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贸市场对比传统农贸市场具体有哪些特点?
一是实现菜市场智慧服务和食品安全溯源。通过菜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以及市场信息查询屏,可以轻松实现菜场交易信息、检测信息等透明公示、公众查询,构建放心和安全的标准化菜场以及保障政府等职能部门的智慧高效监管、菜场消费预警等服务。
二是实现菜市场智慧管理。通过智慧菜市场管理平台,智慧采集并汇总整理市场信息、商户信息、摊位信息、物业信息、人事信息、消防信息、交易量、客流量以及公共服务管理规章等信息,实现菜市场的信息化管理和高效运营。
三是实现菜市场智慧经营和公示。通过智慧菜场的商户信息公示平台,公示商户的姓名、摊位号、营业执照等经营信息、菜价信息以及信用信息,并自动建立菜市场的信用体系,亮照经营、明码标价,实现菜市场放心经营环境打造。
四是实现菜市场的智慧采集和支付购买。通过智慧菜场采集平台,自动采集市场销量明细信息、交易额等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实时监测菜场日常供应的菜价/量等供应消费情况,为市场商户经营采购、政府监管提供信息依据。同时依靠智慧菜场智能电子收银秤,可以轻松实现无现金,电子快捷支付以及菜场溯源信息数据采集和记录。
智慧农贸市场相比传统农贸市场,外貌上焕然一新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传统农贸市场地上满是污水,一进去满是恶臭,生鲜蔬菜杂乱堆放,事实上,传统农贸市场确实是这样,而改造后的智慧农贸市场,再也不见污水横流的现象,每个摊位布局都是整齐划一,菜品摆放有序成列,并且按照不同菜品分区域售卖,顾客一进入菜市场就能很清晰的找到自己想要采购的物品,这样的菜场不仅会让人眼前一亮,而且会让居民更喜欢去逛菜市场。
智慧农贸市场相比传统农贸市场,更智能化
智慧农贸市场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在智能化的硬件改造,另一方面是在智能化的软件改造。总的来说,就是让菜场更加智能。
市场类型包括哪几种?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或叫农产品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农产品是最早进入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工业化了的现代社会中,农产品在国际商品贸易中的主体地位已日益被工业制成品取代,但仍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而且绝对额仍在迅速增长。
世界农产品贸易额1955年为423亿美元,占世界国际贸易总额的34.5%,至1993年增长至4696亿美元,占世界国际贸易总额12.6%。比重的下降,是农业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重要反映,并不意味着其重要性下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农业生产社会化日益越出国界的产物,是世界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于一个国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是反映该国农业生产力国际分工的标志,也是反映该国农业开放度的重要标志。在历史上,落后国家出口农产品、进口工业品,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进口农产品的传统国际分工,今日虽然还没有完全消失,但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同时也成为主要进口国。
这是因为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已经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和程度,往往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相适应。农产品出口贸易原则上是建立在国际比较优势基础上的。
在早期,这种优势主要是资源优势。资源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将持续存在,但在现代农业中、技术的优势日益成为主导因素,并成为资源优势能否转化现实的关键因素,以农业的开放度、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往往与农业现代化成正相关。
然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不单纯取决于经济优势比较的因素,它实际上取决于多种因素,诸如:国家的综合经济国力,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外贸政策,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以及世界经济形势、世界市场的变动等等。所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通常不单纯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特别像粮食这样重要战略物资的进出口贸易,更是如此。
从19世纪末以来,世界主要农产品的国际市场,虽然有发生短缺、供不应求的时候,但大多场合供过于求,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性农业过剩危机占据主导,世界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即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粮食等短缺危机,由于他们缺乏支付能力,也从另一方面加剧了竞争。
世界各国为了切身利益,都尽可能采取了有利于本国农业的对策,至少尽可能争取减轻对本国农业不利程度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国家经济联合,以及各种农产品专业协会等等。
站在各自立场上,他们或者主张自由贸易,反对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和限制,允许农产品自由输入和输出,实行减免关税和自由竞争政策等。或者主张保护贸易,主张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进出口、鼓励出口等限制政策。农产品国际贸易成为世界国际贸易的一个矛盾焦点。
1994年,在原关贸总协定组织(建立于1947年)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TO),至1997年年底,有132个成员国。经过长期的谈判,在农产品贸易上达成协议,有步骤的、分期推进农产品自由贸易,减少进出口障碍,减少农业补贴,鼓励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推动农业的发展。
我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国之一,后被排除在外。现正在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处在谈判、斗争的关键时刻。一旦加入,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既带来了极好机遇,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了很大发展,这是我国农业日益国际化的重要表现。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产品进出口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在当时我国对外贸易中占很重要位置。
据外贸部门统计,195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3.7亿美元,出口10.22亿美元,进口13.5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农副产品出口5.69亿美元,农副产品加工品为2.65亿美元,两者合计为8.3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81.6%。
至1980年进出口总额增至378.2亿美元,在出口总额182.71亿美元中,农副产品出口34.19亿美元,农副产品加工品 53.97亿美元,两者合计88.1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48.3%.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粮食、花生、烟叶、茶叶、水果、猪肉、家畜、水产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其中包括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进口的农产品在50年代较大的只有砂糖、棉花等,60年代后开始较大量进口小麦等粮食。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我国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首先,农产品出口,扩大了农产品市场容量,使农业不仅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还可以开辟日益扩大的国外市场。这对我国供过于求的农产品,更具有重要意义。这会拉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其次,农产品出口的扩大是与创汇农业的发展分不开的。创汇农业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所建立起来的农业产业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商品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加工、销售、科研、金融等服务业,是最利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体系,也是最有利于采用现代技术的体系,因而创汇农业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
再次,农产品进口从数量上,特别是在质量上改善了国内市场的供应,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合理的农产品进口还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如80年代初增加了粮食进口,减轻了市场压力,支持了多种经营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向良性循环发展。
农产品进口增加了优质工业原料,有利于工业化,如优质棉花、羊毛进口,推动了我国纺织工业和服装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出口。再次,农产品进出口还在增加外汇、改善国际收支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此外,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还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就意味着我国农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发展,意味着我国农业与世界市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加强,意味着双方依赖度在增加。中国农业的发展对世界与各国的影响加大,从而促进了他们对中国农业的研究加强。
根据市场上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市场类型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以及完全垄断市场。
(1)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指市场上只有竞争因素而一点垄断因素都没有的市场,但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完全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只有无限接近的完全竞争市场,例如农产品市场,这一市场类型具有以下特点:
①在厂商数量上:完全竞争市场厂商数量有无数个,只要有居民居住的地方就会有农产品市场。
②在产品差异上:这类市场产品之间没有任何差别,属于同质的商品,每一家所生产的农产品是一样的。
③在进退难易程度上:因为这类市场厂商数量极其多,所以进退没有任何限制,可以随意进出市场。
④在竞争手段上:因为这类市场一点垄断因素都没有,所以每个厂商只能被动接受市场竞争导致的价格结果。
(2) 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属于垄断和竞争因素并存但竞争因素更多一些的市场,这类市场在实际生活中无限接近的例如零售业,如饮料、牙膏等等,这一市场类型具有以下特点:
①在厂商数量上:垄断竞争市场厂商数量有很多,饮料、牙膏等等品牌非常多。
②在产品差异上:这一市场类型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异,每个厂商生产的饮料、牙膏成分均有所不同。
③在进退难易程度上,因为这类市场厂商数量也有很多,所以进退也比较容易。
④在竞争手段上:这类市场的竞争手段属于非价格竞争,利用价格以外的因素如广告、明星代言等等形式实现竞争。
(3) 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也属于垄断和竞争因素并存但垄断因素更多一些的市场,这类市场比较典型的厂商如汽车、飞机、石油、通信等等行业,这一市场类型具有以下特点:
①在厂商数量上:这类市场只有几个,如通信行业只有移动、联通、电信三家。
②在产品差异上:这类市场类型体现的产品差异有差异或无差异,有差异即部分寡头垄断市场提供的产品有所差别,如汽车、石油等等,这些市场在生产技术、产品性能等等方面均不尽相同;无差异则指部分寡头垄断市场提供的产品之间属同质商品,在消费者看来是一样的,如钢铁等等。
③在进退难易程度上:由于这类市场被少数几个厂商所垄断,所以进出都有严格的限制,并非某个厂商想进来就可以随意进来。
④在竞争手段上: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手段属于价格竞争,通过抬高价格或者降低价格等等方式实现竞争以争夺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4) 完全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即市场上由唯一的厂商垄断整个行业而没有其他厂商和其竞争的市场,这类市场比较典型的如铸币(在我国只有央行可以发行货币)、电(如我国的中国电网)、铁路(如我国的铁路总公司)等等,这类市场类型具有以下特征:
①在厂商数量上,只有唯一的厂商垄断整个行业,厂商数量是唯一的。
②在产品差异上,由于整个市场上只有一家生产该产品,所以在市场上是没有与其相竞争的产品的。
③在进退难易程度上:由于市场上只有一家完全垄断整个行业,故而进退是极难的,基本上没有进出的可能。
④在竞争手段上:完全垄断竞争市场采用的竞争手段为价格歧视,即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同样的产品或服务采用不同的价格,例如电,商业电价和居民电价就有所差别,虽然居民和商家同样享有电这种产品,但电价不同就体现为一种价格歧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0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