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流程及管理方法
1、玉米的播种期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春播玉米在7.6cm上层内稳定在15℃为最佳播种期。华北地区夏播玉米在小麦或豌豆收获后及时播种。播种深度,依土壤墒情为2.5--10cm,以5一6cm最适宜。每亩播种量3一4kg,每亩4000一6000株。 饲用玉米的种植方式。单播,从种植到收获便于机械操作。
2、和大豆、袜食豆、豌豆、毛叶苕子间作,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蛋白质产量。管理:玉米植株高大,籽粒和茎叶产量高,要求管理精细。施肥、灌水、化学锄草及防治病虫害等是玉米高产栽培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措施。要获得高产优质的玉米,播前每亩施 2000—3000kg优质厩肥作为基肥。播种时施4—5kg/亩硫酸按,15—20kg/亩过磷酸钙, 2一3kg/亩氯化树作种肥在拔节、孕穗、抽雄、开花灌浆期追施氮肥。
3、全生育期施氮素10一20kg/亩。N:P:K为1:0.5一0.8:0.8。玉米喜半干旱气候,但对水分十分敏感。开花期一株玉米每天耗水约2kg,每亩每天耗水3—4m3 ,全生育期耗水 250—350m3 。不同生育用玉米对水分的需要不同。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10天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这个时期要进行灌溉。
4、玉米一生中一般要浇水3—4次,依不同地区,具体情况而异。灌水方法,我国目前多为沟灌、畦灌,最近发展利用喷灌、滴灌,后两种方法,既节约用水,又灌溉均匀。玉米不耐 涝,在地下水位高及南方雨量大的地区,要注意排水或采取垄作、合田的栽培方式防止涝害。
5、玉米经常发生叶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黑条矮缩病、青枯病等病害及粘虫、玉米螟、蝼蛄、地老虎、蛴螬等虫害。应注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及药剂防治等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
玉米在各个生育时期的耗水量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要保证其有充足的水分,开花期是玉米对温度要求最高的时期,气温大概在25-38度,另外,玉米是短日照作物,要求整个发育期都有强烈的阳光照射。
玉米在各个生育时期的耗水量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要保证其有充足的水分,开花期是玉米对温度要求最高的时期,气温大概在25-38度,另外,玉米是短日照作物,要求整个发育期都有强烈的阳光照射。
玉米种植条件
1.适宜的温度条件
玉米的原产地在南美洲热带高山地区,因此玉米是一种喜欢温暖气候的作物,在温暖的条件下,玉米会生长的很快,所以10度以上是玉米生长的最佳温度。
2.充足的养分:
玉米的生长期很短,所以要为其提供更多的养料,来提高它的产量,在幼苗期的时候,玉米的生长量比较小,养分的吸收也就相对较少,但是之后,随着它生长的力度在不断地增加,就需要更多的养分来促进其生长。
3.充足的光照条件:
光照是玉米生长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对于夏天来说,秋天种玉米虽然日照时间比较短,但是温度比较高,这样的生长环境就加速了玉米的发育。
玉米怎么栽培
1.种子整地:
挑选饱满、大小均匀、表面有光泽、纯度高的包衣种子,因为高质量的种子是保证全苗的基础,除此之外,还要在播种前进行翻耕,确保土壤的养分分布均匀而且透气透水。
2.播种方法:
播种时要注意播种深度和播种密度,正常情况下播种深度为3-5cm,若田间干旱可以适当增加播种深度为5-7cm,播种密度则应该比普通种植应增加10-15%的种植株数。
玉米管理技术
1.浇水管理:
在玉米的播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开花灌浆期等时期,如果土壤过于干旱,容易影响玉米生长,因此要及时浇水,另外夏季多雨,要做好田间排水管理。
2.施肥管理:
适当增加施肥量,是保证高产的基础,所以种植玉米时,底肥要充足,可以适量追施拔节肥、大喇叭口期肥等,追肥时一定要沟施,施后再覆土,严禁地表撒施。
3.除草管理:
玉米在长出3-5片叶子的时候,耐药性好,抗性高,而且杂草比较少,总体来说比较容易防治,所以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喷洒除草剂。
4.病虫害防治:
玉米的病虫害预防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一般对于常见害虫,可以选择甲维盐、吡虫啉、阿维菌素以及一些菊酯类的杀虫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7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