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伯根的研究活动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是什么?
丁伯根的研究活动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开拓了经济理论及政策的新里程碑。在第一个阶段——192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与其他经济及统计学者一起,共同努力使经济计量学成为一门科学。1930年,他与弗里希、费雪等著名经济学者在美国成立了经济计量学会,作为“促进与统计学、数学相联系的经济理论”的国际组织,并且从1933年开始定期出版《经济计量学》杂志来推动数量经济学的研究。丁伯根在数量经济学理论上有三个贡献:一是提出了现代动态经济分析和“蛛网理论”,这个理论试图对一些农产品和产量的波动方向和通常供求理论所说的方向相反的现象进行解释;二是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利用数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各种商业循环理论进行统计检验,这是经济计量学给自己规定的主要任务;三是在《商业循环理论的统计检验》一书中,首次用48个方程式替美国建立了完整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把通行的统计方法用于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从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分支,即经验宏观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是丁伯根的学术活动和理论创造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他在现代经济政策理论上的新贡献,就是把他在荷兰中央计划局的经验和在经济政策的广阔领域内参加讨论的结果,提高为系统的经济政策理论,成为规划短期经济政策的基础。这些政策理论主要体现在《经济政策论》、《经济政策的集中和分散》和《经济政策:原理和设计》三本书中。丁伯根的学术活动的第三个阶段是50年代以后。1955年,他从荷兰中央计划局退休后,仍在许多国际组织中任职或担任一些国家政府的顾问,因而能连续多年全力投身于长期发展计划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丁伯根关于发展计划的理论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发展计划》一书中,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发展计划的一般经验总结。书中首先阐述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年度(短期)计划的相互关系,其次是计划的准备工作,再次是编制计划步骤。丁伯根在这一时期的另一贡献是关于国际经济理论。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一书中系统地阐述独立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实质,指出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主要包括产品转移和生产要素的转移两大类。总之,丁伯根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是创建或参与创建了现代动态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经验宏观经济学、发展计划的理论以及国际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政策和理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6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