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河北一大叔义务为村里种出百米花廊,村民是如何评价这位大叔的?

?很多人都喜欢养花,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在自己家里面养。但是,在河北,有一位大叔却义务为村子里种出了百米花廊,那么,村民们是如何评价这位大叔的呢?

河北一大叔义务为村里种出百米花廊,村民是如何评价这位大叔的?

一、这位大叔为什么要给村子里种出百米花廊呢?

? 据了解,这位生活在河北的大叔自己特别喜欢养一些花花草草,为了让村子看上去更加好看,他自己掏钱买花种,买花盆,买肥料,将培养好的花摆放在村子里的街道两旁。就这样,经过这位大叔的精心培养,竟然给村子里中出了一道百米花廊。到鲜花盛开的季节,这条街看上去格外美丽。

二、村子里的村民又是如何评价这位大叔的呢?

?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村子干净整洁,绿化的也非常好。但是大多数村子的街道都显得光秃秃的。当然在这位大叔所在的村子里,大多数村民都非常喜欢这些花,在这些花的点缀下,这条街道显得更加有生机,这些花盛开的时候,不仅看上去特别鲜艳,而且香气扑鼻,村民们对这位大叔的付出也非常感谢。希望这位大叔能够继续呵护这些漂亮的花。

三、居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去维护和建设。

?在城市里面有专门的工人负责城市的绿化,但是在农村却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村民们自己家建设和维护周边的生活环境,这位大叔就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他用自己的金钱和时间给自己的村子打造了一条百米花廊,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意识,哪怕只是付出一点点,那么,整个村子将会变得更加的美丽,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也会更加舒心。

打开“三农”工作新局面

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始终把做好“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自觉在全省大局中考量谋划、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以赴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农业更强——

预计全年农业产业群链综合产值达840亿元

作为宿迁与京东集团在乡村振兴领域全面深化合作的最新成果,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创新构建“国有企业+行业龙头+头部电商”合作模式,可年产绿色果蔬5000余吨、繁育种苗超过500万株,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打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产业发展有示范、技术服务有支撑、产销对接无障碍。

农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和命脉。我市始终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工业化思维、项目化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动我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记者了解到,以“三群四链”为主攻方向,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持之以恒扩规模、提质态、创品牌、增效益,预计全年农业产业群链综合产值达840亿元、增长10%,花木种植面积、河蟹养殖面积、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规模进入全国前三。

为充分发挥农业项目的引领、支撑作用,我市按照集聚增效、加工增值的导向,全面加强农业重大项目引建,在北京等地举办农业专题招商活动20场,签约农业招商项目192个,计划投资252.3亿元。

此外,立足“三群四链”建设的主战场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定位,加快推动园区扩面提质,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以上园区县(区)全覆盖,2个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入选省级示范园建设名单,此外还新建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51个。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各级园区辐射带动面积超过150万亩,吸引110多家龙头企业、1500余家家庭农场、1300多家合作组织入园发展,有效促进主导产业集约集聚发展。

积极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实施“农业+品牌”行动,联合构建“1+N”线上线下营销模式,打造“宿有千香”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霸王蟹”核心单品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实施“农业+电商”行动,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增长10.4%;实施“农业+旅游”行动,累计创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主题创意农园39个、康美基地7个。

农村更美——

全市建成美丽宜居乡村528个

“这里既是家,也好似诗文里的‘世外桃源’。”经过农房改善、公共空间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宿城区王官集镇唐圩社区生产、生活、生态质量持续改善,呈现出碧水古亭映成趣、绿树鸟鸣生欢喜、游客村民乐融融的景象,这让返乡创业的张春林每天都乐呵呵的。

推进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突出农房改善龙头引领,在超额完成省定三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房改善三年行动,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硬件软件一起做,统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努力让广大农村居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去年以来,市始终围绕产业链布局农房改善项目、围绕农房改善项目打造产业链,并持续加大项目集成力度,由点及面全域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市新改善农户住房条件2.3万户,宿豫区仰化镇涧河新型农村社区农房改善省级示范项目实景照片入选全国“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为全国村镇建设条线唯一代表。

深化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是市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抓手之一。在探索出一条具有宿迁特色的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之路的基础上,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的重要实践,运用系统化思维加强政策集成,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统筹治理、镇区园区社区“三区”协同治理,全力打造产业有高度、环境有“靓”度、生活有温度的共富乡村。

与此同时,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县乡村”三级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回收体系基本建立,“爱护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常态开展“五美庭院”创建,加快实现“村村干净”向“家家干净”转变。

切实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坚持“人、城、产”融合发展思路,深入开展小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180个年度项目,服务一方的区域中心、衔接城乡的重要纽带作用更加彰显。

这一系列举措推动农村“路水林田产景”一体改善,我市已经建成美丽宜居乡村528个,今年就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2个。

农民更富——

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万元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之后,继续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以推动乡村振兴为统揽,统筹推进强村富民,千方百计拓宽农民致富渠道,鼓起农民群众“钱袋子”。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常态化开展“五看一查一帮助”活动,持续加大“大救助”监测帮扶力度,建立重大项目20%优先落户薄弱片区刚性制度,出台三大片区整体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共编排实施项目148个。

此外,扎实推进新一轮村居集体经济振兴计划,实施资产倍增工程、能力提升工程、管理提优工程、暖心富民工程,并“一村一策”攻坚集体经营性资产空白村,188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65万元、增长10.5%。

为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我市还推动实施农民充分就业、创业创新、素能提升三大行动,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共享产业发展成果,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万元、增长7.5%。

更关键的是,将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列为“十四五”重大发展战略,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治理、连片开发,推动国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等7项省级以上试点和深化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机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六大机制”在廊道落地转化,实施的277个项目完成投资375.4亿元。

正在试运营的皂河龙运城已经成为独具宿迁特色的黄河故道文化标识。“这个项目以生态为基础,文旅为引擎,生活为本质,形成沉浸体验、演艺路秀、文博互动、餐饮商业、观光旅游、酒店度假为一体的统合共生的皂河发展模式,不仅展现全时段运河文化,还带动皂河旅游蓬勃发展,进而促进增收富民。”市湖滨新区皂河镇党委书记张先军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正按照“强基固本保发展、深化融合促振兴”的工作思路,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全力筑牢“三农”发展基本盘,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78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