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主要出产什么粮食作物?
澳大利亚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美誉。近200年来,养羊业一直是澳大利亚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大宗出口创汇行业。目前澳大利亚有羊约1.6亿只~1.7亿只,人均占有羊只数约为9只~10只,占世界羊只总数的1/6左右,是世界上人均占有羊只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的羊毛年产量在10亿公斤以上,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1/3,仅毛羊一项年收入就达60亿澳元。澳大利亚羊肉出口仅次于新西兰居世界第二,活羊出口名列世界前茅,每年约有700万只活羊出口到中东、北非地区的穆斯林国家。
现代化的牧场管理
在澳大利亚,养羊业是个古老而又有巨大活力的行业。在整个畜牧业中,养羊业占首位。养羊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羊毛加工业,由于澳毛以质优价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因此90%的澳毛用于出口创汇,澳大利亚向世界提供约3/4可以用做成衣服的羊毛,在国际市场上出售的澳毛及制品均有国际羊毛局监制的优质免检标志。二是羊肉加工业,澳羊肉质嫩味美,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占2/3),部分出口创汇。在澳大利亚肉类加工业中,羊肉加工也是仅次于牛肉加工的大宗。用栅栏将方圆很大的一块草地围起来,牧人在圈内修建一些羊棚供羊只躲避风雨、休息。由于草场广阔,不必担心羊群把草吃光,澳大利亚许多牧区地下水源丰富,牧场内有许多人工水井,有水泵把水抽出供羊只饮用。只要没有瘟疫、疾病流行,牧场人员大可放心地坐享其成。也有些牧场靠人工放牧,但规模较小,加上澳大利亚没有像狼一类伤害羊只的猛兽,牧人只需借助牧羊犬的帮助便可完成放牧。对牧场的管理是现代化的,飞机洒药、播种草籽,除了杂草,屠宰、加工、剪毛等均由机械来完成,因此牧人劳动强度并不大。
殖民者带来最早的羊群
200多年以前,当欧洲白人首次踏上澳大利亚大陆时,当地并没有羊。1788年,菲利普船长率船队从英格兰前往澳大利亚殖民区的途中经过南非时,把当地的一只公羊和几只母羊带到了悉尼。当时菲利普船长只是为了吃鲜肉并没有想到羊毛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价值。1797年,英国海军上校亨利·沃特豪斯奉命率领一批移民到澳大利亚殖民垦荒,在朋友们的再三劝说下,从商人手中买下26只西班牙产的美利奴羊,这批美利奴羊成为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早的羊群。1791年,英国军人麦克阿瑟中尉来到了悉尼。他不仅是名军人,而且还是位颇有眼光和头脑的商人和养羊专家。他来到澳大利亚以后,发现那里有许多天然优质牧草,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又没有大型食肉猛兽,是非常适合放牧的良好场所。1797年,麦克阿瑟从一名商人手中买了一批大约30余只美利奴羊,在新南威尔士殖民区开始放养。从此,羊在澳大利亚迅速繁殖起来并逐渐成为向英国不断输送廉价羊毛的供应地。到1850年,澳大利亚出产的羊毛已经取代西班牙成为英国最大的海外羊毛市场和供应地。有资料记载,1810年,英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羊毛只有23包,而到1850年已达13.7177万包。
养羊业的三种经营方式
澳大利亚养羊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放牧区的粗放。在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南澳大利亚和西澳大利亚州的部分内陆干旱地区均采取这种放牧形式。这些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季节温差小,有自流井供羊只饮用,所以以天然草场粗放为主,特点是草场面积广大,平均为2.35万公顷,但载羊数量低,有的牧草每40公顷才有一只羊,而且产量不稳定,受自然条件制约大。第二种是放牧与种植作物兼营区,即在牧区与高雨量区之间形成农牧兼营区。这些地区的牧场多为人工草场,土壤条件、降雨均优于前一种地区,可以种粮,也可以种草养羊。这种经营方式的草场面积约有1000多公顷,主要分布在昆士兰、维多利亚、新南威尔士及南澳大利业州小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灌区和丘陵地区。特点是这里羊只产量和粮食作物的产量受市场影响大于自然环境,并随国外市场变化而变化。当养羊业疲软时,可转而扩大种粮面积或改为饲养肉牛,经营方式比较灵活。第三种是高雨量放牧区,主要分布在除了昆士兰州以外的澳大利亚大陆沿海地带和塔斯马尼亚岛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全年降水丰富,土壤肥沃,适合人工草场,而且广泛实现机械化饲养。特点是虽然面积不太大,但产羊量却很高且稳定,受气候条件影响小。这些地区出产的羊,占澳大利亚总数的30%以上,就技术条件而言也居澳大利亚第一。
澳大利亚农业特点,主要的农产品是什么
混合农业——小麦牧羊业。
混合农业的代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之一。羊毛和小麦主要产于国土东南部和西部的草原地区。这两片地区的农业生产普遍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其中,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
这里的混合农业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很高。农场主一般只需雇佣一两名工人即可完成农场的农事,但是,剪羊毛工作需要雇用专业的剪羊毛工人进行。一个农场的剪羊毛工作一般只需要几天便可完成。农场一般靠近主要公路,农场生产的羊毛、小麦,可以用火车尽快运往沿海一带的市场。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所产农产品多数供出口,英国是主要的出口对象。
墨累——达令盆地处于大分水岭的西部。从东部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在大分水岭的东侧降下丰富的地形雨。在大分水岭的西侧,气流下沉,降雨稀少。这种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的情况,称为山地的雨影效应。墨累——达令盆地正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灌溉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为此,澳大利亚政府不遗余力的修建水利工程,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大大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的农牧业的发展。
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区位的因素
地形:地势较平坦
水分:灌溉条件较好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政策:政府扶持奖励
技术:机械化程度高
市场:有固定的销售市场
交通:交通发达便利
拥有适宜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四面环海,生态环境优良,全境地势低平,草场辽阔,牧场面积占世界牧场总面积的12.4%。
现代农业特色突出:农场明显开始规模化,作物带、畜牧带已形成,农业机械化已实现,电脑和网络在农户中的普及率较高。
农牧产品市场化程度高:农牧产品超过75%用来出口,其中羊毛和牛肉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占比分别达到90%、超过25%。
一、澳大利亚农业特点
1、拥有适宜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1)澳大利亚四面环海,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其国土面积为769.2万平方千米,但人口只有2200万左右,全境地势低平,草场辽阔,是世界上天然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农牧业用地在国土面积中的占比超过60%,其中牧场面积占世界牧场总面积的12.4%。
(2)澳大利亚的畜牧业非常发达,其畜牧业以养羊、养牛为主,在农业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3)全澳农牧业用地4.9亿公顷,其中牧业用地占比达到55%,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0%,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
(4)澳大利亚的羊只存栏量约为1.7亿只,羊毛产量可达到10亿公斤/年,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1/3左右。除此之外,其牛肉产量可达到204万吨/年,牛奶产量可达到1140万吨/年。
2、现代农业特色突出
(1)农场规模化趋势明显
①澳大利亚的农场近年来明显具有规模化发展的趋势,虽然农场数量逐渐越少,但规模却越来越大。
②目前澳大利亚的农场数量比20世纪80年代缩减了25%,但农牧场的平均面积却大概达到3万公顷,比美国农牧场的平均面积大10倍以上,平均每个农牧业劳动力可经营约1200多公顷的土地,这些指标即使在农业发达国家中也是名列前茅。
(2)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
①澳大利亚在农业生产期间逐渐出现明显的分工专业化情况,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农场和针对农业生产某一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公司不断出现,比如生产肉牛的全过程中,某些公司和农场包揽饲料、育肥、防疫等某一个环节的生产与服务。
②目前澳大利亚已经形成特定的作物带、畜牧带,比如东南部的小麦带,昆士兰州的甘蔗带,塔斯马尼亚州的苹果区等。
(3)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发展迅速
①澳大利亚在20世纪60年代便已实现农业机械化,目前已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广泛运用在农业机械、乳业生产等方面。
②农用航空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普及程度较高。
(4)农业信息化程度高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电脑网络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种植户可通过网络解决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品种、价格信息、购买与销售等需求。
3、农牧产品市场化程度高
(1)澳大利亚生产的农产品大多数都被出口至国际市场,其农牧产品超过75%用来出口,且市场竞争力较强。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也是世界上第三大乳制品和小麦出口国),羊毛、牛肉在国际市场上分别拥有90%以及超过25%的份额。
4、城乡居民福利待遇和基本公共服务已实现均等化
(1)澳大利亚已将农村的道路、电力、通信、网络、体育设施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纳入到国家公共服务体系中,同时还将农民的文化教育、失业养老、医疗保健等社会保障均统一纳入到政府的保障体系中,从制度上确保农民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国民待遇。
(2)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社会福利待遇、基础公共服务已基本达到均等化,部分农场主的收入甚至比普通的城市居民更高。
二、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是什么
1、澳大利亚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主要出口的农产品是小麦、羊毛。
2、澳大利亚盛产羊(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牛、小麦、蔗糖,而且还依靠长期出口农产品、矿产资源赚取大量收入,因此它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出口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79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