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黄”“蓝”国家战略:蓝黄战略
在国家批准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东营市是山东省惟一全部纳入两个区域范围的城市。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以生态文明为发展方向,以实施国家战略为重要抓手,精心谋划,稳步实施,着力把东营市建设成为繁荣发达、秀美宜居、文明和谐、幸福富裕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一、以生态文明为方向,全力实施“黄”“蓝”国家战略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层次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核心价值理念,代表着世界发展的潮流。生态文明的典型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东营而言,走生态文明道路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国家“黄”“蓝”两个规划都明确提出生态优先的发展要求,为东营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以生态文明为发展方向也是东营抢抓机遇、实现赶超、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优势所在。东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已经具备向生态文明跨越的发展基础;多年来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生动实践,特别是随着“黄”“蓝”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更为东营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条件。
我们按照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努力寻求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融合。一是牢牢抓住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两个关键。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每年筛选实施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拉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持续形成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大开发、大发展的热潮。2011年总投资1600多亿、近300个过亿元的大项目落户东营。今年以来,全市又率先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600多亿元的107个大项目。二是充分发挥市属经济和县域经济两大主体的作用。市属经济重点打造三个增长极:将中心城区建成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全省乃至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打造成重要的现代生态化工基地和国际物流港。2011年,国家级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8.7亿元,纳入了商务部重点调度范围。县域经济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壮大民营经济为重点,整合各类要素资源,优化产业布局,集中培育支柱产业,打造发展亮点。三是着力强化民营经济和利用外资两大推动力量。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服务力度,建立完善融资、信息、人才、政策等服务平台,加强对重点民营企业的扶持,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民营企业达到16家,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力军。长时间以来,利用外资是东营经济发展的“短板”,特别是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在此背景下东营市迎难而上,坚持以不断提升利用外资质量为目标,推动全市外贸进出口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服务外包和对外经济合作跃居山东省前列。
二、以生态产业为支撑,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东营市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在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生态产业为支撑,走出了一条经济转型的成功之路。
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绿色高端种植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全面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北方鱼米之乡。目前全市海参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奶牛养殖规模达4万头。与泰国正大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先期投入20亿元,共同开发建设以“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为主体的世界一流农业产业园区,力争10年内实现建成100万头生猪产业链及100万亩现代农业项目的总体目标。二是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提升、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基地。推动化工、纺织、造纸等传统产业8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瞄准产业发展前沿,抢占技术制高点,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飞利浦裸眼3D电视、科隆动力锂电池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科技产品成功下线,以电子信息、石油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新材料为主的高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新口径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和增幅均居山东省前列。2011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将东营命名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产品国际示范城市”。三是率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东营港和广利港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孙子文化旅游区等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引进和培育金融机构,加快组建产权交易中心、产业投资基金。四是加快发展蓝色产业。坚持海陆统筹、有序开发、一体发展的原则,努力提升海洋开发管理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全市海洋化工产业高速发展,离子膜烧碱产能居全国首位。总面积达200平方公里的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
三、以生态建设为核心,打造秀美宜居城市
东营市地处退海之地,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缺树少绿,生态脆弱。我们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突出大绿地、大水系、大湿地特色,加快构筑森林环保、湿地相间、绿荫棋布、水系环绕的生态系统,打造秀美宜居城市。最近,东营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在全国37个参评城市中终评成绩第一。
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我们要继续从三个方面着手扎实有效推进。一是全面构筑生态系统。推进中心城周围10处生态林场建设,总规划面积33万亩,集中建设一批万亩以上森林片区,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投资26亿元,打造中心城区130平方公里的生态水系,使黄河水自流进城。实施百万亩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滨海生态城防潮堤,积极推进广南水库、广北水库开发和占地2000余公顷的东八路两侧湿地公园建设,加快金湖银河生态工程建设,打造“东方湿地之城”。二是加快建设生态城市。把生态建设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按照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定位,加快东西城改造、中心城十大生态公园建设、天鹅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建设滨海新城,实施生态对接,促进组团发展,拉开城市建设大格局,全力打造秀美宜居的生态城市。加快大剧院、科技馆、博物馆、奥体中心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三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机制,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加快县城、东营港城和小城镇规划建设,构建生态宜居城镇体系。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施农村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美丽乡村资金申请报告
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一笔不少的资金,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一看美丽乡村资金申请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美丽乡村资金申请报告
统筹规划 打造和谐美丽新奈曼
----奈曼旗美丽乡村推荐材料
奈曼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南与辽宁省阜新市和北票市毗邻,东与库伦旗连边,西与赤峰市敖汉旗和翁牛特旗接壤,北与开鲁县隔河相望。全境东西宽68公里,南北长140公里,总土地面积8,13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8万亩,林地431万亩,林木蓄积量320万立方米。全旗辖14个苏木镇、一个国有农场、363个嘎查村、1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2万,其中农业人口37.6万,蒙古族人口16万。国家级贫困旗县。
2012年财政总收入60,044万元,财政总支出240,000万元,粮食总产达到33亿斤,创历史新高,牧业年度家畜存栏达到223万头只,禽类饲养量突破1,000万只,农民人均纯收入6,999元。
一、坚持规划先行,彰显特色绘蓝图
根据财政部文件(财农改20133号)精神结合我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思想,以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根据镇、村人口状况、自然资源、产业优势等基础条件,优化新农村空间布局,确定形成?一心两轴三片?、核心放射、网络发展的空间格局(一中心即以大沁他拉镇为核心,两轴即以省道和县道形成聚集轴,三片即在南部山区、中部沙区、北部平原区连片打造新农村示范村)。在全旗15个苏木乡镇场、363个嘎查村
按照?建设中心村、培植特色村、保护历史文化村?的原则,以苏木乡镇为单位,结合当地村情民俗,因地制宜地规划编制一批城郊社区型、移民搬迁型、生态文明型、旧村改造型、民族风情型、旅游服务型?六型?新农村,通过层层筛选和实地查看,选取了移民搬迁型的白音他拉村、舍力虎村,生态文明型的扎哈塔拉村,民族风情型的巴彦塔拉嘎查为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嘎查村。
二、培育特色产业,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
白音他拉村是白音他拉苏木政府所在地,由白音他拉、耐日睦都、那木斯来甸子和卧风甸子四个自然村组成。总土地面积
5.1万亩,其中:耕地15,100亩,林地6,000亩,沙地27,000亩。全村771户、2,231口人,劳动力1,027人,2012年白音他拉村整体搬迁,住房砖瓦率达到100%,房屋建设规划合理、院墙整齐美观、街道平整宽广,村屯环境整洁大方。
白音他拉村立足于自身的交通、位臵、技术优势,着力于发展食用菌、黄牛养殖产业。发挥内蒙古亿佳鸿菌业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加强种植户技术培训,增加种植品种,新增食用菌大棚达到202座,发展种植户201户,户均增加收入1.3万元。培育黄牛养殖产业,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发挥合作社作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增加养殖户经济收入。建设养牛小区3处,养殖基础母牛1,500头,建设标准化牛舍4,300平方米,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集中饲养,
带动70余户增收,户均增收2.8万元。继续加大蛋鸡养殖产业,2013年新建保温鸡舍38栋,总数达到50栋,蛋鸡养殖规模达到25万只。通过农机合作社,把村内集中连片的1550亩耕地,在确保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从347户种粮农民手中依法流转过来,实行集约化、机械化耕作,开始尝试走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的道路。从土地流转中解放出来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
大沁他拉镇舍力虎村位于大镇西南20公里,京通、巴新铁路、国道111公路从村屯东部穿过,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全村119户、 460口人。总土地面积11,630亩,其中:耕地面积3,289亩,林地面积3,290亩,畜禽总量5,000头只,有种植专业合作社4个,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个,其他专业合作社1个。
按照村屯规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本村实际,以打造?种植、养殖、林果、劳务?四大产业发展为主线,全村规划出了2,500亩的高产玉米种植区;200亩设施农业种植区、600亩果树种植区;600亩的综合养殖区;100亩的农副产品加工区。依托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农家庭院和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特征,集农业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家一日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安臵闲臵劳动力,从而促进生态观光区、生活娱乐休闲区的功能发挥,加快村级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扎哈塔拉村位于八仙筒镇西北4公里,省道开鲁至八仙筒公
路穿村而过,紧邻通辽市著名的孟家段水库旅游度假村。由2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494户、1,540口人。总土地面积36,000亩,其中:耕地3,500亩,林地2,000亩,沙沼地30,500亩。
在产业发展方面:农业建设中,发展配套土壤墒情和气象监测、节水管灌与滴灌、农田作业路、农防林等建设;强化科、教、文、卫、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产先进化、生活社区化、生态和谐化目标。
农作物种植方面,每年除种植传统高棵作物玉米以外,扩大了红干椒、万寿菊、以及曼沙西瓜等经济作物和特色种植面积,同时同甘肃沙漠水稻研究所签订了100亩沙漠沉膜有机水稻种植实验项目。
在规模化养殖、生态林果和劳务输出方面,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强化科技信息服务、发挥农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村里还有两个村办企业,吸纳了本村大多数剩余劳动力,让他们一年四季不出村就有活干,有钱赚,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
巴彦塔拉嘎查是固日班花苏木政府所在地,距离高速公路入口20公里,大奈线油路和八青线油路穿村而过,该嘎查由南胡吉图、小胡吉图、巴彦塔拉三个村民小组组成,全嘎查225户708口人,总土地面积84,000亩,耕地面积14,360亩,林地面
积11,000亩,草牧场面积58,310亩。是一个以养殖业为主的民族村,养殖科尔沁黄牛为主。种植业主要种植玉米和优质牧草。现在嘎查有和谐养牛合作社一个,敖图嘎养牛公司一个,建有全旗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最高日成交量5,000头,成交额达到5,000万元。该村的?沙漠怪柳?被联合国列入自然文化遗产,蒙古族烤全羊,蒙古族特色小吃,丰厚的民族文化和豪放纯朴的蒙古族风情,吸引了大批游客来这里体验民族风情。
三、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以?宜居家园?为目标,实施?五化六有七配套?(村屯亮化、绿化、硬化、美化、砖瓦化;有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计生室、警务室、卫生室、便民商店;水、电、路、厕、广场、宽带、有线电视配套)工程。示范嘎查村街道绿化项目已基本完成,栽植各类绿化树6.2万株;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改造危房769户;4个村级活动场所及村民文体活动广场;村屯改造砖化院墙32,000延长米;4个直播卫星户户通;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全部完成。
(二)以环境优美为重点,积极开展?卫生环境整治?行动。以治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污水乱泼、畜禽乱跑为重点,投资近10万元,出动3万人次,车辆500余台次;共清理街路2万多延长米,清理垃圾800多立方米,新建垃圾池2处,设垃圾箱50个,建沼气池52口;清理占道经营摊点25家,打造街道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
***
XXXX年XX月XX日
篇二:美丽乡村资金申请报告***: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市***镇,紧邻**河是北岸,水利通畅,交通便利。全村274户,859人,耕地面积799亩,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478元。村内基础设施及环境面貌较好,特色优势明显;村?两委?班子健全、团结,战斗力强;干群关系密切,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高涨;有资金整合意愿和能力的。
二、特色产业优势
***村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村庄特色产业果树种植,全村种植苹果230多户,面积700多亩,苹果品质优良。
三、推荐理由及发展方向
北张寨子有优良的果树种植特色优势,目前正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大好时机,但由于目前村庄内硬件公共设施跟不上等诸多因素,为了把北张寨子打造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生态绿色美丽乡村,特申请将北张寨子实施?美丽乡村?立项建设,请求上级领导给予政策资金、规划设计的帮助。
***
XXXX年XX月XX日
篇三:美丽乡村资金申请报告上杭县人民政府:
古田镇金湖村已列入县级美丽乡村试点村,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省、市、县的决定部署,按照?村庄规划好、建筑风貌好、环境卫生好、配套设施好、绿化美化好、自然生态好、管理机制好?的?七好?要求,已制定了《古田镇金湖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请予以研究并批准。
妥否,请示复。
附:古田镇金湖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
XXXX年XX月XX日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27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