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的第五章

农产品包装和标识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的第五章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采用科学包装方法和先进标识技术,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进行全程监控。

第三十二条 农产品包装应当符合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及保障安全的要求,便于拆卸和搬运,防止污染、变质。

包装材料和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物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规范。

第三十三条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其销售的下列产品进行包装:

(一)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但鲜活水产品、畜禽产品除外;

(二)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产品;

(三)已经取得注册商标的农产品;

(四)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需要包装的农产品。

前款规定的农产品,其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当在包装物上标注或者附加标识,标明农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净重以及生产者或者经营者名称、地址、****等内容。

第三十四条 对依法不需要包装的农产品,鼓励其生产者和经营者采取附加标签、标识牌、标识带、说明书等形式,标明农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生产者或者经营者名称、地址、****等内容。

第三十五条 农产品有分级标准或者使用添加剂的,应当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者添加剂名称。

经电离辐射线或者电离能量处理过的农产品以及属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农产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标识。

第三十六条 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或者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应当在包装物上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构。

禁止伪造、冒用或者超期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质量标志。禁止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第三十七条 农产品标识应当使用规范的简体中文。

农产品标识所标注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晰,易于消费者辨认、识读,方便查验和追溯。

第三十八条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其销售的农产品的包装质量和标识内容负责。?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始建于1959年3月,是从事小麦、大豆、甘薯、谷子、杂粮等作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产后加工、生物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全国农业百强研究所、山东省一类科研院所、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科研单位,山东省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山东作物学会挂靠单位。

机构设置:下设小麦育种、小麦栽培、甘薯、大豆、谷子杂粮等五个研究室,行政办公室、科研产业办公室和试验场等三个管理和服务部门,并控股成立山东鲁研农业良种和山东金禾农业科技两个有限公司。是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济南)分中心挂靠单位。

人员团队:现有在职职工123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9人,博士21人,硕士21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省政府参事等20余人次。“小麦遗传育种与栽培”学科是山东省的优势和重点学科,设有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2007年获亚太地区杰出农业科技奖,2008年被评为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荣立集体一等功。

科研条件:建有品质分析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作物生态生理实验室和植物新品种测试实验室等高标准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方米,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120余台(套),价值1500余万元;建有育种挂藏室、网室、加代温室、晒场、种子库、作物种质资源库等,总面积约13000平方米,保存小麦、甘薯、大豆、谷子、高粱等作物种质资源8000余份;育种试验田300亩,土地平整,水利设施完备,配备了国际先进的小区条播机、点播机、联合收割机等10余台(套),价值500多万元。

平台建设:

国家发改委: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

农业部:国家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黄淮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黄淮海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

国家黄淮海转基因小麦中试与产业化基地济南试验站

国家黄淮海转基因大豆中试与产业化基地济南转基因大豆生态育种与中试试验站

国家转基因小麦环境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中心济南转基因小麦环境监测试验站

小麦原原种繁育基地

甘薯原原种扩繁基地

山东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

山东省中法转基因小麦合作研究中心

山东省中-CIMMTY保护性耕作及高效节水合作研究中心

承担课题: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科技支撑计划、成果转化资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转基因专项、948、省良种工程等科研及条件建设项目6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在农业部启动建设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我所争取到小麦育种、小麦栽培、甘薯栽培、甘薯育种、谷子栽培5个专家岗位和大豆、高粱2个综合试验站。在山东省启动的农业产业体系中,我所为小麦产业体系的首席专家单位。

科研成果:“十五”以来,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励2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育成审(认/鉴)定小麦、大豆、甘薯、谷子等作物品种37个,其中16个品种通过国家审(鉴)定,9个作物品种获植物新品种权;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高产优质面包小麦济南17、高产优质面条小麦济麦19、高产优质面包面条兼用型小麦济麦20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示范推广:近年来先后在莱州、广饶、鄄城、邹城、嘉祥、平阴等地建立了优质小麦、小麦垄作技术、优质高产大豆和甘薯示范基地,在全省建立了40余处科技示范点。“十一五”以来,先后举办现场观摩会20余次,科技下乡服务活动200余人次、培训班120余期,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3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余万份,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推广到千家万户,为全省粮食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被省农业厅评为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抗旱保春管活动先进集体。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将按照“强化优势学科,提升特色学科,发展新兴学科”的发展思路,增强创新意识,弘扬团队精神,营造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良好学术氛围,建设和谐、创新型研究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把作物所建设成为山东省重要的农作物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成果和人才培育基地、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基地而不懈努力!

所长、副书记:张正

副所长(正处级):黄承彦

副书记、副所长:王维星

副所长:李青 宋华东

地址: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邮编:250100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7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