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市场主体稳定发展
推行电梯?智慧码?和电子维保记录,探索零售药店远程智慧监管,推广?鹭品?标识;在商事登记全流程?电子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登记审批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推进厦台两岸行业标准共通,逐步打造有利于两岸经贸往来、产业对接、科技进步的共同市场和共同家园近日, 厦门市 市场监管局印发《2022年改革创新工作要点》(以下简称《改革要点》),聚焦监管与服务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六大改革创新行动、共计22条具体举措,从技术能力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智慧监管、信用监管等方面寻求突破,加大对市场主体扶持力度,助力厦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关键词
1
提升技术保障能力
亮点
《改革要点》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厦门市食药检院选址扩建及医疗器械检测研究中心建设,推出审评?一站式?服务,挂牌成立省药监局厦门审批服务窗口、药品审核查验分中心、药品审评分中心,前移省药监局许可事项60余项,大幅缩短医药企业注册、审评、上市进程。前瞻布局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争取获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检验机构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汽车领域指定检测实验室资质。
?我们正在积极打造东南地区智能汽车检验检测中心,积极推进市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厦门市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并在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争创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质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该院敏锐捕捉产业发展需求,前瞻部署建设?新能源电池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现已成为国内市场监管系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取得检测能力覆盖新能源电池动力、储能、消费领域的CB实验室,填补了国家市场监管系统在全球互认锂离子电池全领域检测能力空白。目前,该院正组建院士领衔的学术研究团队,准备申报建设?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高比能新能源电池质量与安全)?。
此外,按照《改革要点》部署,今年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加快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急需的检验能力,推进公用管道安全、无损检测评价等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2
创新智慧监管手段
厦门现有零售药店约1600家,数量多、分布广,而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相对不足,人少事多的矛盾突出,亟待提高日常监管工作效率。对此,《改革要点》提出,将零售药店智慧监测数据接入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和监管调度一体化,推进零售药店远程监测,提升监管效能,实现闭环管理。
对市民群众最关切的电梯安全问题,《改革要点》明确,今年要以信息化手段强化电梯安全监管。一方面,建设无纸化维保系统,通过实名认证、GPS定位、系统授时、规定项目等?定人、定位、定时、定项目?方式,规范维保作业,保证维保质量;另一方面,建设一体化监管系统,大力推行电梯?智慧码?,市民通过 智能手机 扫描电梯内张贴的二维码,可查看电梯维护保养、故障维修、定期检验等使用管理情况,还可以通过扫描智慧码在线报故障、困人报警、实时查看救援流程,实现快速精准故障维修和困人救援。
近日,叮咚买菜App特别推出?鹭品认证栏目叮咚鲜肉铺?板块,可以一键选购心仪的?鹭品?猪肉,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食材。据介绍,?鹭品?作为供厦食品标识,是首个厦门公域公用品牌,在基地规模、水土环境、农产品加工环节、产品出品品质,包括全链条追溯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且平均每个产品都有30项指标高于国标。目前,厦门30家企业的263种食品经过严格评定,获准加贴?鹭品?标识上市销售,覆盖米、面、油、肉、蛋等居民日常消费的大宗食品。高品质的?鹭品?如今已经进入元初、山姆会员店、天虹、夏商民兴超市等各大品牌商超,带给市民更多获得感。同时,供厦标准管理规范中的分餐管理规范、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管理规范、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导则等也均为全省首创。此次发布的《改革要点》也特别提出,要建立全链条供厦食品标准体系。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对标国际标准,搭建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供厦食品标准体系,探索与农产品主要产地建立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供厦标准向源头产地延伸,建立与监管需求紧密衔接的管理规范,借鉴?圳品?先进经验,加快打造?鹭品?高质量品牌。
关键词
3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近日,厦门商事主体开办注销?一网通?平台再次?上新?随着?许可审批综合业务功能?的上线,平台进一步打通了登记审批业务闭环,形成登记审批一站式、全链条、一网通办,便利?准入即准营?。
?按照《改革要点》要求,我们正在加紧探索登记审批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拓展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事项范围。?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何为?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以今年元旦该局推出的?证照联办一件事全程网办?服务为例,通过我市自建商事登记、许可审批系统的深度融合,申请人在网上申请营业执照变更、补领、注销等业务时,系统会进行智能匹配,提醒其可一并申请名下食品生产许可证、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等相关许可证的变更、补领、注销。这样,在完成营业执照业务办理后,系统即可无需人工干预同步完成相关许可证审批,实现许可审批业务?无感办理?。
今年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在自贸试验区探索试行商事登记确认制和集群注册场所管理。出台集群注册场所管理办法,依托?集群注册企业服务平台?,实现招商服务信息化、管理台账电子化、企业动向清晰化、准入监管链条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
4
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市将重点推进知识产权要素供给侧改革,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区暨?知识产权CBD?,打造知识产权要素供给侧保障综合体,推动厦门知识产权服务链群集聚。《改革要点》明确,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将高标准建设中国(厦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电子商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筹划构建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探索两岸标准共通新路。依托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建设?厦门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服务平台?,在食品、养老、无障碍设施、防疫物资等领域先行先试,开展两岸术语比照、共通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推进厦台两岸行业标准共通,逐步打造有利于两岸经贸往来、产业对接、科技进步的共同市场和共同家园,为两岸行业标准共通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厦门模板?。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将推动线上?e鹭协同?平台和线下服务网络融合,探索第三方组织指导实施质量提升项目,争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
关键词
5
健全市场监管体系
《改革要点》还提出,要深化市场监管执法稽查制度建设。加强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刑事司法衔接协作。深化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编制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和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修订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推行?有温度的执法?。
健全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提振消费信心。提高在线纠纷解决(ODR)机制运行质量效率,全面推进?线下无理由退货?,建立消费维权对监管执法工作的预警机制,发挥行业组织和专家律师支撑作用,破解平台企业、校外培训、预付式消费等领域维权难题。
田志宏的科研项目
1999年,福州市在举办第六届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活动的同时,举办海峡科技文化博览会,成为福州市招商引资历史上的第一届海交会。99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暨海峡科技文化博览会在福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欧美客商热情赴会,众多海外客商纷至沓来,看好中国市场,其规模和层次超过历届,可谓盛况空前。据组委会介绍,全国63个城市代表团、23个国家驻华使领馆的36名官员、100多个海外华侨社团、50多家世界五百强大企业、近 300家台湾高科技企业代表以及来自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客商前来参加本届招商月。据介绍,本届招商月共安排87场主要活动,比去年增加22场;预计签约项目可超过300项,总投资20亿美元,协议外资17亿美元,其中合同100多项,总投资6亿美元。
海峡科技文化博览会吸引了海内外892家企业前来参展,其中台湾参展企业达260家、展位610个,爱默生、爱普生等跨国公司参展达20家、展位78个。这些参展企业的高科技资质已全部经科委部门审查认定。本届海博会将围绕体现国际水平、突出科技招商、确保20万参观人数三大目标,开展高科技专家讲座、市长早餐会等一系列活动。在1999年的海博会上,台湾高科技企业带来了众多新技术:台湾淡江大学的盲人张金顺在榕城演示了他在全球首创的一套专为视障人士发明的电脑软件,有了它,视障人也能跟常人一样看电脑;巴掌大的E-book电子书,能存储400多万的文字和图形资料;薄薄的等离子显示器……不少刚刚走出实验室的新技术借着海博会的平台,转化成巨大的产能,几年后,这些新产品已经飞入百姓家,成为再普通不过的日常消费品。在1999年的海博会上,全球第二大跨国连锁企业麦德龙签约进驻福州,总投资额2000万美元。2000年5月28日麦德龙建成竣工,营业后年销售额达10亿元。2000年,沃尔玛(福州)山姆会员店在杨桥西路破土动工,之后沃尔玛又在福州开设了两家门店。众多跨国商贸巨头抢滩榕城的结果是,市民买东西的选择实在太多了 。 2000年,与第七届招商月活动同时举办的第二届海交会更名为海峡两岸科技成果交易会;在世纪之交,集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推进海峡两岸新技术交流于一体的2000年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暨海峡两岸科技成果交易会于5.28在福州开幕。本届招商月活动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该招商月已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福建省最重要的对外经贸活动。至1999年底,福州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共6093家,合同利用外资156.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0.4亿美元,拥有各类投资区、开发区22个。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68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944.97亿元。本届招商月活动自5月11日开始筹备。从5月28日至6月6日将举办海峡两岸科技成果交易会、市长论坛、网络项目招商、中国百城大串游、21世纪中国市场与跨国公司商业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以及工业、农业、商贸、基础设施、旅游、网络项目、土地批租等70多个招商专场活动。海峡两岸科技成果交易会有海峡两岸及国外共700多个高科技企业参展,展位规模达1000多个。来自美国、加拿大等47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30多个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等4000多名海内外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2000年的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暨海峡两岸科技成果交易会是福州新千年首次招商盛会,海交会这个名称从这一年浮出水面。2000年中国互联网热方兴未艾,福州也推出了颇有创意的首次网络招商,得到了国内外网络投资商、融资商的热烈响应,最终共签约26个项目,融资金额达2.91亿元,有9家企业落户福州软件园。中国电子商务的先行者、福州人王峻涛率一众网络风云人物集体亮相,他们成了榕城人心目中的英雄。 跨国公司的参与也是这一年的新热点。沃尔玛、惠普、爱普生、东芝、诺基亚等52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派出高层次代表参会,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商业跨国公司纷纷抢滩福州。2000年海交会上,福州软件园产业基地在风景秀丽的五凤山正式揭牌。福州软件园是继北京中关村、东北阿尔派等软件开发区之后的第九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规划用地1000亩。今年海交会前,软件园第四期建设将全部完成,最终福州软件园的年产值将达到50亿元~60亿元,成为海峡西岸最重要的软件业基地。 为期5天的第六届中国海交会昨日在福州落下帷幕,其间签约项目利用外资24亿多美元、合同项目利用外资10亿多美元,均创历届之最。据组委会介绍,本次海交会期间共实际签约外商投资项目357项,利用外资24.27亿美元,其中合同项目208项,利用外资10.05亿美元;协议项目105项,利用外资8.39亿美元;意向项目44项,利用外资5.83亿美元。
据介绍,合同项目和生产性项目仍占大头,其中工业项目签约数和利用外资额分别占签约项目总数的72.5%和57.5%。另外,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增资扩产项目、产业聚集项目和码头项目都有大幅增加,服务贸易项目也呈发展态势。投资方仍主要来自港、台、东南亚、日、美等国家和地区,新增了西班牙、希腊、挪威等国客商。台湾馆是本次海交会的一大亮点,近百个台湾企业和台资企业展出216个项目,其中首度亮相的金马澎展区吸引了众多的中外客商。台湾百家珍酿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江桢梁总经理在展会现场高兴的告诉记者,虽然是第一次参加海交会,但感觉海交会特别热闹、热烈,而且招商效果非常好。他说,全国各地很多的厂家都有和他们签订合同,其中北京、上海、厦门等地有40多家企业和他们签订了团购协议。他还希望澎湖和福建能早日通航。他说,那样他的生意会更好做,而祖国大陆的同胞也更方便到澎湖看看外婆的澎湖湾。
本次海交会设置了500个国际标准展位,展出总面积11000平方米。202个海外华侨社团、34个台商团组、41个兄弟省市代表团、近百个著名跨国公司和上市企业代表以及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海内外客商参加了本次海交会。到展会现场参观洽谈的观众达到18万人次,现场订货成交额约5亿多元。另外,同期举行的首届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也在今天闭幕。累计出口成交额2560万美元,内销成交额6430万元,其中来自港台、东盟、欧盟的定单占总成交额的80%。此外,民营生产企业也大放异彩,参展企业占总数的60%,成交额达到总成交额的70%以上。 第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第二届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昨天在福州展览城圆满落下帷幕。海交会期间福州市实际签约外商投资项目342项,利用外资24.78亿美元,其中合同项目仍占大头,共209项,利用外资10.37亿美元。商交会累计出口成交额达3052万美元,今年海交会、商交会成果超过去年水平。昨日下午,组委会举行闭幕式新闻发布会,海交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秘书长、市委副书记陈扬富在会上宣布本届海交会、商交会圆满闭幕。海交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副秘书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作兴主持发布会,海交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副秘书长、市委常委、副市长梁建勇和商交会组委会副秘书长、省外经贸厅副厅长吴国盛,分别发布了第七届海交会和第二届商交会取得的各项成果和有关情况。
今年“5·18”活动顺应天时,“海峡”特色得到了进一步凸现,特色更加鲜明。本届海交会进一步加大对台经贸交流力度,实现了台湾农产品的首次“零关税”直航福州,首次设立了台湾农产品展区,精心筹划台湾馆。台湾馆除台湾农产品展区外,还设立金门、马祖、澎湖展区,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区,台湾机械五金产品展区,台资企业名牌产品展区。台湾馆内共有172个展位,另有44个重点台资企业展位安排在中心馆。台湾(含台资)企业展位数占海交会总展位数的46%。台湾馆整体展出规模和层次均超过历届。台湾农产品展区是媒体最关注、市民群众最向往、人气最旺的热点区域,现场购买、观赏、品尝异常火爆。台湾农产品首次亮相榕城就呈现供不应求的良好开局,广大市民迫切希望两岸农产品贸易能尽快正常开展。台澎金马展品齐亮相。在历届参展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今年金门、马祖、澎湖方面组织更强大的参展阵容,金门贡糖、马祖“八八坑道”白酒、澎湖甜醋等已打开福建市场,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两岸农业合作展区集中展示了榕台农业合作成果,并重点推介了年初在福清成立的“台湾农民创业园”。此外,福州市组织了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对接研讨会、海峡两岸数码科技和数码娱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行海峡园开园仪式、“海峡西岸正春风”闽江大型文艺焰火晚会等高水平的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到一批台湾政经界知名人士莅会,以实际行动积极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 据统计,与去年海交会成果相比,福州市签约项目利用外资超出51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超出3915万美元。在福州市外资签约项目中,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共87项,利用外资19.69亿美元,项目数仅占25%,利用外资比重却高达79.5%;增资扩产项目明显增加,共有73项,利用外资6.4亿美元;农业成为签约项目的新亮点,共38项,利用外资3.6亿美元,其中直接以台湾名义投资的农业项目达11项;服务贸易业呈持续发展态势,共签约52项,利用外资2.56亿美元;吸引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投资又有新突破,新签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投资项目3项,利用外资7800万美元。今年海交会签约项目投资国别、地区愈趋多元化,投资外方主要来自港、台、东南亚、日、美等地区和国家。 此外,海交会期间全市共签约内联投资合作项目265项,总投资88.55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66项,总投资51.5亿元。合作项目涵盖基础设施、机械电子、纺织、冶金、电力、农业和商贸等行业。(下转3版)。海交会期间福州市外商投资企业动工投产项目共141项,合同外资6.29亿美元,分别比增10%、27%。32项外资项目在海交会期间举行动工投产仪式,合同外资2.54亿美元,包括住友电装、福顺半导体制造、山崎实业、迅捷光电、金纶石化纤维、亿源石材、棕榈油等。此外,还有26个内资企业举行动工投产仪式。 天津市、昆明市、长沙市、南宁市、江苏盐城市、北京顺义区等兄弟城市、兄弟区代表团在海交会期间举办了招商专场,签约投资合作项目53项,总金额达37.55亿元。投资合作项目涉及机械、电子、基础设施、农业绿色食品加工、商贸等行业。另外,截至5月22日,第二届商交会累计出口成交额达3052万美元,比上届增长19.22%,内销成交额达1.22亿元,比上届增长89.74%。据介绍,第二届商交会我省出口成交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港台、东盟成交活跃,来自港台和东盟的订单占总成交额的80%;企业成交呈多元化,民营生产企业大放异彩,占参展企业总数的80%,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90%以上;名优产品受青睐,名牌商品独领风骚,凡是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创意的“四新”产品普遍受到客商的关注。展会规模盛况空前。本届海交会、商交会展位爆满,人气旺盛,布展水平、参展效果历届最佳,“海峡”特色鲜明,成为东南沿海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对台经贸盛会和商品交易盛会。今年海内外客商参会积极,来宾团组规模和范围继续扩大,共有37个兄弟城市代表团、11个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28个重点台湾团组、53个海外华侨社团、200多家著名境外企业和跨国公司代表以及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海内外客商应邀参展参会。台湾工商企业界和农业界参与面最广,体现了广大客商和社会各界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认同感。第七届海交会主展设中心馆和台湾馆两部分,企业参展热情高涨,呈现五多:一是台湾企业多,台湾(含台资)参展企业117家216个展位,东南汽车、冠捷电子、华映光电三大台资龙头企业全部参展;二是外国企业多,瑞典、日本、奥地利、泰国等国机构和企业展出34个展位;三是跨国公司和上市企业多,芝光照明、新大陆、日立科技、东北理光、力劲集团、灿坤电子等重点企业已连续多年参展;四是开发区多,组织全省38家开发区参展,设立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旅游区、港航物流七大板块,集中展示福建省开发区20年建设成果;五是内联城市多,闽浙赣皖经济协作区成员和部分省会城市也积极组团参展,体现了海交会的强大凝聚力。 展会布展水平明显提高。本届海交会充分体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设计理念,展区布局科学合理,馆门、展区、展位设计突出高大恢宏的气势,全部按特装布展。台湾馆是历届海交会布展水平最高、展出效果最佳的一届,得到展商和观众的普遍好评。据不完全统计,5天来前往参观洽谈的客商和观众人数突破30万人次,现场洽谈成交金额达8亿元,取得历届最好成果。今年海交会期间,还有数十场大型经贸活动在福州举行。2005中国(福州)现代物流国际学术交流大会、海峡两岸数码科技和数码娱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首届欧盟—海峡西岸经济区商协会***会议、2005年亚洲纺织服装发展福州高峰论坛、工业支柱产业暨工业集中区招商项目签约会、农业专场招商会、土地专场拍卖会、空港工业集中区动工仪式等一批专场经贸活动,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商交会组委会还牵头承办了奥地利环保产品推介会、中国(福建)—德国莱法州经贸洽谈会、大型连锁商贸企业逆向采购会、汽车配件洽谈会等大型活动。其中,逆向采购会成为商交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有300多家供应商参加对口洽谈,共签订订货意向合同4958万元,现场成交订单704万元,162家生产商与商贸企业建立了经销(代理)关系。盛况空前的展会也引起了境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境外、国外和省、市及兄弟省市媒体100多家500多名记者参加了今年“5·18”活动的采访报道。各类媒体累计刊播“5·18”信息2200多条,传播面之广,报道量之大,均为历届之最。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5·18”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创作能力强、组织水平高,营造浓厚的喜庆氛围,充分展示省会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良好形象。5月17日晚的“海峡西岸正春风”闽江大型文艺焰火晚会,是今年“5·18”文化活动最具观赏性的精品佳作,共有近2000名重点内外宾和20多万市民现场观看,东南电视台、福州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现场燃放焰火规模之大、品种之多、历时之长以及焰火与舞台节目的互动效果,均居历次焰火晚会之最。特别是有我国最大的、直径达300多米的巨型礼花弹以及堪称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长达3000米的瀑布礼花,大气磅礴、震撼人心,让来宾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此外,福州市民族民间文艺晚会、优秀传统闽剧剧目展演、“大爱暖千秋”大型诗歌舞乐剧文艺节目演出晚会、第三届中国·海坛国际沙雕节、福州市第六届美食旅游文化节、中洲岛啤酒美食狂欢节、第五届“金龙颂”龙舟邀请赛、福州市工艺美术品“三宝”拍卖会等“5·18”系列文化娱乐活动也内容丰富、品位不俗,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福建先行先试、落实中央各项对台经贸政策使得第八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峡”特色更加明显。22日,为期5天的海交会落幕之际,福建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朱清表示,此次海交会充分体现和落实了今年4月“两岸经贸论坛”成果,在两岸经贸合作上取得多项突破。
据福州市常务副市长梁建勇介绍,本届海交会期间,福建率先在以下各项惠台政策上取得进展:一、率先扩大台湾农产品准入及“零关税”种类和范围。此次海交会是中央15项惠台政策农产品条款于5月1日正式实施后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入境渠道和方式最多的一次展销活动。共有13种台湾水果、9种台湾蔬菜、270多种台湾农(水)产品的深加工产品进入海交会展销。二、率先恢复和启动两岸渔工劳务合作。海交会期间首批大陆渔工在平潭东澳码头顺利登船,两岸渔业界人士就完善两岸对口民间磋商协调机制、保障大陆渔工和台湾船东正当权益以及加强交流、扩大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三、率先实施台湾居民在大陆申办个体工商户。海交会期间,32名台湾居民在福州领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进一步落实了5月9日福州市出台的《关于台湾居民在福州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的若干意见》,各县(市)、区工商局均在登记窗口开辟“绿色通道”,为台湾同胞提供便捷服务。四、国家政策性银行首次向福建省台资企业、台商投资区发放开发性贷款,4个涉台项目贷款总金额达15亿元人民币。这标志着去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和国务院台办联合出台《台资企业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暂行办法》之后福建的相关贷款业务正式启动,标志着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务院台办为支持台资企业发展所开展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在福建进入实质阶段。 2008年5月22日,第十届海交会在福州结束,共签约外资项目203项,利用外资1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合同项目125项,利用外资9.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3%。据福州市副市长梁建勇介绍,本届海交会大项目投资规模超过去年,有55项千万美元以上的签约合同项目,利用外资7.5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4.02%,平均单项利用外资规模达1363.6万美元。台湾在本次海交会上直接投资项目25项,利用台资1.69亿美元,利用台资数超过去年。
梁建勇说,本次海交会投资领域涉及农业、工业、服务贸易业、基础设施等行业,其中农业项目5项,利用外资1435万美元;制造业项目117项,利用外资10.9亿美元,占总数63.7%;服务贸易业项目53项,利用外资4.6亿美元,项目数及利用外资额分别比去年增长15%和57%。本次海交会吸引了富士康科技、统一集团、台湾工业协进会等26个重点台商团组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26个国家及香港、澳门地区的124个重点商家代表团,包括甲骨文软件、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联华国际等知名企业。另外,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69个侨商团组和各地商会,共有近万名海内外客商参加。
本届海交会分为台湾城市映像展、两岸光电机电产品展、两岸动漫创意产业展3个展区。组委会介绍说,参展的台湾本岛企业有近200家,为历届最多。第十届海交会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贸促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18日在福州开幕。 主办单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福建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福建省委员会、福州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举办时间:2011年5月18日
举办地点: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于5月18日至22日在福州举行。
本届海交会将继续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共设展区面积75000平方米,总展位数3376个。主要设置有中心馆、台湾馆、“台湾个人游”推介展区、商交会展区、消费品全球采购交易会展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暨协作城市映象展区等。
其中,台湾馆展区,主要展示两岸消费电子、数控车床、绿色建材、节能环保、民生食品等五大类产品。同时,首次在展区内设置台湾高科技智能家居专馆,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师作品展。“台湾个人游”推介展区,主要宣传福州列入第二批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试点城市,以扩大影响。
本届海交会围绕“对台交流、互利共赢”主题,立足于突出经贸特色、展示交易成果、注重项目对接,加强与国际机构、国家有关部委及相关组织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着力提升展会实效,努力将海交会打造成为“立足海西、联结两岸、面向世界”的一流经贸盛会。
(1)中国关税调控机制及最优调整策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670010),1997~1999,主要完成人(邓乃扬教授主持)
(2)中国海关税收定量研究.海关总署研究课题,1997~1999,主要完成人(邓乃扬教授主持)
(3)WTO成员国的国内农业支持措施比较与我国农产品最优进口关税结构研究.中华农业科教基金项目(98–04–08),1998~2000,第二主持人
(4)中国农产品合理关税结构的定量研究.博士后基金项目,1998~1999,主持人
(5)主要农产品的关税水平及政策研究.农业部软科学基金项目(99012),1999~2000,主持人
(6)未来十年内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及所需提供适度保护水平的研究.国务院税委办项目,1998~1999,主持人
(7)我国农产品的合理关税水平与关税结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970068),2000~2002,主持人
(8)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及政策研究.农业部农业对外经贸研究项目,2000~2001,主持人
(9)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影响与对策研究.农业部软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1058),2001~2002,主要完成人(万宝瑞副部长主持)
(10)我国工厂化农业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2001BA503B11),2001~2003,主持人
(11)我国在WTO新一轮谈判中的农产品关税问题研究.国务院税委办项目,2002,主持人
(12)加入WTO后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促进政策研究.农业部农机化司研究课题,2002年,主持人
(13)ANCC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委托项目,2002~2003,主持人
(14)农业结构良性调整与产业化经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133001),2002~2004,主要完成人(傅泽田教授主持)
(15)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增长机制及政策体系研究.霍英东基金科研项目(81079),2001~2004,主持人
(16)农产品关税减让研究.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2~2003,主持人
(17)非农产品关税减让研究.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2~2003,主持人
(18)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研究.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课题,2002~2003,主持人
(19)条码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研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课题,2003~2004,主持人
(20)新近加入成员特殊待遇.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3,主持人
(21)非从价税设置情况及转化分析.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3,主持人
(22)WTO主要成员农产品关税及关税税目比较研究.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3~2004,主持人
(23)三大谈判议题的协调与我国谈判方案的选择.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3~2004,主持人
(24)我国农机产品进出口促进政策研究.农业部农机化司研究课题,2003~2004,主要完成人(韩鲁佳教授主持)
(25)海峡两岸农产品竞争力及贸易协调机制研究.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2003~2004,主持人
(26)建立中澳新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3~2004,主持人
(27)台湾重点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研究.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课题,2004~2005,主持人
(28)欧盟东扩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谈判策略研究.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4~2005,主持人
(29)农产品关税减让的新议题研究.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4~2005,主持人
(30)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特征与战略措施.国家社会公益研究课题(2003DIB2J105),2004~2005,主要完成人(韩鲁佳教授主持)
(31)我国EPC标准推广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课题,2005,主持人
(32)WTO新一轮棉花部门先行改革问题的研究.商务部委托研究课题,2005,主要参加人(田维明教授主持)
(33)世界棉花生产和贸易情况及各主要贸易国棉花产业政策研究.商务部委托研究课题,2005,主要参加人(田维明教授主持)
(34)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促进策略研究.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课题,2005,主要参加人(任爱荣副研究员主持)
(35)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2005/2006专项咨询研究项目,2005~2007,主要参加人(汪懋华院士主持)
(36)The Tariff Reduction Formulae Study.EU-China Project(C2-Y2-A0032- Institutional -01),2005~2006,主持人
(37)非从价税的设置情况及转化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5~2007,主持人
(38)农产品关税减让策略体系及关键问题研究.农业部国际合作司调研课题,2006~2007,主持人
(39)水果产品的国际营销与供应链管理.国家外专局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项目,2006~2007,主持人
(40)自贸区受损补偿的案例研究.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2006项目,2006~2007,主持人
(41)引进国外智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研究.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智力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6~2007,主持人
(42)农业多边谈判中的国家利益集团与中国策略研究.高校博士点基金(20060019027),2007~2009,主持人
(43)北京市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2007~2008,主要参加人(陈红华副教授主持)
(44)我国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2008,主要参加人(陈红华副教授主持)
(45)农业谈判技术支持及方案模拟分析.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课题,2007~2008,主持人
(46)农产品对外贸易统计与分类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7~2008,主持人
(47)多哈农业谈判承诺表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8,主持人
(48)引进国外智力与农业发展研究.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智力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8~2009,主持人
(49)农业谈判技术支持及不同方案模拟分析.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0)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与分析.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1)中秘和中哥自贸区敏感农产品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8,主持人
(52)在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农业部办公厅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3)国家物品编码体系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4)转基因粮食作物产业化对贸易的影响研究.农业科教软科学研究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5)WTO主要成员农产品关税数据库建设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6)现代村镇服务业技术集成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06BAJ07B09),2008~2010,副主持人
(57)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及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8)Implications for China of the December 2008 Draft Agricultural Modalities.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CTSD),2008~2009,主持人
(59)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126),2009~2011,主持人
(60)引进国外智力促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研究.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智力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9~2010,主持人
(61)农业谈判技术支持及市场准入方案研究.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课题,2009~2010,主持人
(62)进出口贸易政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课题,2009~2010,主持人
(63)当前国际农产品生产与供需动态监测分析.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课题,2009~2010,主持人
(64)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健康发展体系研究.农业科教软科学研究课题,2009~2010,主持人
(65)多哈农业谈判减让承诺表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9~2010,主持人
(66)“十二五”支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和机制创新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2009~2010,主持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9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