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产力发展过程
70周年 1949-2019
“民以食为天”,我国有着灿烂悠久的农耕文明,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的产业。因此我们更有义务和责任,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纵观建国以来农业的发展历程,于其中见证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心系“三农”,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助力!
下面,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七十年的农业发展与变革:
发展历程
★
1950年
中共中央开始在新解放区分批实行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1953年春
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
1953年
为了改变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的局面,国家开始对农业实行社会会主义改造。
1956年
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试点,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1982年
中共中央承认“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的。
1983年
中共中央全面彻底地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范围内农业上开始普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
2001年
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农业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期。
2005年
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国家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
2017年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展望未来,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将会显得更加宽泛,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也会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将会大肆兴起……我国农业也迎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30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