价 甘蔗减产可能致其涨价

云南作为产糖大省,特大旱灾已对云南的甘蔗生长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造成国内糖价持续攀升。

从2009年10月以来,北京糖价每吨已上涨1000余元,北京的糕点企业表示,暂时没有涨价计划,但如果价格仍维持上涨,可能会影响到中秋商品的价格。

花卉 云花产值下跌 全国花价上涨

云南遭遇百年大旱,云花大规模减产。与此同时,云花总价却并未因量稀而价涨,反而出现了总价下滑的状态。造成这种“畸形”状态的原因是因为云花质量下滑。而云花量质双跌也造成了全国鲜花价格大范围的上涨。

云南作为中国鲜切花的主要产区,旱情直接影响到全国鲜花价格,“中国80%的鲜切花都产自云南,云花量质双跌肯定会推高全国的花价。”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办公室陆继亮说。据了解,武汉一支普通的康乃馨价格都上涨了60%。而重庆的玫瑰的零售价每支已达到了5元,价格直逼情人节售价。北京红玫瑰批发价每支涨到了近3元,而淡季的时候每支才2元左右,据统计北京鲜花总体价格上涨了3成左右……

普洱 今年新茶上涨行情已成定局

来自云南省茶业办消息,截至目前,特大干旱造成该省近300万亩茶叶受灾,5万亩左右的茶树死掉。往年3月20日左右是春茶采摘的高峰期,今年全省春茶采摘的时间都将推迟。如果持续干旱,茶叶将继续减产。

气候干旱,再加上云南省政府对普洱茶产量逐年下调的政策,今年普洱茶新茶的上涨行情已成定局。

辣椒 商贩囤货火锅恐“被涨价”

贵州持续干旱,位于遵义的国内最大辣椒交易市场持续火爆,目前已有大户抢购囤积辣椒超过150万公斤,坐等8月份本季辣椒因干旱歉收时再出手。重庆干辣椒市场接近一半的量由贵州供给,恐将让重庆火锅等食品产业“被涨价”。

电力 部分省市已出现拉闸限电

由于西南一带地区绝大多数依靠水力发电,这些企业在旱情中因水源匮乏受到影响。直到目前为止,部分省份已出台限电措施,而主要针对的就是高耗能的冶炼企业。

旅游

石林大叠水景区趋干涸

云南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位于昆明市远郊的世界自然遗产、著名风景区———石林景区景观水域已趋干涸。

在石林著名的大叠水景区,昔日从天而降,垂直而下,落差四五百米,叠水面积50多米宽撼人的大瀑布已消失,只见一股似小溪流出的水从上而下流往谷底。再往下看,过去叠水而成的“汪洋大海”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小水塘。

石林县水务局工程师鲁奎介绍,石林大叠水景观主要靠由北向南,穿城而过的巴江河供水,而巴江河的水又由大可河、西河、马料河和江湾河4条河流汇集而成。今年遇百年大旱,这4条河都干枯了,巴江河自然缺水,没有水下来,大叠水景观自然干涸。

漓江缺水游船航程缩短

3月17日,受广西50年不遇旱情影响,漓江水位持续下降,漓江游览航线缩短。当天的游船航程已变为漓江阳朔杨堤码头至九马画山后,返回杨堤下船。游船原航程为磨盘山———阳朔。调整后的航线比原游览航线缩短了一半多,但是桂林百里漓江景区的精华航段。票价亦下浮了三分之一。图为阳朔码头露出河床的漓江。

急问:婚礼用的婚纱海报哪里有做?很多大一些的写真喷绘店可以做的,不过只是印一两张的话价格有些划不来。实在没时间就上网做吧。缤纷乐等经营个性印品的网站都有这项,把你的婚纱照传到网上去就可以了,送货上门的,会有圆柱形的硬纸桶包装,不会折。网上定做节省时间,也省了很多麻烦。祝新婚快乐!急问:婚礼用的婚纱海报哪里有做?找你们当地的广告喷绘公司做个80*180的X展架就可以。最多100块。如果你要做很大的海报,比如2*3的,就得做喷绘,200以内搞定。这些都是按平方数*单价来计算。最好找你们当地的婚庆公司或是比较专业的广告喷绘公司帮你制作,因为,一方面,他们可以帮你设计,另一方面,他们做的品质比较好想用结婚照片做一张海报,在哪可以做?你可以直接上那种像爱设计这种在线海报设计平台做,里面模板又多,像结婚海报这种自己亲手做出来更有意义吧,而且操作简单,没有PS基础也可以轻松上手。

找企业服务上猪八戒网交付有保障验收再付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5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