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基本农田新规最新政策
基本农田新规是:禁止在在农田上从事非农业项目、基本农田严禁种树或者搞绿化景观、毗邻公路的基本农田两项放宽标准、严禁破坏基本农田土层,倒卖土方、造鱼塘等等、基本农田上禁止搞果园,种植经济类作物、针对三农方面的扶持力度在稳步提高。
国家针对三农方面的扶持力度在稳步提高,尤其是随着粮价行情的持续上扬,在今年国家针对耕地保障方面已经出台了最严格的保障制度,涉及到农田耕地方面,有五项禁令规定,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踩到政策红线。
规定1:在农田上从事非农业项目;
在农田使用方面,《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有明确规定,农田只能涉及农业生产经营项目,任何非农化的项目禁止在农田上从事,而基本农田更是只能种植粮食作物,其他的任何使用都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
规定2:基本农田严禁种树或者搞绿化景观;
这些年,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有些地区会面临到拆迁征地的相关情况,有些农民兄弟觉得,一旦拆迁征地,为了想多领到一些补偿金,就想在基本农田种点树苗或者种一些绿植获得补偿金。按照国家出台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基本农田是严禁种树或者是搞绿化景观,这样的行为不仅不会获得相应的补偿金,甚至还会面临违反相关规定,受到一些处罚。
规定3:毗邻公路的基本农田两项放宽标准;
随着农村交通路网建设的持续深入,国家针对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也做出了明确要求,县乡公路的绿化带要少于3m其他道路应小于5m涉及到占用基本农田,必须要及时申请,如果超出标准的话,要进行整改,并且要恢复耕作。
规定4:破坏基本农田土层,倒卖土方、造鱼塘等等;
涉及到基本农田的保障方面,还有一项禁令,禁止任何人、机构擅自倒卖基本农田的土方,倒卖土方或者是挖池塘养鱼都是不行的,一旦出现这种行为,不仅要恢复原貌,还将面临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裁。
规定5:基本农田上禁止搞果园,种植经济类作物;
在基本农田方面,国家农业提出基本农田只能种植粮食,而且在已经下发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当中也明确指出,严禁在基本农田上种植果树、种植经济类相关作物,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将责令限期恢复原有耕种,大家一定要清楚。
我国的基本农田是我国的法律法规所严格的保护的,此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基本农田征收或者是其他的情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符合法定的程序,否则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又是一年春来到,人勤春早农事忙。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再次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值得关注的是,文件在九个部分中将“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单列,加以强调。
突破创新推进种业跨越式发展
文件指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抓好种业创新,以创新为突破推进种业跨越发展,要针对我国缺口较大的玉米、大豆、种猪等农产品进行重点攻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说,首先要强化企业在生物育种产业化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开展生物育种科技创新,特别是加强玉米、大豆、畜禽种源的科研力度,引导和培育创新型种业龙头企业。
“更要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建设,加快相关法规的修订实施,健全从种植生产到产品销售加工的生物育种产业化的配套制度体系。目前,科研项目实施机制与育种长周期特点不适应,一个植物品种的育成需要8到10年的时间,而现在的科研项目一般以5年为一周期,短时间内很难有创新成果产出,这种‘一刀切’的科研立项不利于种业发展。”还要出台符合育种长周期特点、适合种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快大豆高产高油高蛋白品种选育,生猪、奶牛等品种关键性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品种选育要实现零的突破,打好种业翻身仗。
加快先进农机进军生产一线
文件提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
“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到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这是北斗系统首次进入中央一号文件。”最近几年,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全面提升,以北斗、5G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农机装备进军生产一线,截至2022年底,农业已累计应用北斗设备近120万台/套。
面向广大农区完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与星基增强系统,实现北斗高精度应用全覆盖;全面支持北斗辅助驾驶系统前装应用和少人化智能农机研发与推广,提高农机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构建基于北斗的国家农机作业根数据,实现“一部终端、两路传输、省际交换、全面应用”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农机生产、管理与服务体系,发挥大数据的科学与应用价值,促进农机全生命周期监管、购机与作业补贴核算、社会化服务调度与结算、燃油排放监测和农村贷款保险尽调等应用发展。
加强培育农业绿色低碳产业
文件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农业既是我国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又是巨大的碳汇系统,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按照‘双碳’目标要求,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然要求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农业。”
加强农业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大力发展以绿色低碳生态循环为增长点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进种养加销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复合型绿色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以绿色金融、龙头企业为主体,积极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推行全程绿色低碳标准化生产,探索低碳农产品、节能农产品的认证、标识和管理
引导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强化减排固碳技术应用。打造一批农业绿色低碳产品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碳足迹追溯体系,拓展供给方式和供给渠道,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增长动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7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