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简介
嘉善县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0°50′、东经120°55′。
总面积507.68平方千米。
总人口38万人(2004年)。
县人民 *** 驻魏塘镇嘉善大道126号,邮编:314100。
行政区划代码:330421。
区号:0573。
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第一站,素有“鱼米之乡”、“文化之邦”、“银嘉善”之美称。
县域面积506平方公里,人口38万。
嘉善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面带动和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呈现出“一、三、五、七、九”的特点,即:10%的嘉善人到上海工作、学习、生活;30%以上的农产品销往上海大市场;50%的工业品是为上海企业配套或通过上海进入其他地区;70%的出口商品是通过上海外贸口岸进入国际市场;90%的外资和县外内资是受上海的影响而进入嘉善。
嘉善农业结构,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全县形成了三大产业带,即设施栽培绿色产业带、食用菌种植白色产业带、水产品养殖蓝色产业带。
其中大棚蔬菜瓜果种植面积6.8万亩,列全省第一;食用菌栽培面积2950万平方尺,列全省第二;全县所有镇都被农业部和省有关部门命名为“特产之乡”。
嘉善以“人居嘉善”、“休闲嘉善”、“物流嘉善”为发展方向,积极发展旅游、餐饮、商贸、市场等现代三产服务业,进一步繁荣城乡经济。
古镇西塘作为旅游品牌影响日益扩大,被列为全国首批十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嘉善的农业走的是一镇一品路线,即每个镇都有自己的农业精品产品,并在本地域甚至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所以出现了像中国甜瓜之乡,中国鲜切花之乡,中国蕃茄之乡,浙江黄桃之乡等,加上离上海近的优势,这里成为了上海的“菜园子”。
嘉善是浙江台资投资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通过招资引资,基本形成了四大产业聚集地--家俱,机械,电子,服装,其中有,台升家俱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家俱企业,晋亿集团是全球重要的紧固件生产企业,还有龙凤,阿克苏,等世界五百强和全国知名企业。
嘉善的西塘镇,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为江南6大名镇,也是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并且已被联合国列为了世界遗产清单,现在已成为了全国热门旅游地之一。
(一)农产品中硒的富集特点
浙江省在富硒农产品生产、开发和利用方面起步较早。除利用天然资源(富硒土壤)生产富硒农产品外,一些县(市)如义乌、海宁等地通过利用富硒增产剂开发优质无公害富硒营养大米。本书主要讨论天然富硒农产品。
浙江省主要富硒农产品的种类有:蔬菜类、水果类、谷黍类、油料作物类等。不同种类、不同品种、不同收获期、不同地域环境都影响农产品的富硒能力。本次调查通过对近千件各种农产品的分析发现,全省不同农产品对土壤中硒的富集能力有较大的差异(表8-14、表8-15),具有以下特点:
表8-14 浙江省不同农产品硒含量平均值和富集系数(R值)统计
注:R值=农产品中硒含量∕土壤中硒含量。
表8-15 浙江不同地区农产品硒的富集系数(R值)统计
续表
注:R值=农产品中硒含量∕土壤中硒含量。
1)总的看,粮油类和茶叶类农产品中的硒含量明显高于蔬菜类和水果类农产品。
2)在粮油类中的硒含量,早稻>晚稻;在茶叶类中,春茶>夏秋茶;在蔬菜类中,包心菜、西兰花>茭白、萝卜>四季豆、鲜食大豆>番茄>青菜及蒲瓜;在水果中,葡萄明显高于柑橘、胡柚、梨、文旦、杨梅。
3)产于不同地域的各类农产品,其含硒量所表现出的特点是,早稻变化不大,但产于诸暨的晚稻含量(0.095mg/kg)则显著高于平湖的晚稻含量(0.027mg/kg);安吉、兰溪、东阳产的夏秋茶含硒量要高于泰顺、建德、武义、浦江等地的茶叶;硒在各地柑橘中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各地梨中的硒含量也稳定在0.003mg/kg水平上。
(二)富硒农产品及其分布
基于本次调查的范围及程度,参照有关富硒食品标准,编制了富硒农产品分布图(图版Ⅷ-2)。大致反映了浙北平原区、浙中丘陵盆地区和浙东沿海丘陵平原区富硒农产品的分布情况。
1.富硒稻米
调查发现,产于武义、兰溪、东阳、永康等地的早稻米中的硒含量均达不到富硒稻米的标准(0.07~0.1mg/kg),而诸暨一带及金华婺城、浦江及龙游等地的晚稻米大部分都达到了富硒稻米的要求。其中诸暨一带主要分布在诸暨北部的直埠、枫桥、阮市、五一、应店街等地,诸暨的牌头、浬浦、陵山也有富硒稻的产出。
2.富硒茶叶
富硒茶的含硒量要求在0.3~0.5mg/kg。从调查所获得的结果看,达到这一标准的有慈溪翠屏山的夏秋茶(0.314~0.468mg/kg)、衢州十里丰农场的春茶(0.30mg/kg)和开化龙顶茶(0.548mg/kg)。
3.富硒蔬菜
蔬菜类的富硒标准定为≥0.01~<0.1mg/kg(DB42/211-2002)。以此标准对照,产于慈溪和上虞的包心菜已达到这一标准,其平均含量分别为0.016和0.025mg/kg;产于临安、嘉善的番茄和产于绍兴越城区、诸暨、嵊州等地的蒲瓜及产于临安的四季豆,均未达到富硒蔬菜标准;产于上虞和慈溪的西兰花硒含量平均在0.014 8和0.028 2mg/kg,属于富硒产品。另外,产于新昌的花生、茄子和产于上虞的芹菜、辣椒,其硒含量均在0.01mg/kg之上,其中新昌花生为0.017 7mg/kg、上虞芹菜为0.028 3mg/kg。
4.富硒果品
在DB42/211-2002标准中,水果并入果蔬类,若以≥0.1~<0.05的限制尺度评价,产于浦江、兰溪、柯城区、衢江区、开化、江山、三门、温岭、临海等地的柑橘均大大低于富硒标准,除此之外,产于慈溪、秀州区、新昌、诸暨、上虞、嵊州等地的梨的含硒量,更低于上述标准。而金华市金东区的葡萄硒含量在0.013 5mg/kg,已满足富硒果品的要求,萧山进化的大青梅硒含量在0.01~0.017mg/kg,也达到了富硒标准,龙游志棠的莲子,如按干果类标准(0.1~0.5mg/kg),已可列入富硒产品,其含量为0.274mg/kg。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知,对产于平原区的大宗农产品,如稻米、油菜等,要提高产品的硒含量,应以人工补硒为主,而产于丘陵山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如茶叶、水果则充分利用富硒土壤资源即可获得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生产天然富硒产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7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