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保险的经典广告语

保险 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基本每个人都买了保险,保险公司在销售保险的时候,会用创意的 广告 词进行宣传,吸引客户购买保险。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保险的经典广告语的内容,欢迎阅读!

保险的经典广告语

保险 经典广告词 优秀

 1. 中国人寿:相知多年,值得托付!要投就投中国人寿(姚明版)。

 2. 平安保险:中国平安,平安中国!买保险就是买平安(一语双关,妙)!让每个家庭拥有平安(一语双关)! PICC: 忠人之事,保障一生!

 3. 太平洋: 太平洋保险保太平。另一句是: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现在已不大用这句广告词了,在农村/边远地区还能看见)。

 4. 合众人寿:合众保险,理赔不难(强调服务,差异化定位)!

 5. 中意人寿:中意人生,一生中意(吉祥语,突出公司名称)!

 6. 幸福人寿:幸福人寿,一生幸福(吉祥语,突出公司名称)!

 7. 泰康人寿:人生无价,泰康有情!一张保单保全家(虽然是产品广告语,但定位准确,受众印象深刻) 新华保险:一生幸福,新华承诺!

 8. 太平人寿:盛世中国,四海太平!

 9. 阳光保险:分担风雨,共享阳光!

 10. 生命人寿:携手提升生命价值!

 11. 民生人寿:天地之间,民生为先,民生人寿保民生!

 12. 长城人寿:长城保险,伴您人生长程!

 13. 纽约人寿(台湾):纽约人寿,传家之宝!

 14. 海纽人寿:海尔纽约人寿,您的传家之宝!

 15. 友邦保险:财务稳健,信守一生!

 16. 华泰人寿:华夏之一诺,泰然若九鼎! 专业品质,恒久保障!

 17. 天安保险:天地间,安为贵!

 18. 中德安联:携手安联,尽享周全!

保险经典广告词精选

 1. 我们的事业就是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泛美保险公司

 2. 我们的储蓄就是你的利润。美国互惠保险公司

 3. 我们的保险但是用黄金制的。伦敦人寿保险公司

 4. 时刻守护着你拥有的一切。北美保险公司

 5. 未来属于为未来作好准备的人们。谨慎保险公司

 6. 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是最安全的。旅行保险公司

 7. 除了对你所关心的人和财产之外,你没有任何义务。都市人寿保险公司

 8. 每一位保险单持有者请注意:你身后是六十一亿美元坚强靠山。 西方保险公司

 9. 将不幸变成万幸。美国火险公司

 10. 当你的头上有了白发时,我们每年都会把钱放入你的口袋。 公平人寿保险公司

 11. 第四种生活必须品。都市人寿保险公司

 12. ?辛克?的承诺是无价的。

 13. 辛克人寿保险公司

 14. 中国平安,平安中国

 15. 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16. 分担风雨,共享阳光

 17. 买渤海保险,享泰达人生

 18. 新华保险,乐享人生

保险经典广告词简短

 1. 恒安标准:生活比生存更广阔!

 2. 工行安盛(原金盛人寿):重新定义/引领标准

 3. 太平洋安泰:一朝牵手,关爱永久!

 4. 长生人寿:信赖长生人寿,悠享长寿人生!以前(广电日生)的 口号 是:关爱生命,关爱家庭! 中航三星:忠实伴侣,守护一生(a partner for life)!

 5. 中信大东方:精彩人生,源自大东方(life is great)!

 6. 君龙人寿:以客为君,以君为贵!

 7. 国泰人寿:诚相托,爱相随!

 8. 嘉禾人寿:家和万事兴!

 9. 信泰人寿:一朝结缘,一生守信!信泰,信未来!

 10. 正德人寿:托付正保,您的生活更美好!正扬信诚,立德为民!

 11. 中邮人寿:服务基层,服务三农(发挥自身优势,差异化经营)!

 12. 华夏人寿:传递爱与责任(直接导出保险的真谛)!

 13. 安邦人寿:亲和,诚信,专业,价值(更像是核心价值,有抄袭平安专业,价值的嫌疑)! 汇丰人寿:保障在心,感受随心!

 14. 新光海航:新意相伴,海纳真情!

 15. 百年人寿:创新百年,关爱永恒!

 16. 中英人寿:一生保障,在你左右!

 17. 招商信诺:诚信百年,一诺千金!

人保 依托三农服务

一、制定背景

为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保障农民稳定增收,根据《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甬农保〔2021〕4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2021年度,重点在全区范围内试点推广早、晚稻种植“完全成本+收益”保险,宁波市农险办将适时推出杂交水稻制种、小麦、生猪保障水平提高方案,全面推进种业产业险种开发,继续做好乡村产业基础险种及创新险种开发。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早、晚稻种植“完全成本+收益”保险全域试点。试点期间,早、晚稻种植新旧2款保险产品同时存在,规模种植户自行投保,散户以行政村为单位集中投保,依照农户自行选择投保险种、投保额的原则,做到自愿投保、愿保尽保、应保尽保。宁波市农险办将加快开展杂交稻制种、小麦种植以及生猪生产完全成本调查,试点新版保险产品,提高风险保障水平。

(二)全面推进种业产业险种开发。宁波市农险办将积极开展我市粮食、蔬菜、畜禽、水产等省级以上审定推广品种的制种产业险种开发,分散制种及推广风险,促进我市种业企业稳定发展,增强抗风险能力,推动种业强市建设。

(三)加大乡村产业基础险种开发力度。按照《宁波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甬农保〔2020〕5号)关于到2025年乡村产业险种全覆盖的要求,宁波市农险办将鼓励农险经营机构加大研发力度,全方位、多层次推进险种开发,落实有关新险种保护规定,研究新险种开发财政奖励措施,2021年计划推进火龙果、蓝莓、肉牛、小青龙、缢蛏等种养殖以及生猪运输等保险产品开发。

(四)有序推进创新性险种开发。宁波市农险办将针对部分农业产业受气候变化影响大,定损难等现状,鼓励农险经营机构深入生产一线,充分了解产业发展痛点,坚持微利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开发气象指数、农产品品质、价格指数、保险加期货等创新险种。继续推进“政策性保险+商业附加保险”试点,对投入大、收益高的地方特色乡村产业和现代农业园区,继续鼓励探索政策性保险叠加商业保险或纯商业保险的试点,各级财政继续给予政策扶持。

(五)优化保险机构运行模式,促进农业保险市场有序竞争。中央险种和地方特色险种继续由共保经营,适时对份额进行优化调整。鼓励合格的保险经营机构独立参与农业保险市场,适度竞争,激发农业保险市场活力,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六)开展险种绩效评估和经营业务跟踪工作。宁波市农险办将对试点期已满3年的险种开展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按规定修改保险条款、保额、费率以及财政补贴比例。修订大棚作物种植保险、露地蔬菜种植保险等险种条款,完善条款表述内容,优化赔偿处理方式。回溯、评估、清理长期无经营业务或覆盖率较低的险种。

(七)建设农业保险信息化监管与服务平台。宁波市农险办将探索数字农险监管新模式,建设农业保险监管服务系统,集合农业农村大数据和农险数据,避免重复投保、虚假投保事件发生,通过浙里办、浙政钉以及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公众微号,创建农业保险产品超市,开展保险知识及产品线上宣传,推动线上投保、投诉、理赔,提高农业保险监管服务水平。适时组织农业保险专题培训,提升农业保险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服务“三农”意识,提升服务“三农”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及时完成农业保险绩效评价。区农险办按照乡村振兴对农业保险工作的考核要求,切实保障农业保险财政扶持资金,逐步改变农业扶持方式,将部分农业补贴逐渐向农业保险转变。各镇、街道和农险经营机构要积极配合区农险办根据省、市农业保险绩效考核办法,围绕组织落实、规范管理、资金保障、保险覆盖、农户满意度等5方面内容及时完成农业保险绩效自评工作,自评报告在12月底前报市农险办。

(二)加快财政补助资金结算。市农险办继续委托第三方开展审计,并从2021年开始采用年初预拨、次年结算的办法直接向保险经营机构拨付市级及以上农业保险专项资金。区农险办也采用年初预拨,次年结算的办法拨付区级应承担的保险补助资金,并在收到市农险办提供的农业保险上一年度审计报告后2个月内,完成与保险经营机构上一年度的资金结算。

(三)加强总结宣传。区农险办和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将通过制作宣传小册子、画报、信息推送、上门宣讲、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确保农户有渠道、能及时熟悉了解保险产品的保障内容及特点,不断提升农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及时对险种开发、推广、承保理赔、监管等工作做好年度总结,不断提升农业保险管理水平。

五、解读机关和解读人

保险业以自身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行业发展意识倾注于服务“三农”的事业,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完善保险体系的建立、农民保险意识的增强、经济基础的逐渐厚实,则是我国保险业在服务“三农”事业中能否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因素

从法国安盟保险进入农业大省四川到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和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相继筹建,在政策和商业两个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从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地专业农业保险公司试点申请到浙江、江苏、福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开展得红红火火、生机勃勃;从安徽进城务工人员回乡后积极购买保险到湖北、浙江失地农民靠保险解决养老后顾之忧,保险业服务“三农”的身影处处可见。在积极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出谋划策、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等方面,保险业正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向前迈进并积极地探索着。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大问题,也是我国历届政府关心和重视的重要问题。近些年,保险业在积极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在开拓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层面、探索新的服务方式上积累着经验。而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可以有效服务“三农”的保险体系一直是保险业追求的目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农业保险是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保险,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在如何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我国农业保险也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后不久,1982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开始经营农业保险。1986年,新疆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即现在的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成立,主要经营农业保险。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我国农业保险曾经得到了较快发展,在保障农业生产和促进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2年来,农业保险累计赔付73.9亿元。同时,对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进行了大胆探索,向农村和农民宣传了保险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由于经营风险高、管理难度大、政策支持不充分,农业保险业务亏损严重。2003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6亿元,仅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0.5%。

农业保险以及保险服务于农民和农村是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的。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90%以上的农民欢迎农业保险提供的服务。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农业保险目前在我国发展得并不理想。如何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之路,为我国农业、农民、农村提供合适而全面的保险服务,成为保险业近年来关心和重点研究的问题。保险业以自身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行业发展意识倾注于服务“三农”的事业,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完善保险体系的建立、农民保险意识的增强、经济基础的逐渐厚实,则是我国保险业在服务“三农”事业中能否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因素。

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刘京生认为,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实践表明,农业保险不可能完全按照纯商业化模式运作,政府必须通过农业产业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补贴手段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因此,总结我国农业保险发展20多年的经验教训,为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分散农业风险,发挥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维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国家应尽快建立政策支持下的农业保险制度。

目前,保险业界已就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的原则和框架形成了共识。一是现阶段我国开展农业保险不可能完全照搬外国的任何一种现成模式,不可能完全依赖国家财政补贴,不可能走单一主体经营的道路。二是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应实行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三是农业保险业务应区分为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可获得相应的中央和地方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商业性业务可由保险经营主体按照商业化原则经营,享受中央税收和地方财政优惠政策。四是开展农业保险应以地方政府为依托,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形成中央、地方两级合力。五是应在国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下,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作的经营模式。六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应先试点,再逐步推广。在试点的基础上摸索保费补贴测算方法、标准及实施办法,确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种植和养殖业目录,研究建立农业再保险运作机制。

针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郭左践认为,在我国建立科学、有效、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适合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产业结构、农业风险特点、农民保险需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发展、完善。而上海安信、吉林安华的批设筹建,正是这种探索所迈出的积极一步。

郭左践介绍,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的目的就是提高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生活自救水平,在政府救助(基本保障)之上提供补充保障;农业保险与政府救助的关系应是补充而不是替代。现阶段农业保险的保障原则是,区分农业自然风险和经营风险,农业保险以自然灾害损失补偿为主,经营风险如因农产品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变化、汇率变化导致的市场风险等,则通过其他政策手段解决;区分农业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农业保险主要承保可保风险,对不可保风险通过其他途径解决。而农业保险经营原则应遵循市场规律,立足于市场化经营,辅以国家政策扶持(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监管政策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不能完全依靠国家财政补贴和减免税扶持。

针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模式,郭左践认为,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应走经营主体组织形式多元化道路。我国应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主要形式应包括商业保险公司代办、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地方性,取决于地方财力)、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立足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等。

据了解,保监会在去年农业保险发展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的基础上,今年将主要致力于在实践层面推进多层次、多主体、多模式的农业保险试点。下一步保监会将积极研究在黑龙江垦区引进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模式,在新疆、内蒙古开展奶牛等养殖业保险试点,在江苏、安徽、四川等地实行政策性业务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的试点。同时,保监会还将会同财政部、农业部、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组成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小组,依托试点载体,研究探索农业保险的支持政策。

除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外,保险业服务“三农”主要还体现在为农民的养老、医疗等解决后顾之忧方面。

据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陈文辉介绍,保险业在许多地区开展的为农民提供医疗、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保险服务试点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险业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应对风险带来的损害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为农民提供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服务方面,商业保险因其具备的专业化、制度化优势,为在农村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了可行的选择。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将会在应对意外、疾病、死亡等风险方面发挥巨大的经济补偿作用,有效地防止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保障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险服务则可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将失地农民获得的经济补偿转化为为他们提供养老保险服务,一方面失地农民因失地获得的补偿会有一个专业化机构为农民进行长期的保值增值运作,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另一方面,农民不会因使用不当而致使失地补偿用完之后既失去土地又失去经济来源,从而导致社会问题的积聚。

保险业服务“三农”大有可为。但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而只有在各方面逐步成熟,环境逐步改善的基础上,我国保险业在为“三农”提供积极有效服务的道路上才会越走越顺,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5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