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临时工养猪致富 年赚130万
他原本是一名铁路临时工,月薪3000元,不高但也足以满足温饱。凭着满腔热情和一颗热忱上进的心,他果敢的辞去工作,回家开农机配件店5年,虽然以赔本告终,他却并没有气馁,随后又在生猪养殖的道路上,摸索出成功的经验,由30头发展到1000头,走上了养猪致富路。
他就是林甸县东兴乡红阳村的张广全,十里八村人人称赞的养猪能手。
“2000年那会,一个临时工的月薪3000元,收入其实还是很可观的。临时的总是没有安全感,万一哪天突然下岗,不就傻眼了嘛。我大胆地尝试开农机配件店,一直不温不火,也就不想拖拉着,随即决定养猪。”事实证明张广全的选择是正确的。
2008年奥运会那年,猪行上持续涨,养一头猪,就相当于入账1000元。张广全回到家乡,打算自繁自养。一次性购进了30头生猪,品种包括长白、大白、杜洛克。为了全方面了解此行业,张广全购买了大量书籍,边读书边做学习笔记,一有时间,就向养猪老把式请教。为了掌握生猪的生活习性、疾病管理和疫苗防疫,他常常在猪舍里观察,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
由30头生猪,到年出栏200头,一年赚了130万,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时机、机智和勤奋,一个都不能少。张广全利用村里一处废弃地建了4万平米的猪舍,准备扩大规模搞养殖。
发展的路上也有难处,张广全挠头说:“扩建猪舍和引进先进设备把钱都砸进去了,最难的时候,连猪饲料的钱都是赊的,只能跟卖饲料的商家商量卖猪再还钱。但我相信产值跟投入成正比,设施跟效益成正比,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张广全养猪的这几年,行情好,运气也不错。所以他循着滚雪球式的发展模式,手里有资金就进行扩建厂房和引进生猪,4个月一批,一年3茬猪,无论肉质还是个头,张家猪在当地都很有名。
2010年,张广全心里更有底气了,成立了“红阳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看见他赚了钱,生活发生很大改变,有20户养殖户加入了进来。
养猪路上一波三折,2014、2015年,连续两年猪价下跌,养猪户们举步维艰,有一半都放弃不干了。张广全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不灰心不丧气,坚持给猪喂玉米、麦麸。虽然总计赔了37万元,可他的内心却是踏实的,他在等,等待猪市的下一个春天。
“你们现在吃的金锣火腿肠里,就有可能是我家猪肉做的。”张广全自豪地说。
品质引来金凤凰,2016年,猪市回暖,张广全接到了金锣火腿厂家的合作邀请,张广全有多少猪,金锣就要多少,包圆式购买。
现在张广全家存栏1000多头生猪,每年保守收入在50多万元。
“养猪让我走上致富路,我欢迎更多的农民加入这一行,我愿意无私地把自身经验教授给大家。”张广全真诚地表态。
接下来,张广全准备建二厂,扩大规模,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