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世界粮仓”食品价格大涨,粮仓出什么问题吗?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全球食品价格在2020年上涨了20%。但是,进入2021年之后,粮食上涨的势头开始了?一百零一十步?的模式,这使政府倍感头疼。以谷物的最大增幅为例。今年2月,国际高粱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上涨了惊人的82.1%,国际玉米价格同比上涨了45.5%,小麦也上涨了19.8%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表示,2021年2月,食品月度价格指数实现?连续9次上涨?,该指数已上升至116,较2020年同期增长26.5%。该指数也创下了2014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世界粮仓”食品价格大涨,粮仓出什么问题吗?

关于全球食品和食品价格普遍上涨的原因,仲凯农业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会长米健分析了最近高粱的最大涨幅和玉米作为个案。美国是世界上玉米和高粱的主要出口国。美国最近的干旱,特别是西南部主要谷物产区的干旱,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此外,南美和尼日利亚等国家也是玉米和高粱的主要生产国,但这些国家受到恶劣天气或流行病造成的供应链中断的不同程度影响,其供应减少了。

同时,对食物的需求正在上升。米健说,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控制这一流行病的国家。国内生产和生活迅速恢复,一些行业恢复超出预期,国内食品消费也恢复正常。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后,包括粮食消费在内的家庭消费已经恢复,国内粮食价格也比疫情爆发前更高。总体而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粮食消费已迅速恢复。此外,货币政策在推高食品价格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他说,为应对这一流行病,世界上许多先进经济体在过去的一年中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包括大规模的财政措施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极其丰富的流动性。这些新增加的流动性加剧了对包括散装农产品在内的各种资产的购买,并推高了新一轮的全球通胀预期。

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为474公斤,多年来已超过国际人均400公斤的粮食安全标准。大米,小麦和玉米等中国的主粮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进口量不大。因此,中国的整体谷物价格受到国际谷物价格的限制。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在粮食种植,粮食流通,粮食购储等领域加强了保障。这一系列措施使国内粮食市场保持基本价格稳定。实际上,就中国进口的大豆和高粱等农产品的进口量而言,主要的谷物进口商已经在疫情爆发后开始采取预防措施,并通过远期合同加强了采购。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稳定进口食品的价格波动,因此,国内市场价格短期内不太可能大幅波动。

我国粮食业依赖国际市场供给那么可能的风险由进口来源国的自然灾害风险。当出口国发生自然灾害时,势必会影响农产品产量,也会影响出口。疫病疫情的风险。疫病疫情在农作物生产和畜禽养殖中都存在风险,但是人类社会的疫病疫情会造成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农作物替代能源的风险。由于能源价格上涨,本月开始国际石油价格已涨到每桶80美元以上。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必然会引起粮油糖等农作物去替代能源,这就有可能减少这些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量。价格风险。由于国际资本对大宗农产品的炒作,会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带来比较大的价格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当前的国际局势错综复杂,这会使我国的大宗农产品进口存在一定地缘政治风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1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