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菜特色
1、云南菜也称滇菜。独特,神秘,多元的民族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大自然赋予了云南永恒的魅力。由三个地区的菜点特色构成。滇东北地区:因接近内地,交通较为便利,与中原交往较多,与四川接壤,其烹调、口味与川菜相似。
2、汽锅鸡:汽锅鸡,因用汽锅蒸制而得名。主要食材是鸡肉,主要烹饪工艺是煮,有补虚养身、补血、健脾开胃的功效。汽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间流传。建水出产一种别致土陶蒸锅,叫“汽锅”,是专门用来蒸食物的。
3、火腿:宣威火腿,云南省著名汉族特产之一,因产于宣威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其品质优良,足以代表云南火腿,故常称“云腿”。
4、云南米线:云南米线是著名的汉族小吃,也是当地人最喜爱的食物。云南人把米线的吃法发挥到了极致:烹调方法有凉、烫、卤、炒;配料更是数不胜数,大锅米线还有焖肉、脆哨、三鲜、肠旺、炸酱、鳝鱼、豆花等。
5、云南风味荞丝:云南菜的特色有哪些:碗中红、白、黄、绿各种佐料、食物交相辉映,滋味鲜美,使人胃口大开云南风味荞丝。
6、牛干巴:云南回族人最为普遍腌制和食用。牛干巴是云南回族人于每年秋冬时节选取肥壮肉牛的后腿等部位的优质牛肉,辅以适量食盐、花椒等调料,采用搓揉、腌渍、晾晒、风干、煎炸等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牛肉食品。
7、竹筒鸡:竹筒鸡,云南哈尼族的传统名吃。利用竹筒烹饪,历史久远。时至当代,云南的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竹筒烹饪的传统方法,这与满山的翠竹有关,又与竹筒烹调的食物清香可口有关,哈尼族的竹筒鸡,就是一例。云南哈尼族的竹筒鸡既有鸡肉之鲜甜,又有青竹之清香,滋嫩软糯,制法独特,古老朴实。
8、云南春卷:云南春卷是一个比较普及的大众小吃。云南春卷全国各地皆有不同的春卷制作方法和口味特点。云南春卷是云南人民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总结和创新出来的一个品种,有别于我国其它地区的春卷口味,突出了云南地方特色。春卷,古代称为“春盘”,产生干民间,是春游踏青的应时小咛。云南寿卷配科多,要用甜酱油调味,特别要加香椿和韭菜以显示春临大地,百物复苏,春意盎然。成品色泽金黄,整齐美观,外酥内软,咸中回甜,馅鲜味美。
大理古城的云南菜哪家好吃
近来全国发生大范围寒潮天气,蔬菜价格情况如何?临近春节,蔬菜供应有保障吗?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冬春季节全国蔬菜供应有保障,预计节后全国菜价转入季节性下行通道。
近期蔬菜价格涨幅明显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蔬菜价格涨幅比较明显。”1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副所长孔繁涛研究员对记者说。
2021年1月份(截至1月10日数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5.44元,环比上涨10.8%,同比上涨5.2%。分品种看,环比价格25种上涨,3种下跌,其中涨幅超过30%的有青椒(36.9%)、冬瓜(35.6%)、洋白菜(31.3%)。
孔繁涛告诉记者,2020年12月末和2021年1月初,全国发生大范围寒潮天气,给后期冬春蔬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这种低温和雨雪弱光条件极不利于北方设施蔬菜和南方露地蔬菜生产。蔬菜生长速度减缓,甚至发生冷害,产量减少,集中上市期将有所延迟,进而可能出现茬口衔接不畅情况,导致产地收购价格较往年偏高,部分品种价格涨幅偏大。
不过,寒潮天气只是导致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发生寒潮天气之前的2020年12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91元,环比上涨9.6%,同比上涨7.7%。
“近期蔬菜价格上涨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供应进入冬季模式,价格随着冬季生产、采收、运输成本增加而转入季节性上行区间。”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说。
以北京市场冬季蔬菜供应为例,市场上销售的蔬菜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来自北方地区大棚种植,即通常所说的设施蔬菜;一部分来自南方,即通常所说的南菜北运;一部分是冬储蔬菜。南方产区芹菜和另外一些小品种蔬菜,由于降温,生长速度放缓、产量跟不上,价格上涨明显。
2020年菜价整体偏高
实际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夏季洪涝灾害的影响,整个2020年菜价都整体偏高。
以椒类为例,青椒、尖椒价格已经连续5个月上涨。据监测,2020年青椒批发均价每公斤5.05元,同比上涨17.5%;尖椒批发均价每公斤5.57元,同比涨19.1%。从月度看,青椒价格从9月份的每公斤4.2元涨至2021年1月份的每公斤8.4元,累计上涨1倍。同期尖椒价格由每公斤5.1元涨至每公斤11.4元,累计上涨1.2倍。
张晶告诉记者,青椒、尖椒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种植面积下降,市场供应减少。2019年下半年青椒、尖椒价格低迷,南方产区椒类种植意愿下降,导致2020年种植面积缩减。2020年南方多个产区前期受旱情、台风影响,青椒、尖椒上市期推迟,加之入冬气温偏低,降温较早,南方冬春椒主产区广东、海南等地受强寒潮影响推迟上市。
目前山东、江苏青椒生长已进入尾期,而海南产区青椒上市时间较往年推迟了半个月,市场货源减少,推动价格上涨。因此,春节前,全国青椒、尖椒价格预计都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在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入冬后,云南生产的豆角类蔬菜包括架豆、扁豆、白豆角、油豆、豆王,由于种植面积扩大,供应充足,价格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下降。不仅环比下降,年同比的降幅十分明显,有的已经降幅过半。云南豆角价格降幅较大,拉动广东产豆角价格同比下降。不仅南菜北运的部分品种价格降幅明显,在北方设施蔬菜中,黄瓜、西红柿由于种植面积扩大,价格年同比降幅也十分明显。冬储蔬菜中的河北大白菜,受山东白菜上市量增大的影响,价格有所回落;土豆由于秋季丰收,存量充足,价格稳中有降;生姜由于新姜大量上市,价格比2020年10月份降幅明显。
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全国蔬菜价格总体高位运行,再过不久就是春节了,供应有保障吗?
“2020年以来菜价整体偏高,蔬菜生产积极性相对较高,冬春蔬菜供应有保障。”张晶告诉记者,2019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2078.64万公顷,2020年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据中国蔬菜协会监测,1800个蔬菜信息监测点11—12月份新增播种面积同比均小幅增加。
此外,受夏秋不利天气影响,冬季部分南方产区蔬菜上市期推迟,如福建、浙江受旱情影响,菜花、莴笋上市期推迟,广东、海南受台风影响,椒类、瓜类、豆角类上市期有所推迟,虽然当前这些品种供给呈稳中偏紧态势,但对春节期间蔬菜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供应基本上已经恢复到常年同期水平,甚至还出现短时间供应超过常年同期的现象。有的蔬菜供应量增幅较大,有商户不得不降价促销,出现短时间亏损。总体上看,供应是充足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
张晶表示,临近春节,采购备货需求旺盛,加之物流及人工费用上涨相对明显,预计后期菜价在一段时期内将继续保持季节性高位运行。不过,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寒潮或冻害,春节后全国菜价将转入季节性下行通道。
来到大理,怎么能不吃云南菜呢?云南菜特色鲜明,风味独特,来到云南大理,一定要好好尝尝。大理古城云南菜很多,到底大理古城的云南菜哪家好吃你知道吗?为你推荐大理古城最好吃的五家云南菜馆。
大理古城的云南菜哪家好吃?
口福人家
这是一家评价超级高的一家云南菜馆,很多人喜欢吃,也是大理古城很有名的一家云南私房菜馆。这家店的菜品质量都很高,选择也很多,味道很不错,口福人家现在已经是当地的网红菜馆了,基本上来晚了就没有位子了,他家的云南菜特色鲜明,分量足,价格实惠,是性价比很高的一家店。
特色菜品:鲜花饼,柠檬鸡,大理酸辣鱼
地址: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人民路401号
大理段公子·大理古国主题店
大理段公子,相信去过云南大理古城的人都知道,他家的菜品一直都很不错,店面装修古色古香,非常有特色。吃地道云南菜还是要去当地人推荐的餐厅,这家店不仅外地游客去吃,当地人也很多去吃。比较有名的菜品有风花雪月鱼,干锅野生菌,还有蝴蝶泉边和素炒时令蔬菜,虽然都是家常云南菜,但是味道很不错,相当受欢迎。
特色菜品:洱源话梅炖小排,蝴蝶泉边,大理风花雪月鱼,干锅苍山野生菌
地址:人民路上段与博爱路交叉口处
缅泰辣螃蟹
这家店是出了名的云南菜馆,位置在拽米线的对面。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家吃螃蟹的店,他家的螃蟹是一绝,选用大个儿的螃蟹,个大味美,虾肉吃起来口感鲜嫩,原汁原味,蘸上店里面特制的蘸水味道更好。除了菜品味道好,这家店环境也很不错,干净宽敞,非常适合喜欢吃海鲜的小伙伴。
特色菜品:麻辣蟹,盐水虾,小龙虾,香辣螃蟹,麻辣螺丝
地址:宾川路260号,明珠广场旁银通酒店对面
再回首(人民路二店)
再回首是很多当地人都会推荐的一家店,他家主要是吃云南米线的,和其他店不同,这家店的味道比较多,除了有传统风味之外,最有名的就是符合味道,有甜、酸、辣,不仅好吃,而且很特别。他家的鸡丝米线很有名,几乎是到店必点的,8元钱一碗,在人民路很火,口感酸辣,鲜香可口,酱料好是关键。
特色菜品:鸡肉凉米线,豌豆粉,卤鸡肉
地址:人民路198号斑马酒吧隔壁(近大理四中)
苍洱春饭店
苍洱春饭店是一家老字号餐馆,在当地也是很有名的云南菜馆,也是大理古城最好吃的五家云南菜馆之一,环境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他家的菜是真的好吃。很多人推荐这家店,招牌美食炝螺肉很不错,螺肉口味偏辣,很有嚼劲,超级下饭,还有好吃的炒海菜和木瓜炒鸡,特色汽锅鸡。
特色菜品:乳扇,酸辣鱼,酱爆螺狮,炸乳扇,炒什菌,炝螺蛳
地址:大理古城人民路上段84号(复兴路侧)
》》》
大理古城不得不吃的餐厅大理古城美食攻略
大理古城地道云南菜去哪吃大理古城云南菜排名
大理砂锅鱼哪里好吃大理哪家砂锅鱼最好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3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