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关于农业技术推广论文2000字(2)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2000字篇2

关于农业技术推广论文2000字(2)

浅谈影响生态农业推广的因素

摘要: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是农业大国,如何更好推广生态农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河南焦作市的一个村庄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生态农业基建支出和人力资本是影响该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建议

一、引言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 经验 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马世骏院士为代表的学者就指出,要以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观点来指导农业的研究与实践。1981年,马世骏先生在农业生态工程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工程建设原理。1982年,叶谦吉教授在银川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一文,正式提出了中国的?生态农业?这一术语。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决定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方向。

我国的农业具有发展分散,农业结构单一,粗放式经营的特点,这就要求按照生态农业的理念和规律,因地制宜的建设高产、优质、低耗、可持续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经过30年的发展,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从无到有, 从小范围试验到大面积实施, 全国各地区的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县蓬勃发展起来。目前, 已初步形成了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其中的很多问题,许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陈学军(2010)在对?生态农业的金融支持?的讨论中得出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创新金融产品;建立补偿风险机制以及信用担保体系加大资金;张燕(2011)在?生态农业的技术推广?中得出要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在生态农业的制度的研究提出了:加快管理制度,科技创新及推广制度,法律制度等的建设;王坚(2007)在中国产业化研究中提出建设农业生态基地;积极推广农产品认证制度;开发生态农业产业链等;王利群(2011)通过规范分析得出要对农民进行学历教育,专业技能,网络信息化, 政策法规 等方面进行培训;在区域化研究领域,有刘亚菲(2006)对江西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和模式的分析,指出其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和 措施 ;王金爽等对盘锦市的生态农业发展综述。

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分析过于笼统,大部分在于理论叙述,很少有数据分析和计量;2、研究缺乏持续性,导致很多对策没有时效性,依旧是几大方向;3、生态农业有很强的区域性,目前对生态农业的研究大多还在全国层面,对区域的研究也不太深入,没有可实施性。

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选择河南焦作市山阳区百间房乡上马村这一区域进行调查,把影响该区域生态农业推广的因素量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给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的结构:第一部分主要是模型的建立,包括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初始模型假定,模型检验,模型修正和模型分析;第二部分给出主要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深入。

二、模型的建立

(一)指标选定及数据说明

本文所选的1990?2006年数据是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和《河南统计年鉴2008》,以及实际搜集到的资料统计、计算、分析而得。现对相关变量给予说明。

1、生态农业实际产值Yi

已知该地区第i年农业产值占河南农业产值的比重Wi1,调查到的该地区农业中相应年份农、林、牧、渔等生态农业比重Wi2,河南农业产值ni,以1990年的农村消费物价指数为100,算得各年相应的消费物价指数ci,由以下公式算得第i年的生态农业实际产值Yi

Yi = niWi1Wi2/ci(i = 1990,1991...2006)

2、生态农业基本建设支出X1i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即政府财政直接用于发展农业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各种固定资产投资,是发展农业的物质载体和基本要素。该地区的X1i由下列方式给出:

X1i = XWi3Wi4/ci

其中X是河南投到农业基本建设的资金的序列,Wi3是投到该地区的比重,Wi4是投到生态农业的比重,ci同上。

3、人力资本水平2i

由于人力资本存量数据的不易获得性,我们以比例的形式给出。首先使用教育年限法,以该地区历年从事农业人员数和其受教育状况计算人力资本存量,根据该地区人口资料有关受教育的分类,将教育层次分级,以各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权数基值并作适当调整得存量H:

H1 = ?HEimi H2 = ?HAimi

其中,HEi为第i学历层次的从事生态农业的人数,HAi为第i层从事农业人员总数,mi为第i学历水平的受教育年限,将文盲半文盲m1定为0.5年,小学m2为6年,初中m3为9年,高中m4为12年,大学及以上m5为16年 , X2i = H1/H2。

4、生态农业科技投入X3i

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是指用于农业科技引进、研究和推广的支出。同样的,X3是投入河南省的科技资金序列,Wi5是投入到该地区的科技资金比重,Wi6是生态农业所占比重,X3i=X3Wi5Wi6/c

5、生态农业环境投入X4i

环境投入是指用来进行环境改善,环境保护,抵制自然灾害等支出,这些数据由调查直接可得,平减过消费指数即得。

6、其他生态农业支出X5i

其他生态农业支出包括除以上其他以外的所有用于跟生态农业有关的支出,主要包括对生态产出的检测标准的完善投入,产出和市场的对接服务支出,以及相应的政府管理体系的投入。此项主要用剩余法算得,同时随物价做相应调整。

(二)初始模型假定

Y = C0 + C1X1 + C2X2 + C3X3 + C4X4 + C5X5 + e 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初始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下图:

该模型R2=0.9742,2=0.9625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83.147,明显显著,但 X1、X3的系数为负,与预期相反,且系数的t检验不显著,这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三)模型检验:

算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得下列矩阵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四)模型修正

1、现采用以下 方法 进行模型优化,筛选最佳模型(表中列出了所有回归模型,其中一元回归模型只取了Y关于X2的模型,括号内为t值):

根据以下标准:

I 系数符合经济意义,不能为负

II 所有解释变量全部显著

III 可决系数要高,此模型中要大于0.93

筛选得模型2,3,7,9符合。

2、对2,3,7,9模进行自相关性检验(DW检验)

DW3=0.809 < DL=1.015

DW9=0.89 < DL

以上两个模型明显存在正相关,排除。

剩下的2,7模型的自相关性均无法判断,DW介于DU和DL之间。

3、对2,7进行异方差检验(White检验)

结果如下:

模型2

R2 = 0.256431,P = 0.597552

模型7

R2 = 0.402251,P = 0.271913

可以看出两个模型均不存在异方差,但考虑到P值越小越好,综合分析,认为模型2更优。

4、最优模型

Y = -2.544551 + 23.38843X1 + 39.75376X2

t值 (8.322649) (8.802230)

R2 = 0.97,2 = 0.967

5、模型分析:

模拟程度分析:由模拟结果可知,最终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满意,拟合度较高,说明最终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经济意义分析:

从预测结果看,基本建设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生态农业产值增加23.39单位,人力资本水平每增加1,产值增加39.75,显然,基建和人力资本对产值有重要的影响。

三、引申

从统计数据的过程来看,现在还很少有具体的关于生态农业直接的数据,这也增加了数据获得的困难,好在该调查地区较小,人口相对较少,作者对此地区又非常熟悉,所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从Y值来看,生态农业产值逐年增加,比率不断上升,说明生态农业正逐步推广,但从相对值上看,生态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地区的模拟回归方程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还不够,规模不够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不足,所占比率不高,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还有待进一步体现。同时,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的推广,学习渠道和培训机会的稀缺更使得推广难上加难。

虽然模型方程中未体现其他三种因素,但并不代表其次要性。从以下图示可看出

生态科技投入正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只是该地区每年的投入资金相对较少,但可喜的是,每年的增长率正不断上升,可预见以后的10到20年定能成为主要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力量。由于生态农业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在此地区是根本因素的,不一定是其他地区的根本因素。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况,以上两点是关键,但随着生态农业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其他因素就很可能成为关键,所以更需要那些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的人能够实证分析,给予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这也是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希望激发更多对生态农业的量化研究,创新出更优的计量模型。

在生态农业的推广中,建立一个良好的的融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从主体上看政府作为基本建设支出的主体,加大农民真正所需的基本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一系列的监督机制,确保资本的有效率,但政府每年的财政支出是有限的,所要投入的领域又是相对无限的。我们不能依靠政府来解决所有的事;所以可以借助市场经济的强大力量让企业进入生态农业领域,这就需要政策上的倾斜,真正形成农业产业化,打造农产品的知名品牌,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生态产品的监测标准,定期通过媒体发布检测排名;另一方面作为生态农业的主体农民,可以通过生态农业贷款优惠以及自有资金的 保险 制度来扩大融资渠道;最后要建立健全有关融资的法律法规,减少融资漏洞。

对于农村的人力资本问题,一方面可以对农民再教育,但很显然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农村情况,识字率,时间精力以及兴趣,都导致农民进行传统学习的机会成本过高;因此需要创新农民的教育模式,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但培训方式还有待斟酌。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和笔者的生活经历,典型的示范效应在农村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增加农村现存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大学生回到家乡发展,为农村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还可以通过大学教育的侧重,用巧妙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齐英.安阳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生态农业,2004

[2]王利群.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素质,构建新农村人才支撑[J].农业与科技,2011.6

[3]陈学军,周华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研究[J].广西教育,2010.6

[4]张燕.对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1.2

[5]张燕.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制度路径[J].晋阳学刊,2010.6

[6]王坚,陈润洋.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与城乡可持续发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5

[7]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0.6

[8]李金才,张士功,邱建军,任天志.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06.12

[9]徐岩.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3

[10]刘亚菲.江西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1

[11]王金爽,杨玉明,赵丽丽.盘锦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农业经济

[12]唐芳.河南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13]漆雁斌,陈卫洪.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农村经济,2010年第2期

猜你喜欢:

1. 浅谈农业推广毕业论文范文

2. 农业技术推广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3. 农业技术农业推广研究论文

4. 农业推广论文范文

5.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毕业论文

浅议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论文 当前农业发展形势

分析农产品企业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论文

 前言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市场上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社会对农产品的安全、质量等也变得更加重视和关心。以青年蛋鸡养殖为例,当前亟需将青年蛋鸡的养殖过程规范化,统一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生产。农产品的企业标准化生产和销售可以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而且便于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满足市场需求、践行市场标准、促进农业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1农产品企业标准化概述

 1.1什么是农产品企业标准化建设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工业生产都是规模化生产,从原料采购、产品生产到产品流入市场和销售都有着专业而标准化的程序。但是长久以来,农产品的生产尤其是养殖业中,农村散户自家的养殖依然占有着很大的一部分,这样不便于进行统一的管理,因而也就无法保证市场上农产品的质量。这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因而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成为了整个社会都无比关注的问题。以养殖为例,为了保证养殖出来的禽、畜类产品的质量,需要从引种就严格把关,进行科学统一的管理,引种、生产再到销售等环节都要按照程序化来进行,这就是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而进行标准化生产的企业,就承担起了生产优质农产品的重要责任,需要加大投入,加强农产品企业的标准化建设,以企业标准化的管理和经营带动当地农业先前发展。

 1.2农产品企业标准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2.1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农产品企业在建立起标准化生产体系后,就可以像工业生产一样达到规模效应,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标准化而统一的管理,可以在各项材料采购成本上进行预算,最大化降低成本,在生产过程及疾病防控上也可以做的更到位,科学生产可以减少疾病等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损失,另外在市场销售上也更容易获得销售渠道,做到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减少压仓带来的损失。因为农产品更多的是季节性的产品,因此更需要建立起一个标准化的体系来进行统一生产和管理,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2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力

 实施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就可以把占有的零散市场集中起来,通过加强管理和科学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企业,也能更多地和单个农户打交道,树立起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获得更加稳定的供销渠道,扩大市场上的影响力。这些都是没有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企业很难拥有的。

 2农产品企业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

 2.1农产品企业标准化工作中的问题

 2.1.1标准化组织机构并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产品企业标准化生产组织机构在数量上还有所不足,市场上还有很大部分是散户个体所生产的农产品,而养殖业的粗放经营还很多,使得市场上的养殖产品质量很难保证。频发的禽流感就和养殖标准化管理的不足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农产品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上,我国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而对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建立起更多的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企业则是当前的首要目标。

 2.1.2农产品生产管理标准比国际标准低

 在农产品标准化工作中,所采用更多生产管理标准普遍比国际标准要低,一方面我国农产品企业标准化的不成熟是重要原因,而另外一方面在生产管理上的不完善则是更重要的因素。比如某些水稻品种由我国自主研制,但是在生产上并没有指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有的企业采用废弃或者自己建立的标准,这样在市场上就会出现标准的混乱,不能有效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起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作用。

 2.1.3质量监控不够到位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当前食品市场上的重要问题,&ldquo;瘦肉精&rdquo;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使得社会对国内食品质量管理的关注和反映空前激烈。究其原因,还是和质量监控不够到位有关系,这在农产品标准化工作中也有存在。在农产品企业标准化工作中,由于技术不合格、管理有问题等原因,使得流入市场的农产品存在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细察这些生产企业,在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监控都有漏洞存在,因而也就无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2农产品企业标准化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2.2.1加强对农产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

 任何产品的质量都是占领市场的首要标准,农产品企业标准化就是提高市场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农产品企业需要对标准化工作引起更大的'重视,积极争取成为标准化示范区。如今国内农产品企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一直在进行,这就需要农产品企业积极相应和配合。以养殖标准化为例,养殖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养殖标准体系,明确生产标准,杜绝无标准生产的现象,把科学、安全地养殖农产品放在工作首要位置上。只有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所有环节纳入到标准化管理中来,才会把农产品的粗放生产逐渐转化成集约化的生产和经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2.2加强对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研究

 农产品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相关技术的支持,当前我国在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研究还不足,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标准化战略体系。我国需要根据自身国情的需要,研究适合国内发展的农产品标准化技术。在标准化管理上,也要开发出一套全面的管理体系,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农产品生产的管理质量。只有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才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达到农产品的市场要求标准。

 2.2.3采用国际上的先进标准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的农产品在全球市场上面临了更激烈的竞争,要想提高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必须要用国际标准来规范生产。同时我国又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不能只跟着采用别国制定的标准,要结合国际市场和国内实际情况来制定出最适合的标准。我国在农产品标准化上的研究成果其实并不少,但是只有将成果转化成标准,才能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起到指导作用,才能使国内标准变的更加先进,发挥出农产品标准化的作用。

 2.2.4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农产品标准化离开了监督管理就很容易产生质量上的问题,市场上饱受指责的&ldquo;瘦肉精&rdquo;等食品安全问题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监管不到位。将1509000, 15014000, MGP, SOP, AHCP等准则标准践行到质量监督管理中,对农产品进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无公害认证,这些只会让消费者买得更加放心,从而拓展农产品的市场。客观来说,如果没有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作为保证,农产品企业标准化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能发挥出标准化的真正作用,依然不会获得一个大份额及高支持率的市场。

 3青年蛋鸡养殖标准化的创建

 了解了农产品企业标准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下面以陕西盛发现代农业公司的青年蛋鸡养殖标准化为例,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创建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成立于2013年四月的陕西盛发现代农业公司是一家主经营家禽的饲养,种植及农产品销售的现代农产品公司,在家禽养殖上有着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是陕西省青年蛋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承担单位,为陕西省农业标准化的推广贡献力量。

 3.1青年蛋鸡标准化养殖中鸡舍的建造

 在青年蛋鸡标准化养殖中,鸡舍的建造是一大重点。由于标准化养殖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所以在青年蛋鸡养殖中需要转变观念,首先是对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之后才能进行养殖和管理。具体来说,鸡舍养殖上要在下面这些方面进行重视。

 3.1.1鸡舍的设计

 在鸡舍的选址上,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满足畜牧工程在技术上的标准;其次由于养殖规模很大,环境上的微小改变可能就会在鸡群中被放大,所以鸡舍的设计需要便于对环境进行控制,具有足够的采光性能,设置一定数量的通风口,并且有利于在鸡舍内进行日常的消毒和清洗工作;另外由于陕西地区处在北方,因此在冬季要能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鸡舍总体设计理念必须符合青年蛋鸡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的要求,并且便于对鸡舍进行日常的管理。

 3.1.2鸡舍的管理

 鸡舍的管理主要分为鸡群密度管理、光照管理、通风管理及防疫管理等。青年蛋鸡的管理要按照国内和国际上先进标准来进行。很多人认为青年蛋鸡还处在雏鸡阶段不能产蛋,就不用考虑产蛋率和产蛋质量的要求,因此在饲养上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喂食便宜资料,鸡舍管理也不用太严格,这是十分错误的观点。青年蛋鸡虽然和蛋鸡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处在雏鸡阶段不会下蛋,但是实际上青年蛋鸡的营养依然十分重要。例如鸡舍的笼子不能有坡度,这样青年蛋鸡在上笼和休息时在坡度上易产生疲劳,不利于骨骼的发育,因而对于青年鸡的管理来说,上笼时间也可以适当晚一些,让青年鸡有足够的活动时间,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3.2青年蛋鸡养殖防疫安全体系的建设

 青年蛋鸡的标准化养殖工作中,安全防疫工作必不可少,其中主要的工作包括下面这些方面。

 3.2.1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

 为了保障青年蛋鸡的生长健康及出笼质量,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必不可少,根据鸡舍的条件、各传染病的规律等因素来全面指定,在防疫工作中对疫苗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疫苗发挥出防疫作用。另外消毒工作也要定期进行,由于青年蛋鸡还没有成熟,消毒频率要相对高一点,做到每周至少一大消毒、每日一次小范围消毒,在春夏等疾病多发季节更要重视。

 3.2.2注重鸡舍的清洁卫生

 鸡舍的清洁工作包括定期卫生打扫,以及通风通光的管理等,在空舍的时候,进行全面的打扫、清洗、消毒、干燥等程序,在鸡群入住之后控制好环境通风通光。对于鸡舍产生的废弃物分类进行处理,比如鸡粪的处理可以和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商或者个体农户合作,投入到农作物的种植中,实现生态化的生产。

 3.2.3设置安全隔离区

 在青年蛋鸡标准化养殖中,为了保障鸡群整体的安全,需要设置一定的隔离区,严格杜绝和其他禽畜共同混养,建造的鸡舍要防止鼠、鸟等野生动物的进入,定期灭虫杀毒,对于出现病况的青年鸡要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的扩散。安全隔离区是鸡群健康安全的一大屏障,需要在鸡舍建设中就重点考虑。

 4总结

 农产品企业标准化工作对于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农产品企业要积极建设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自身效益水平的同时,作为示范区龙头企业,也有力带动和促进了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为国家农业标准化做出贡献。

;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市场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议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论文篇一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市场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农产品质量跟不上、收成少,农业投入不足,农村经济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的产业化进程,给农村经济注入活力,从而增加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进而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1 农村经济的定义

 农村经济是指经济活动或者经济关系发生地在农村,或者与农业生产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的经济集群,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20年来,农村建制镇的数量扩大了近8倍,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发展比较缓慢,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农产品质量跟不上

 随着我国与世界接轨,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也在加快步伐快速发展。但我国农村农产品的供给方面出现了地区性、结构性、季节性的过剩,也就是供过于求。我国农产品产量提高很多,但是由于农村的生产技术和技术设施落后,导致农产品质量跟不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更看重质量,农产品质量不过关,使得农产品货物囤积,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二)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长期不足

 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与农村方面的投资力度离不开关系,一方面是受到资金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缺乏对农业投资的吸引力。农村生活的压力没有那么大,农村的竞争力度也很弱,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导致农民对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来改善生活的动力相对缺乏,对农业生产缺乏积极性。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我国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落后,农业的经济结构生产不合理,缺乏有特色的主产品,农产品基本都是自产自销,小农思想,很难发展农村特色,在向外拓展农产品市场存在很多阻碍。

 3 对于改善农村经济的建议

 为了使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各地的政府扶持农业,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来改善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

 我国的农产品在质量方面需要很大的提升,用落后的方法显然没有明显进步,因此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技术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于质量的要求,另外制定农产品供给方面的战略,尽量做到供小于求或供等于求,看清市场,使得农产品畅销无阻,不浪费农产品。

 (二)改善农村思想

 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首先要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改善农民的思想,提高农民的科技思想,政府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积极投入生产的队伍中去,集体建设好的农村思想。要加大培训力度,可以通过开展科技培训,不断学习科学技术,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科技水平,为建设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以及科技意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快速有效,每一家都为新生活而努力,推进新农村的建设,进而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

 (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要时刻注意市场动态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农产品供给战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得农产品生产多元化,充分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优化资源,为农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利润。

 (四)对农村发展制定优惠政策

 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减轻农民的压力,现在物价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也在急速上涨,农村生产农产品,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应根据农村的发展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减轻农民的负担,这也有利于农村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投入力度,改善以前投入不足的问题,为农民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打下基础,为建设新农村而共同努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得农村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需求,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逐步接近市场化,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也逐渐转变为商业经济,农村产品也逐步走向多元化。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有极大的比率,加快农村经济的步伐,可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巩固农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投入力度,改变农村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状况,积极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推动农村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机械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令辉,阿茹娜.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应用与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6(7).

 [2]孙良媛.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挑战、机遇与出路――?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2(5):48-51.

 [3]林毅夫.农业产业化与?山东经验?[J].城乡桥,2007(9).

 [4]李婷.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01:65-6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议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论文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7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