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四川农信金融科技团队是隶属于谁

属于四川农信。四川农信紧扣时代脉搏,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坚定科技发展道路自信,持续加大科技建设力度,全面推进IT分布式架构转型,全面提升服务“三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四川农信金融科技团队是隶属于谁

四川农信信息科技中心总经理 夏浩淳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数字经济建设提出多方面要求和任务,四川农信深刻把握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与势,加速推进分布式架构转型,有力支撑数字化转型大局,深化“三大银行”(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主力军银行)建设,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擘画蓝图,开启架构转型新征程

四川农信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借鉴先进同业经验、参照监管规划指导、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自主完成了智慧银行IT建设发展规划,绘制了架构蓝图,确定了由集中式向分布式全面转型的IT战略方向。

一是制定“DEEP+”IT建设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贯彻自主可控和开放创新的新理念,坚持数字化(Digitize)引领,赋能(Energize)“三大银行”建设,构建开放的金融生态(Ecology)体系,打造稳固共享高效智能的科技平台(Platform),构建创新敏捷凝聚高昂的科技机制和文化(+),做优做强做深信息科技,全面推进四川农信高质量发展,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明确金融服务更普惠、生态体系更丰富、数据价值更凸显、基础设施更先进、核心技术更可控、质量保证更有效、科技治理更现代等八个发展目标,推进科技建设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三是绘制五张IT架构蓝图,包括业务功能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安全体系,按图作战,有序指导IT架构转型;

四是规划系统研发、中台建设、基础技术平台建设、数据中心建设、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数字技术研究和应用、科技治理机制建设及配套强化保障机制等八大工作领域、49项任务,覆盖IT架构转型的方方面面;

五是定义存量软件系统上云率、业务自动化程度等28个量化指标,呈现IT架构转型进展,并实现对转型成果的量化评价;

六是策划分布式核心、信贷、数据中台、数据中心等四个重点建设工程方案,突出IT架构转型的主线,集中精力攻坚。

二、精心谋划,指明架构转型全路径

四川农信架构转型分为“立规划”、“搭平台”、“筑中台”、“扩应用”四个阶段,从2018年启动规划设计,预期到2027年左右完成全面转型。

一是“立规划”阶段(2018年,已完成)。本阶段主要擘画了分布式架构转型蓝图,明确了“上云、用数、赋智”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分布式架构转型的路径,实现了“谋定而后动”,该规划在2021年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完善。

二是“搭平台”阶段(2019至2021年,已完成)。本阶段主要构建了分布式架构转型的关键基础平台“蜀信云”,并基于“蜀信云”进行了智能柜面、营销管理、智能贷款、开放银行服务平台等系统建设,提升了客户、渠道、产品和风控等金融业务数字化水平,也验证了分布式架构及其支撑技术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形成了系统研发、测试和运维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工具,培养了一支支撑分布式架构转型的金种子队伍。

三是“筑中台”阶段(2022至2024年)。本阶段主要依托分布式核心、信贷系统、数据中台等关键系统建设,构筑IT架构转型的主架构:完善以“蜀信云”为基础的技术中台,建设融合共享的业务中台和高效智能的数据中台。在中台架构建成后,中台服务更加丰富、实施工艺更加成熟、管理方法更加先进,可全面形成金融业务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处理能力,科技赋能业务经营发展的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关键核心业务的数字化水平将明显提高。

四是“扩应用”阶段(2025至2027年)。本阶段主要依托中台能力,完成各个系统的分布式架构转型,客户、渠道、产品、风控、运营和管理等业务数字化转型取得更加明显成效,结束“双模IT”状态,科技投入更聚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8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