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种植全过程
丹参的十分具有药用价值,干燥根及根茎是药用部分,近几年需求大,因此人工种植丹参很受欢迎。下面给大家介绍丹参种植全过程。
1、土壤
丹参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佳。
2、整地
立冬前后,深耕30cm左右,使下层土壤风化,至翌年春季再行翻耕1次,打碎耙平后,作成宽110~120cm、高15~20cm的畦。整地时每亩施堆肥或厩肥1500~2000kg基肥。
3、扦插繁殖
有分根、扦插和种子繁殖,一般是扦插繁殖,在5~6月取丹参地上茎,剪成10~15小段,剪除下部叶片,上部叶片剪去1/2。随剪随插,不能久放,以免干枯。在已做好的畦,上按行距25~30cm、株距10cm将插条顺沟斜埋入7em,地上留3~6cm。浇水保湿,遮荫、待根长至3cm左右即可移植于田间,劈下带根的株条直接栽种,注意浇水,即能成活。
4、田间管理
4月中旬,幼苗出土6-7cm时,松土除草;6月上旬开花时至8月,松土除草同时施追肥,每亩施以稀薄人粪尿1500~2000kg、过磷酸钙10-15kg或饼肥25~50kg。丹参在雨季注意排水,出苗期及幼苗期天气干旱时也须灌水或浇水。开花期除准备收获种子的植株外,必须分次打苔,将花苔割除,以利根部生长。
5、病虫害防治
丹参叶枯病又称斑枯病,是为害丹参叶片的一种真菌病害,多雨季节,田间湿度大有利发病。防治选用无病健壮的种栽,并在下种前用1%的波尔多液浸种10~15分钟消毒处理,减少栽种带菌;田间管理要求及时松土除草,增施磷、钾肥,排水,减少田间湿度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就喷1%波尔多液,每隔7~14天1次续喷2~3次或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喷治。
根腐病又称烂根病,是造成丹参毁灭性损失的一种真菌病害。防治可在初期用50%托布津800一1000倍液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