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老秦是什么族的后裔
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话脍炙人口的时候,很多人其实已经忽视了它本身不是一句秦国当时的话语,而是出自于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的主题曲歌词,而其内核,则来自于孙皓晖先生的同名小说《大秦帝国》,然而,在历史小说与电视剧让无数读者与观众为之热血沸腾、气冲牛斗的时候,关于秦族起源的问题,仍然克制而冷静地固守着自己学术的底线,“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有一份证据说一句话”,据笔者简单地归纳,这一秦族起源问题目前主要有“西来说”和“东来说”两种观点,而这两种截然相对的观点各自在传世文献和考古文献中都能找到支撑材料,因此逐渐形成为一大学术悬案。
电视剧《大秦帝国》系列是根据孙皓晖同名小说改编的长篇历史剧。
与秦基本同时代的世界历史地理大环境。
一、“西来说”——这一堆后生是戎狄洗白的。秦族起源“西来说”认为秦族源于西北的戎狄族群,属于“西戎”的一支,其文化性质从根本上属于西方戎狄文化。
王国维《秦都邑考》一文认为:“秦之祖先,起于戎狄。”随后,蒙文通、翦伯赞等学者先后阐发了秦从“羌族中分化出来”的观点,虽与西戎传统说法有些微差别,但也属于广义的“西来说”范畴——其实,这里的羌族与西戎本身就与后世的概念不同,
历任北大历史系、考古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后又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俞伟超教授认为“秦人(至少其主体)是西戎的一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伟超教授进而并提出了辨别秦文化特征的三项重要依据:
盛行蜷曲特甚的屈肢葬、使用“铲形袋足鬲”、流行洞室墓。
伟超教授的说法对学界影响很大,他对秦文化突出特征的认识至今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刘庆柱教授认为秦文化源于辛店文化——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当时以首次发现地命名,然而出土地本来的地名是辛甸,因为同音翻译错误,正式出版物中的中文写作辛店,之后遂约定俗成不再改变——指出“通过对秦的葬俗、图腾和陶器组合及其纹饰三方面与相关考古学文化的分析对比,使我们基本了解了秦之渊源变化。用考古学文化表示从早到晚秦之发展的文化序列就是: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春秋秦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叶小燕研究员亦断言
秦之先起于西北,最早活动在今甘肃省东部,后来逐渐东徙,和周人发生频繁接触。
叶先生进而认为:
春秋战国时期的关中秦墓是最赋有秦文化本色的墓葬了。在这些秦墓中,引人瞩目的是它独特的屈肢葬式。死者仰身或侧身,头向西为主,可能寓意他们是来自我国西部。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自此国力日盛。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
二、“东来说”——降虏洗心革面另投新主相比上述诸位专家而言,持“东来说”的学者人数可谓极为众多,其中包括傅斯年、卫聚贤、顾颉刚、钱穆、杨宽、郭沫若、范文澜、黄文弼、李亚农、徐旭生、徐中舒、马非百、林剑鸣、王玉哲、邹衡、段连勤、何清谷、伍士谦、何汉文、黄灼耀、赵化成、韩伟、尚志儒、牛世山、张天恩、刘军社、刘明科、祝中熹、孙新周、李学勤、梁云等等,可谓“星斗璀璨”,阵容无比豪华强大。
主张秦族“东来说”的学者内部观点虽然存在大小差异,但他们大都认为秦族源于古代山东及其附近地区的东夷族群,属于东夷之一支;秦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或积极主动或消极被动地向西方关陇区域迁移,其主体力量最终主要活动于甘肃东部的天水、陇南一带,因为长期与戎狄杂居,所以渐染戎风;在周王室衰微之后,秦人遂取得诸侯地位,得到王室的奖掖,逐渐向东发展,进而东灭六国,建立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范雎是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四川大学历史系徐中舒教授认定《师酉簋》铭文中提及的“秦夷”,就是秦人中的嬴秦宗族成员,他们属于商周之际被迫西迁的殷遗民。傅斯年《夷夏东西说》一文认为:
秦、赵以西方之国,而用东方之姓者,盖商代向西拓土,嬴姓东夷在商人旗帜下入于西戎。
这里明确指出嬴秦原本属于东夷,伴随着殷商势力的西向拓展而来到了西戎生活区域。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得王国维等亲炙的卫聚贤先生就指出:
秦民族发源于山东,至山西、陕西、甘肃,然后再向东发展。
这句话虽然简单直白,没有其它更多的阐释生发,但毕竟开创性地对秦人族源和迁徙路线提出了新的看法,即使以今日学术眼光回望,总体上还是符合历史实际情况。徐旭生将我国古代部族及其分布划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其中嬴秦族群被归入东夷集团,他指出:“东夷集团中有一支异军突出,从东方跋涉山川,跑到西方,在那里‘保世滋大’,渐成大国。这就是曾服役于商纣,及纣败后辗转西走的蜚廉的后裔,秦。秦人嬴姓,自认为出于少皞,与徐、赵同祖。”黄文弼直接反驳蒙文通的“秦为戎狄说”,坚决主张“秦为东方民族说”。
林剑鸣认为“可以断定秦人的祖先与殷人祖先,最早可能同属一个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既然殷人早期活动于我国东方已成不疑之论,那么秦人的祖先最早也应生活在我国东海之滨,大约在今山东境内,这也是可以肯定的。”段连勤对于嬴秦源于东夷的观点作了全面细致地申述和论证,他明确指出:“秦的祖先起源于我国东方,是夏商之际西迁关中的东夷族的一支。”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和继承。韩伟认为:屈肢葬、铲形袋足鬲、洞室墓不是秦人自身的文化传统,它们属于“西戎”文化因素,是随着甘青后进民族成员大批被俘获,而逐渐融入到了关中地区的秦文化之中,秦文化与殷周文化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而与戎人文化距离较大。
人口:约22万人
人口密度:79人/km2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徽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北接天水,西连成县,南通四川,东邻陕西,全县总面积277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49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徽县辖7个镇、8个乡: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柳林镇、嘉陵镇、永宁镇、银杏树乡、水阳乡、栗川乡、麻沿河乡、高桥乡、榆树乡、大河店乡、虞关乡。
徽县古名河池,西汉置县,北宋升为州,清代降为县,发展历史悠久,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都曾在此逗留,并留下了名垂千古的不朽诗篇;南宋抗金名将吴_、吴_在此英勇杀敌,英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在这里发动了两康徽成战役,陇南地下党在这里点燃了陇南人民革命的熊熊烈火。
徽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陇南市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县。长江一级支流嘉陵江在这里经过,县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水质优良,水力资源蕴藏量达14.76万千瓦。交通便捷,宝成铁路穿境而过,316国道、江武公路纵贯全县;通讯畅达,已建成先进的光缆通讯系统,开通了完善的全球通移动电话和中国联通网络。电力供应充足,在陇东南率先实现村村通电。徽县还是甘肃省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8%,木材蕴积量275.4万立方米。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已发现的257种野生动物中不少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动物。县内土特产品丰富,有各种野生中药材430多种,药用“金银花”、“七里香”名扬大江南北,银杏、猕猴桃、黑木耳、板栗、狼牙密享誉全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铅、锌、铁和金等4大类22种。
徽县素有“陇上小江南”美誉,这里丘陵与盆地相间的地形地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境内以三滩风光、吴_墓碑、栗亭古塔、文池秋色、青泥古道、千年银杏、嘉陵江漂流、月亮峡、仙人湖为主的旅游景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省内外游客。特别是距县城50公里的“三滩”原始森林,奇花嘉树,飞瀑流泉,魅力无穷,是甘肃省著名的风景区。
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徽县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徽县牢牢把握发展这条主线,积极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非公有制经济富县、旅游活县和科技兴县五大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生态化和城镇化步伐,全县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有色冶金、农副产品加工、白酒饮料化工建材四大工业支柱产业初步形成。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3亿元,比“九五”末净增5.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3亿元,农业增加值4.3亿元,“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比“九五”期间净增5.5亿元,增长1.5倍,是徽县历史上投资最多增长最快的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86元,比“九五”末净增440元,增长5.1%。徽县先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全省卫生县城”、“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等10多项殊荣。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在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徽县广大干部群众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开放、开发、合作、发展为主题,用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和优惠的政策招商引资,投资兴业。
大交通网络激活区域经济
徽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大了公路交通建设力度,按照“改造骨干路、打通出口路、连接断头路、实现网络化”的工作思路和“县乡公路上等铺油、乡村公路配套提高”的工作要求,通过申报项目,多方争取省地资金投入,从紧缺的县财政挤出资金用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了徽谈路改建、江武路(江洛至泥阳段)、天江路、成两路二级公路改建。“十五”期间,徽县共计完成国道316线改造、嘉陵江大桥等交通建设项目41项,完成投资1.28亿元,整修乡村道路111条537公里,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乡乡通班车,村村有公路”,形成了以316国道、江武路、成两路为主要骨架,谈虞路、徽白路、剡麻路、高太路、永柳路、伏泥路等为补充、乡村公路为依托的大交通网,形成了旅游路、发展路、扶贫路、出口路路路通达的喜人局面。全县249个行政村通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90%以上的行政村通汽车,全县的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343.3公里。
大交通网络的形成使全县群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惠,扩建改建公路的沿线相继掀起了投资热潮,公路成为区域性的“活跃经济线”。近年来,公路沿线新上规模以上工业项目22个,新上10多个较大型的“特色”农业基地,为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徽谈路、谈虞路改建,使嘉陵镇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银杏人家、嘉陵江漂流年接待游人达数万人以上,永柳路硬化后,宝徽集团、宏柳面粉厂等企业落户柳林镇,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的活水之源。
工业强县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徽县把推进工业化进程摆在首位,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项目推进,扩张工业总量;培育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企业;大力调整工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紧紧围绕“动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一个核心”即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行“二个让利”即政府让利于企业、企业让利于职工;严格恪守“三个坚持”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坚持一企一策、因企施策的原则、坚持改革与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的原则;坚决贯彻‘‘三个做到”即做到社保费用不拖欠、做到就业岗位不减少、做到职工总体收入不降低;努力力做到“三个经得起”即经得起社会监督、经得起历史考验、经得起法律诉讼的工作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规范操作,有序推进,确保了企业改革顺利推进。纳入改革范围的甘洛集团、陇酒集团、医药公司等2 0户国有企业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职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基本达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在抓好国企改革的同时,我们采取帮大扶强、挂牌保护政策,实行倾斜服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甘洛集团、宝徽集团进入全省工业6 0强,甘洛、宝徽、天洛三大企业实现了强强联合。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工业集中区已完成选址。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实现了产销两旺。全年预计实现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3. 5亿元,现比增长38 .9%,比“九五”末增长314%;实现销售产值11.3亿元,比上年增长47.3%,比“九五”末增长375.5%;产销率达到100%,实现利润I .7亿元。工业主导地位逐步提升,工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徽县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农业持续发展问题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四化”联动,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努力构建以特色产业为王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总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加快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了营造特色资源优势、特色产业和特色区域优势的力度,切实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2005年,徽县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3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4.6万吨,较去年增长4.9%,与“九五”末基本持平,油料播种面积7.77万亩,总产达0.9万吨,较去年增长5.9%,较“九五”末增长12.6%;特色产业开发成效显著。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总体思路,狠抓特色产业开发不放松。2005年,徽县农业特色产业面积达到l3.l万亩,总产值达到3.08亿元,农业特色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474元。特别是草畜、核桃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迅猛,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凸现,全县共建成青贮氨化池661个,冬暖棚圈舍812座,完成牛人工冻配4681头,共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74亿元,较去年增长2%,较‘“九五”末增长77%。核桃产业上,2005年,全县新发展核桃面积1.52万亩。在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区域性产业的开发力度,全县瓜菜总面积达到9.14万亩,产值达1.16亿元;新发展中药材6.35万亩,产值达2826.2万元,发展烤烟3600亩,产值达346万元;蚕桑产业正在崛起,今年实现产值52万元。特色产业开发巳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迈进。
此外,徽县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有了长足发展;劳务经济实现了新的突破,五年累计输出劳务7.1万人次,创收1.86亿元;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稳步推进,全县已建成小康示范村39个;五年争取实施国家项目43个,完成投资1.16亿元,农田水利、农村能源等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全面取消,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
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大
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城市是徽县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徽县县委、县政府在国家无投资、县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拆迁改造与开发建设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集中拆迁,整体推进,全方位开发,快速建设的原则,走出了一条以地生财,建设聚财、开发集财的城市建设新路子。多方筹资2.3亿元,改建道路8条,长8公里,路灯、供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开工,新铺人行道彩砖4万平方米,安装双面路灯260盏,礼花灯80多盏椰树灯10多盏,灯箱广告牌460面,垃圾箱370个,安装磁卡电话100部,栽植行道树1600株。修建统建楼20栋,妥善安置了拆迁户。县上还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力度,购置了洒水车、垃圾清运车,增加了居民区和单位垃圾颂倒点,投资55万元建成了城南供排水管网;投资32万元完成了官井巷排水工程,居民住宅全部通上自来水,供水指标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争取40万元,投资50万元,建成了日处理垃圾200吨的填埋式垃圾处理场;筹集资金65万元建成仿古建筑“金徽县”大门。在凤山公园配套建设中,先后投资300多万元修建了“栖风阁”、“春晖亭”等景观型建筑;完成了凤山公园上水工程,对凤山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使凤山公园成为全县人民的休闲游乐中心。
城镇化建设以县城为龙头,以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为依托,投资1.02亿元,完成了城区一、二期拆迁改造,城区三期改造先农街拆迁目前已完成了拆迁摸底、方案制定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正在积极协调征地,对拆迁户进行安置,计划年内完成投资200万元,城区详规编制工作即将完成。紧紧围绕五路两街一广场(五路:滨河路、风山公园道路、东关旧路、市场雨后门、西桥至西寺沟口,两街:和平路、后西街;一广场:体育场改建)的建设思路,全年拓改硬化道路7条,累计长度5720米,完成投资1827万元。体育场开发改造项目县上组织到四川巴中进行了考察,邀请成都规划设计院人员正在设计广场建设方案。对城区卫生填埋式垃圾处理场进行了后续配套设施建设,新修填埋场排水渠l30米,护坡410米,对填埋场进行了铺垫平整,整修垃圾场道路800米,完成投资18万元。城管和环卫工作得到加强,安装了东、西街人行道护栏1600米,对城区所有道路划定了交通标志线,既保障了安全行车,又美化了城市环境投资20万元,新购14吨洒水车一辆,有效提高了环卫工作水平。 伏家镇、江洛镇、柳林镇等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城镇面貌大为改观,城镇化水平由“九五”末的21%提高到26%。伏家镇被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综合示范镇后,镇上对200多宗2万多平方米建设用地进行了公开拍卖,吸引了天水、宝鸡等各地客商参与竞买。吸纳了2500多万元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建成了伏家镇商贸一条街、乐居新街和旧街的改造建设任务,并用拍卖土地的资金建成了绿化带、水、电、通讯、卫生等公共设施,使全镇的个体户达到了1000多家,其中外地客户200多家,年交纳利税260多万元,如今的伏家镇已成为三县九个乡镇的重要商贸集散地,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带动了当地2000多农民脱贫致富。江洛镇紧抓江武公路改建机遇,先后吸纳民间资本1000多万元建成了农贸市场和江洛镇大街,如今的江洛镇商贸繁荣,华灯四射,楼房林立,先后跻身于全国文明乡镇和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行列。与此同时,柳林镇商贸一条街已全面开工建设,嘉陵镇基础建设力度加大,三滩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同步进行,永宁实现撤乡建镇后,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秀美山川吸引八方来客
徽县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区, 县委、县政府把治理水土流失和实施退耕还林、农村改厕改炕改灶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科学规划指导、规模连片治理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进行田、林、路、水及生产生活设施的综合治理,先后有计划地组织了伏家镇剡家沟流域6000亩治理工程和银杏乡宏化流域10000亩治理工程等多次大型集中会战。实施“擦亮蓝天工程”,组织环保、安监等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对一些污水、废气排放不符合指标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关闭了排污严重的企业。帮助群众修建节柴灶、节燃炕、卫生厕所。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建设,使全县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近6年的艰辛努力,县城生态圈建设已初具规模,生态圈内的城关、银杏、水阳、东关等四个乡镇累计完成各类人工造林、旱折杨等行道树20多万株,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8%,温润如玉的金徽县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变成名副其实的陇上江南。
徽县三滩
三滩风光徽县近年开辟的天然森林风景区,位了陕甘川交界的秦巴山地,是嘉陵江上游干山万壑中蕴藏的一块宝地。距县城50公里,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属北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80%的地域被原始森林覆盖,茫茫林海,碧草连天,雨润雾泽,纤尘不染,妩媚多姿,古老神奇,因有三个森林草甸相连,故名“三滩”。境内有羚羊400余只,其他珍禽异兽数十种,是探险旅游的天然乐园。
2020年6月,徽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
2016年2月16日,徽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96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