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如何养猪
最佳答案 科学养猪“六坚持”
一、坚持养杂交一代猪。
用良种公猪如杜洛克、皮特兰、迪卡、长白等种公猪,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产的仔猪称为杂交一代猪。杂交一代猪存活力强,生长迅速,饲养效果好。因此,要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仔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术。
二、坚持实行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可在猪舍外种植葫芦、南瓜、向日葵等植物遮阳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新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三、坚持自繁自养法。
自己饲养优良种公母猪,自己培育杂交仔猪,自己育商品猪,有利于防疫防病,提高仔猪的成活率,降低养猪成本。
四、坚持推行高密度养猪。
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由于猪只饲养密集,省猪舍,固定资产投资少,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活动场地小,吃饱则睡,增重快,饲养期缩短。
五、坚持向科技要效益。
推行一条龙快速养猪法。实行“五改一加”,即一改养脂肪型猪为养长白、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猪。二改喂单一饲料为喂经过配合的全价饲料。三改饲喂熟料为生拌料湿喂。四改吊架子育肥为直线育肥。对断奶后的小猪采用直线育肥法,可有效缩短育肥期,提高育肥率,增加经济效益。五改有病找兽医为无病早预防,严格控制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副伤寒四大传染病,以减少病死率,提高成活率、出栏率。一加是加喂添加剂、生长素。
六、坚持适时出栏和屠宰。
育肥猪体重超过90千克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千克的,虽然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以体重90~120千克屠宰最合适。
科学养猪法——倒喂法
在农村,大多数农户养猪仍然延续着传统养猪法,即采用“吊架子”饲养法,前期大量饲喂青、粗饲料,只投入极少量的精饲料,当猪长到50-60公斤以后,再大量增加高能量的精饲料进行快速催肥。这种饲养方法虽然利用了大量的青、粗饲料,但由于不能满足猪生长前期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元素,致使猪生长发育缓慢,出栏时间延长,一般需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使饲养维持消耗大大增加,这种饲养方法非但没有达到节约精饲料的目的,反而造成精料的大量浪费。
而少数养猪专业户采用“一条龙”饲养方式,即从小猪到出栏一直用精料饲喂,不用任何青、粗饲料。这种方式虽然大大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饲料的维持消耗,但农村大量的青、粗饲料却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而经济效益仍然不够理想。
采用“倒喂法”养猪可以有效地避免“吊架子”饲养法和“一条龙”饲养法养猪存在的弊端,比“吊架子”和“一条龙”饲养法分别可节约精饲料30%和10%,而且“倒喂法”养猪瘦肉率高,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倒喂法”养猪的具体做法是:
从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公斤以前,以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合必需的饲料添加剂,只喂少量青绿饲料,不喂任何粗饲料。待猪长到50~60公斤后至出栏,再适当降低精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减少精料的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的投入,其比例为:精饲料62%、青饲料26%、粗饲料12%。
“倒喂法”养猪的科学依据是:因为猪从小猪到中猪阶段以长骨和瘦肉为主,对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需求较多,加之此时猪对纤维的消化利用率极低,所以要以精料为主,以满足猪生长发育对蛋白质和各种矿物质元素的需要,使小猪迅速生长,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消耗。而待猪长到50~60公斤以后,对纤维的消化利用率提高,耐粗饲能力增强,故增加粗饲料的饲喂量。
如果不允许农民散养猪,会发生什么情况?
第一件,养猪思想要端正。提醒大家不要被所谓的农村致富节目骗了,养猪可不是一件简单又暴利的事。
在行里的朋友都知道,养猪赚的是个辛苦钱,如果你从事这个行业,一定要脚踏实地做事,吃苦耐劳学习。
环保问题
第二件,养猪选地必须考虑环保问题。今年环保养殖如火如荼的开展,不少不合规的养猪场都被强拆。
2017年想要养猪,一定要符合当地的环保规划,建立环保设施,符合排放要求,并取得相关合格证。千万不要再抱着侥幸的心理,一旦违规被发现,哭都来不及。
资金预算
第三件,投入资金要做好预算。在养殖之前,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确定养殖规模,而且要对引种投入、流动资产、场地固定资金等方面做好预算。资金少的话也不要打肿脸充胖子,过于盲目的扩大规模,以免增加后期养殖风险。
坚持学习
第四件,坚持养殖技术学习很重要。养猪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了解管理、繁殖、疾病防治等诸多方面,一定要掌握了相关技术再发展。
尤其是配种繁育这方面,直接影响我们的生产效益,可以外出参加专业的技术培训,通过上网、购买书籍等不断充实自己,使养殖技术熟练丰富。
增强防骗意识
第五件,防骗意识要增强。近年来,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民致富心切的心理,发布虚假信息,提供劣质种畜禽。防骗意识强弱与否,也直接关系到上当与否,建议养殖朋友不要轻信那些超常规、高利润的夸张宣传。
在引种时,应多参考有关专家的技术观点,到有一定信誉的单位去引种,引种时还要看该单位有没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商证》。
完善销售渠道
第六件,一个完善的销售渠道必不可少。养猪场只有把猪卖出去,把钱换回来,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
不少从事养猪的农民,缺乏自己的销路,而是过分依赖屠宰场、中间商,难免遭受压价。因此,在选择项目之前,必须树立自己开拓销售市场的意识,尽管这条路走得艰难,但我们的目标必须要有。
这就好比是一片汪洋大海没有了大江大河的注入,早晚会成为一汪死水。国家假如真真正正禁止了农民散养户养猪,那就会形成垄断的市场,老百姓只有望猪兴叹和望肉兴叹了。
俗话说得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一头猪就是一个小银行。”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粮食和猪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好长一段时间,甚至是在现在人们把种粮和养猪作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特别是那些在家留守的,或者是那些没有手艺的,也或者是那些不能出去打工的,在家里养一些猪?就成了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假如国家禁止这些散养户继续养猪,他们马上就断了经济来源,甚至还会成为国家的负担。
这可能是某些不切实际的专家提出耒的,我认为很盲目,不科学。中国必定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农民要以多种经营耒维持生计,包括种植、养殖、外出打工。
农民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巳的吃住,包括口粮、肉、油,这些要靠自已养殖,因为农民是这些食物的产家,而不是买家或主要的买家。他们养殖的目的多半是自给自足,有剩余部份才会出售。
对农民养猪问题不在于禁止,而在于教导他们科学合理的去养,提倡卫生,不乱放,粪便收拾干净,消毒,卫生防疫措施要跟上。
不要搞极端,而是要合理安排,教导农民以科学的态度发展农村传统养殖,加强卫生防疫,这才是结合实际的措施。相信农村农业部的领导们是会结合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三农的政策,解决好这个问题的。
首先,国家禁止农民散养猪吗?好像没发过此类文件?!再说以户为单位的农民要养那么一两头猪,国家禁止得了吗,国家有必要为此颁发文件,派出工作人员去禁止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9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