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装修标准有哪些
农贸市场标准
(一)布局要求 1、场内经营者 50 户以上或市场建筑面积 1000 平方米以上; 2、封闭式室内市场,市场进出门不少于两个,商位与营业房分开设置; 3、商品分区按蔬菜、肉类、豆制品、熟食、水产、活禽等商品分类进行划行归市,布局合理,区域标志明显; 4、场内每个经营者柜台面积不小于 1 平方米,营业房面积不小于 5 平方米。 (二)设施要求 1、商位、营业房、柜台、货架设置统一; 2、有配套供水、排水设施、垃圾集中设施和公厕; 3、场内经营者统一配置加盖保洁桶(箱) ; 4、有宣传公示栏、投诉服务台、公平秤和物业管理用房; 5、熟食商位设有防蝇、防尘、防腐“三防”设施; 6、停车场占市场建筑面积 10%以上; 7、200 个商位以上设置检测室,配置食用农产品快速定性检测设施,配备检测人员; 8、市场内无明火,有消防灭火设备、安全出口和安全防盗设施。 (三)管理要求 1、市场举办者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经营者证照齐全; 2、上市商品符合国家规定并明码标价,场内不使用杆秤; 3、商位、营业房内外卫生整洁,市场通风无异味; 4、物品放置有序,无乱堆乱放和占道经营现象; 5、检测工作正常有台帐; 6、副食品经营户建立进货台帐; 7、物业管理、商品质量、卫生、治安、消防等工作制度健全并落实。
2 星级农贸市场标准
市场在布局、设施、管理方面除达到一星级标准外,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布局要求 1、场内经营者 100 户以上或市场建筑面积 2000 平方米以上; 2、通道占市场使用面积 30%以上; 3、食品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设置; 4、鲜活畜禽与其他经营区域隔开,宰杀相对独立、封闭; 5、生食与熟食、待加工与直接入口食品商位分开;
6、餐饮服务相对集中有专门区域,20 米内不得经营鲜活畜禽; (二)设施要求 1、有布局导购图(牌) ,有顾客休息专座、广播; 2、柜台瓷砖铺面,地面防滑材料铺地,营业房装修整齐统一; 3、同一交易区配置统一的柜台容器; 4、销售冷冻、熟食品有冷藏保鲜设备 5、停车场占市场建筑面积 20%以上; 6、设置检测室,配置食用农产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设施,配备检测人员。 (三)管理要求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类停放,进出有序; 2、市场周边环境整洁,无非法广告等张贴物; 3、场内墙壁、门窗、设施等洁净,无污物; 4、场内卫生清扫一天不少于 2 次,并保持动态保洁; 5、经营者佩证服务,熟食区经营者着统一工作服、戴口罩; 6、每周食用农产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不少于 5 天,每天不少于 12 批次; 7、豆制品、肉类、粮油制品、副食品等重要商品建立索证(票)制度; 8、投诉处理率达 100%; 9、物业管理、商品质量、卫生、治安、消防等制度落实有记录。
3 星级农贸市场标准
市场在布局、设施、管理方面除达到二星级标准外,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布局要求 1、场内每个经营者柜台面积在 2 平方米以上; 2、通道占市场使用面积 35%以上; 3、统一设置牌匾、广告牌; 4、在显著位置设有检测情况公示牌(栏) ; 5、市场有绿化。 (二)设施要求 1、柜台瓷砖或花岗岩铺面; 2、蔬菜、水果柜台采用阶梯或斜坡摆放式,外设档水栏板; 3、活禽交易区有通风、冲洗等设施; 4、副食品营业房配置统一的货架或柜台; 5、全部使用电子秤,并统一放置位置; 6、市场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7、停车场占市场建筑面积 30%以上。 (三)管理要求 1、停车场有专人管理,车辆停放整齐; 2、物品陈列整齐美观,不出框,不出边; 3、实行净菜或半净菜上市; 4、场内地面干燥干净,无积水、无垃圾; 5、检测数据录入电脑; 6、市场使用《商品交易市场商位租赁经营合同(示范文本); 》 7、与场内经营者签订“商品质量安全责任书”; 8、市场经营者信用等级 A 级率达到 90%以上; 9、年内市场无食品安全等事件发生。
4 星级农贸市场标准
市场在布局、设施、管理方面除达到三星级标准外,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布局要求 1、市场布局整齐,内外环境整洁; 2、市场内有政府部门市场监管办公室; 3、市场设有为经营户存放待售货物的储存间; (二)设施要求 1、市场内排水、排污系统采用暗管、地漏系统,无外露明管、明沟; 2、市场内通风设施完备,电线全部采用暗线; 3、活禽交易区销售、宰杀采用全封闭透明式营业房,配有通风、冲洗设施; 4、活鱼交易柜台设计新颖,采用砖砼结构、玻璃缸式的分割蓄养池或酒店式玻璃陈列柜。 5、熟食品、卤制品营业房采用透明玻璃封面,外型美观,色彩明亮,室内配有空调和冷藏设施。 6、柜台内配有统一的盛放杂物容器,货物摆放整齐,无乱堆乱放现象; 7、市场设置密闭垃圾房,有冲洗、下水设施,不污染周边环境; (三)管理要求 1、市场管理者、经营者各着统一工作服装; 2、配有专业保洁公司,对市场卫生进行跟踪清洁服务; 3、建立预赔基金,实行先行赔偿制度; 4、市场引进驻场销售品牌企业达到 5 家以上; 5、市场经营者信用等级 A 级率达到 95%以上。
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探究进展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最初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仅限于化学法论文 比色法和生物测定法论文 检测方法缺乏专一性论文 灵敏度也不高。20世纪60年代气相色谱应用于农药和药物残留分析论文 大大提高了农药和药物残留?
摘要: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最初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仅限于化学法、比色法和生物测定法,检测方法缺乏专一性,灵敏度也不高。20世纪60年代气相色谱运用于农药和药物残留探析,大大提高了农药和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效液相色谱法开始广泛运用于对热不稳定和离子型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探析。色谱法虽然定量准确、灵敏度高,但所需设备昂贵,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且探析时间长不利于现场监测。本文就当前农药和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探析技术探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发光菌检测技术 探究表明,不同种类的发光细菌的发光机制相同〔1〕。即由分子氧功效,胞内荧光酶催化,将还原态的黄素核甘酸(FMNH2)及长链脂肪醛氧化为FMN及长链脂肪酸,同时释放出最大发光强度在波长450~490nm的蓝绿光。常用的发光菌有弧菌属和发光杆菌属的一些细菌。袁东星〔2〕等人采用发光细菌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通过发光菌对蔬菜中几种有机磷农药的抑光反应,得出发光强度和试样中有机磷农药浓度呈负相关的结果,其最小检测限可达到3mg/L。目前,发光菌检测技术广泛地运用于环境监测及食品平安检测中,其在食品平安检测中主要用于农药兽药残留检测、重金属生物毒性检测等〔3〕,方法快速、简便、灵敏。但是发光菌被激活后,它的发光强度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造成检测结果不稳定。此外,由于食品中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较低,检测仪器达不到如此低的检测限,所以该法在食品平安检测中的运用还不多见。 2 化学发光技术 化学发光(CL)是以发光物质鲁米诺(Luminol)、没食子酸(Gallicacid)等和有机磷农药进行的一些非凡的化学反应,反应的中间体或反应物吸收反应所释放出的化学能而跃迁到激发态,当它们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会发生光辐射,光子通过光电倍增管和放大器后,转变为电流且被放大,在一定条件下电流大小和有机磷浓度成正比〔4〕。根据反应原理有以下4种检测方法:(1)对乙酰胆碱酶抑制的CL方法;(2)对碱性磷酸酯酶的催化CL方法;(3)对于过氧化物和吲哚反应的方法;(4)对于鲁米诺和过氧化氢(H2O2)反应的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有机磷农药,其检测限可达到ng/kg级水平。Ayyagari〔5〕根据碱性磷酸酯酶可以催化含磷酸酯化合物发生去磷酸化功效,即乐果抑制磷酸酯酶的活性,并产生微弱的发光信号检测乐果,检测限为500ng/L。饶志明〔6〕等人以鲁米诺-H2O2体系对有机磷农药-甲基对硫磷进行化学发光探析,发现聚乙二醇对反应有显著的增敏功效,并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FIA-CL)测定甲基对硫磷的方法,检测限可达002μg/ml。目前探究较多的是化学发光和免疫探析、分子印迹、微流控芯片等技术联用检测食品中农药兽药的残留〔7〕,但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实际运用还很少。化学发光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更适合现场监测工作的开展。 3 免疫探析技术 运用于农药残留探析的免疫探析技术主要有放射性免疫探析(RIA)和酶联免疫探析(EIA)。由于RIA在仪器设备要求上的局限性,使得EIA成为农药残留探析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EIA在实际运用中有直接法、间接法、抗体夹心法、竞争法、抑制法等。免疫探析是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反应为基础的探析方法。有机磷农药是小分子量农药(MW%26lt;2500),要将农药小分子以半抗原的形式通过一定碳链长度的连接分子和分子量大的载体(一般为蛋白质)以共价键相偶联制备人工抗原,以人工抗原免疫动物产生对该农药具有特异性反应的抗体(多克隆抗体),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具有抗原特异性单一的抗体(单克隆抗体)。M A Kumar〔8〕等采用酶联免疫探析技术和流动注射技术结合检测环境和食品中的甲基对硫磷,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我国1999年刘曙照〔9〕等研制出甲萘威酶免探析线性浓度范围在10-1~10-4μg/ml,检测限低于001ng/ml。王刚垛〔10〕等人合成甲基对硫磷人工抗原并建立ELISA探析方法,其检测限达到5ng/ml。目前免疫探析技术主要以食品、环境中的农药、兽药残留作为检测对象,据报道,已有上百种农药建立起ELISA检测方法,如多菌灵、克百威、对氧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某些有机磷农药的检测限可达到ng甚至pg级,一些试剂盒已经商品化,广泛用于现场样品和大量样品的快速监测〔11,12〕。至今为止由于它有很强的特异性,1种试剂盒只能检测单一有机磷农药不能检测农药的多残留,并且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还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再加上抗体制备难度大,试剂盒的成本高,这就限制了其在农残检测中的广泛运用。 4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通常是指由一种生物敏感部件和转换器紧密配合,对特定种类化合物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选择和可逆响应的探析工具〔13-16〕。当待测物和分子识别元件(由具有识别能力的生物功效物质如酶、微生物、抗原和抗体等构成)特异性地结合后,产生的光、热等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变为可以输出的电信号、光信号等,由检测器经过电子技术处理,在仪器上显示或记录下来,从而达到探析检测的目的。 41 酶生物传感器 有机磷农药和乙酰胆碱酶酯基的活性部位发生不可逆的键合从而抑制酶活性,酶反应产生的pH值变化由电位型生物传感器检测。其优点是快速、准确、可重复使用,但是酶对底物具有高度专一性且稳定性较差。Bernabeil M在一个生物传感器上偶联几种酶促反应从而增加了待测物的数目,即用乙酰胆碱酶和胆碱氧化酶双酶系统,制备了检测对氧磷和涕灭威的电流型H2O2传感器。 42 免疫生物传感器 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免疫化学反应来制作的生物传感器。可以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方便、快速地检测待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Wan〔17〕等人研制了便携式的光纤免疫传感器检测甲基对硫磷,其最小检测限为01ng/ml。Anis等研制开发的光纤免疫生物传感器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对硫磷和色谱法相比,该法简便快速,探析周期缩短了4/5。 43 微生物传感器 利用活微生物的代谢功效检测污染物,一类是利用微生物在同化底物时消耗氧的呼吸功效;另一类是利用不同微生物含有不同的酶,把它作为酶源。具有能够适应宽范围的pH和温度的优点,但选择性较差。Mulchandani等人将携带有机磷水解酶(OPH)基因片断的质粒转入一种摩拉氏菌的菌体内,筛选得到可在胞外表达OPH的改良菌,从而制备的传感器对甲基对硫磷和对氧磷的检测限可低达l×10-6mol/L和2×10-7mol/L〔18〕。生物传感器已在环境监测、食品、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在有机磷的检测和其他探析技术相比,生物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成本低、选择性及抗干扰能力强、响应快等优点,也可同时检测多个样品,灵敏度高。但目前生物传感器技术还存在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等新问题。< 5 展望 目前农药残留检测:发光菌技术主要运用于水质检测及环境规划,随着技术的发展发光菌法将和电子技术以及光电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为在线监测系统,为有机磷农药现场监测提供更加快速的检测探析手段。化学发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的微量及痕量有机磷残留检测探析技术,今后在改进和健全原有发光试剂和体系的同时,新发光试剂的合成及和其他技术(如微流控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联用,更显示出化学发光探析技术快速、灵敏、简便的优点。ELISA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探析技术的不断改进,ELISA减少交叉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及稳定性,免疫试剂盒不断的商业化;生物传感器的多功效化(1个传感器可检测多种农药残留),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灵敏度、稳定性和延长寿命,它们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中会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和推广,使我国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运用出现多元化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Thomtdka KW.Use of bioluminesecent bacterium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o detect potentially biohazardous materials in water〔J〕.Bull Environ Contam Toxicol,1993,51(4):538. 〔2〕 袁东星,邓永智,林玉晖.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发光菌快速检测〔J〕.环境化学,1997,16(1):77-81. 〔3〕 凌云,赵渝.发光细菌法在食品平安性检测中的运用〔J〕.食品和生物技术学报,2005,24(6):106-110. 〔4〕 韩鹤友,游子涵.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兽药残留探析中的运用进展〔J〕.探析科学学报,2005,21(5):552-556. 〔5〕 Ayyagari MS,Kamtrkar S,Pande R,et al.Biosenors for pesticide detection based on alkaline phosphates catalyzed chemiluminescence〔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995,C2:191-196. 〔6〕 饶志明,王建宁,李隆弟.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基对硫磷的探究〔J〕.探析化学,2001,4:1-5. 〔7〕 黄梓平,王建宁.利用化学发光技术对有机磷农药进行检测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59-63. 〔8〕 Kumar M A,Chuhan R S,Thakur M S,et al.Automated flow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system for analysis of methyl parathion〔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6,(560):30-34. 〔9〕 刘曙照.九十年代农药残留探析新技术〔J〕.农药,1998,37(6):11-13. 〔10〕 王刚垛,何凤生,鱼涛,等.甲基对硫磷ELISA探析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运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14(6):327-333. 〔11〕 赵人王争,陈景衡,杨俊.生物酶技术和酶免疫技术在农残快速探析方面的运用和探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2,12(5):640-641. 〔12〕 韩丽君,贾明宏,钱传范,等.甲基对硫磷的酶联免疫吸附探析(ELISA)探究〔J〕.农业环境学学报,2005,24:187-190. 〔13〕 Nunes GS,Barcelo D.Electrochemicalbiosensors for pesticide determination in food samples〔J〕.Pesticide Analysis,1998,26:156-159. 〔14〕 刘宗林,彭义交.有机磷传感器的研制〔J〕.食品科学,2004,25(2):130-134. 〔15〕 乌日娜,李建科.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探析中的探究目前现状及展望〔J〕.食品和机械,2005,21(2):54-76. 〔16〕 陈帆,何奕.有机磷水解酶传感器及其运用探究进展〔J〕.传感器技术,2004,23(4):5-9. 〔17〕 Wan Lixing,Li Renma.Portable fiber-optic immunosensor for detection of methsulfuron methyl〔J〕.Talanta,2000,(52):879-883. 〔18〕 Mulchandani P,Chen W,Mulchandani A,et a1.Amperometricmicrobial biosensor for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ate epesticides using recombinant microorganism with surface expressedorganophosphorus hydrolase〔J〕.Biosensors %26amp; Bioelectronics,2001(16):433-437.<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6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