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潍坊科技学院在哪里

一、潍坊科技学院在哪里

潍坊科技学院在哪里

潍坊科技学院地址在山东省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该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寿光市人民政府兴办的一所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二、潍坊科技学院介绍

学校现设贾思勰农学院、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士官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38个专科专业,其中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培育了园艺技术、海洋化工、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优势学科专业群,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农学为特色,工学、农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坚持专家治校科学决策,聘请省内外专家成立战略规划、教学工作、学生事务管理、文化建设、预决算管理等五个专委会,作为顶层设计决策咨询机构,全面推进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入推进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加强专业社团建设,建立学分置换制度,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以赛促学、促练,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大赛、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获特等奖、一等奖200多项,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坚持内涵发展和特色提升战略,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园内建设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山东省软件产业园区、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寿光市软件园,吸纳师生实习实训、参与项目研发。建成设施园艺、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等3个院士工作站,建有设施园艺、卤水资源高值化绿色综合利用、农圣文化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卤水综合开发利用、软件工程、山东省农业大数据软件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7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43个实验实训室,8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农学思想与《齐民要术》研究会获批国家二级学会并揭牌成立,成为潍坊市唯一一家国家二级学会;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学院设立当代农史调研基地。选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鲁硕红”蔷薇,20余种“潍科”系列蔬菜新品种通过鉴定,获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天潍系列”8个蔬菜新品种在农业农村部登记备案;开展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百工程”,校地协同创新育人,科研促教研,成果融入教学,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注入新活力。

按照“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合作共赢”发展思路,深层次推进校企合作,组建了山东飞翔软件产业集团;共建东软学院、华为网络技术学院,与海尔、歌尔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依托优势专业创办学科公司20余家,地方税收超过5000万元,环球软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建筑安装公司成为国家建筑安装施工一级企业,学府蔬菜打响品牌,美高斯麦化妆品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创办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工程研究院、山东省创业创新学院、山东省众创教育研究院、山东半岛机器人研究院,获“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银翼”奖,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大学生社团节“金点子”发明大赛金奖。牵头成立了“山东省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三农服务专业委员会”。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典型经验、应用科研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获山东省教育厅向全省高校推介。

实施服务优化工程,坚持“严管细导、严父慈母”双严管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保障体系,开通“绿色通道”,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以为引领,积极传承创新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功举办9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培育了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人才成长环境。52集动画片《农圣贾思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作品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填补了我国农业题材领域的文艺作品空白。打造了校园中轴线文化景观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了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排球联赛等重大文体活动,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印、德、荷、日、韩、英等国高校合作,与德国巴特洪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韩国开展博士培养项目,访学研修,讲学授课,为师生搭建了全球视野学术交流平台。

院校专业:

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其前身是创建于 1958年的安康大学,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8年8月恢复办学,1984年6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安康学院。,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居秦巴之间,汉水之滨,与鄂、渝、川三省市相毗邻,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秦、楚、巴、蜀多元文化样态在此交融生辉,是宜居宜学的理想之地。,学校确立了 “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坚定走地方化、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道路,实施特色发展,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和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累计培养了8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是陕西省教育厅与安康市人民政府共建单位、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教育部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建设高校。,学校现有江南、江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 813亩,校舍建筑面积28.21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96.28万册、电子图书100.5万册、报刊312种,校园网出口总带宽为22.2G,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1.1亿元。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2000余人,学科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医学等十个门类,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茶叶、魔芋、生猪养殖、富硒食品为特色的秦巴现代农业学科方向,以师范为特色的教师教育学科方向,以陕南民间文化为特色的人文社会学科方向,以陕南生态经济、生态旅游、汉江水资源为特色的秦巴资源保护利用学科方向。学校获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8门;省级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学院1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学校现有教职工 871人,其中专任教师615人,高级职称教师24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15人,“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211人,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110人为学科首席专家、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受聘为外校博导、硕导教师44人。学校现有省级教学名师8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陕西省优秀教师、三五人才、先进工作者、“四个一批”人才、青年科技新星、高校“青年杰出人才”、师德先进个人21人,4名教师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120余名教师被省市政府主管部门聘为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三区人才。,学校建有陕西省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研究院、陕西省茶叶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汉调二黄”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13个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科研平台和8个校级研究中心,组建科技创新团队14个。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联合建设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3个。截至目前,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21项;出版著作、教材410部;发表学术论文6813篇;取得国家专利255项;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哲学社会科学奖等408余项。《安康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陕南民间文化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学校秉承 “笃学、尚行、砺志、创新”的校训,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升本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省部级教改项目3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省级优秀教材6部,建有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鉴定平台27个。近三年,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61项。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创新与技能竞赛和文体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338项、省部级奖961项;学生发表论文、作品300篇。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多次获得国家及省级表彰。学校面向2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积极探索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友好关系,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为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产教融合。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 40余所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访学研修、教学科研合作等工作。已有300余人次师生通过我校对外合作渠道出国、出境学习深造,每年聘请多名境外优秀教师来我校讲学并开展教科研合作。目前有来自10个国家的99名留学生在我校学习。,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奋力实现办学层次提升的总任务,秉持 “艰苦创业、团结奉献;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安康学院精神,为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品质、国内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其他信息:

二本。安康学院在陕西是第二批次本科招生,在外省基本也是本科二批招生,我们通常认为安康学院是二本大学。2019年起陕西省合并原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为新的本科二批,保留本科一批,取消本科三批。 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学科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医学等十个门类,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茶叶、魔芋、生猪养殖、富硒食品为特色的秦巴现代农业学科方向,以师范为特色的教师教育学科方向,以陕南民间文化为特色的人文社会学科方向,以陕南生态经济、生态旅游、汉江水资源为特色的秦巴资源保护利用学科方向。学校获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省级一流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学院1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3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