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农产品流通效率与提升策略

积极“拥抱”新技术 加速数字化转型

农产品流通效率与提升策略

“数字化发展应该说可能是未来5到10年全球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指出,数字化的推进,对传统的农产品市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的动力,从全部商品的覆盖、线上线下的互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互动等方面都在加快推进。而且,农产品的流通,随着数字化的推进,正在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金技术数据密集型产业。

未来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将借助数字化形成资本、数据、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高效聚集。王微表示,过去,农贸市场是“散”、“小”的,经济能力很弱,但是如今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服务创新和营销方式的创新,农贸市场的经营者可以加入到社区团购、外卖系统中,实现线上和线下的结合,虽然对传统的农贸市场有很大的冲击,但是带来了新的投资、新的机遇。

数字化是企业发展的必选项,企业应当加快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认为,农产品从产地到批发市场的集散功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但是,从批发市场销往消费终端的物流,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城市配送、便民服务、社区电商、网络店铺、抖音、快手等直播带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开拓了市场新增量。

流通体系迎来重大变化 供应链建设进一步强化

王微强调,“十四五”期间,我国商品流通体系将出现一些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物流方面,国家正在加快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这会推动整个农产品流通的格局变化。未来,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设施会进一步的网络、立体化,形成新的通道,形成高效率流通的枢纽,农产品市场体系可以借此提升效率和发展水平。

“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信息割裂、资源分散、链条冗长、服务匮乏,亟需通过数字化新流通连接节点,赋能产业主体、提升行业效率、重构链路价值。” 中国地利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秦湘指出,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生产端标准化程度低,缺乏准确的需求信息,呈现“小、散”的特点;流通端流通链条长,损耗多,流通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大。

秦湘认为,农产品流通综合服务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是现代农产品物流园的发展趋势。农批市场应当继续以科技和服务为驱动,充分发挥衔接上下游的渠道优势,为上下游企业、个体农民、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提供涵盖产销信息对接、交易撮合、物流供应链、农产品溯源、金融保险等在内的一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7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