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三个不平衡三个不充分
首先是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东中西部农业基础、农村面貌、农民收入的差距,不言而喻。可以说,整个东中西部的差距,主要是农村的差距,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基本在中西部的偏远农村地区。
其次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尽管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城乡差距有所缩减,但“救护车一响,半头猪白养”“一人上大学,全家拉饥荒”的状况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远没有消弭。
再者是“三农”内部发展不平衡。生产生活生态,“硬件”上得比较快,现代农业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但“软件”改观比较慢,基层组织力量不强,乡村治理滞后,农村自治、法治、德治结合不够紧密,发展欠缺。优秀传统文化水土流失,新的先进文化耕种不足,不良文化乘虚而入,因此,树立文明乡风。
“三农”发展同时暴露出一些“不充分”问题。这是因为,“三农”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而且在新时代,其变化还会不断加深。老观念、老思路、老办法不灵了,必须换脑子、换频道,适应新形势,开辟新局面。
比如说,一杯奶的问题。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尽管国内奶企知耻后勇,奶制品质量普遍提高,但仍然有许多爸爸妈妈给孩子买进口奶粉。还有“一根黄瓜”“一棵蔬菜”问题,家庭主妇总是交流怎样去除农药残留、怎样吃着放心。这些固然有民众认识上的偏见,但的确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要求高了,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压力很大,空间也很大。
再比如,上学问题。随着农村撤点并校,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路,一些家长干脆到乡镇、到县城打工陪读。还有就医问题、卫生问题,等等。农民兄弟也希望水龙头一开就能冲澡冲厕,过上干净舒适的生活。他们欢迎高铁、高速公路下乡,反对垃圾围村、污染转移。尽管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但农村民生保障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缺课太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补上的。
还比如,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利益纠纷大大增多,官司怎么打、律师怎么请?随着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人口空心化、治理空心化问题凸显,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问题怎么解决?当前迫切需要提供针对农村特点的法律服务切需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人才。这都是需要充分发展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73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