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龟的养殖技术
【幼龟的养殖技术】幼龟可以专养,也可同鱼等混养。专养有利于强化培育,混养更能接近乌龟的自然环境,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幼龟池:专养幼龟池应建成长方形,长度视地形和生产规模而定。
幼龟池的宽度以120厘米为宜,四周需建30厘米高的围墙。
为了防止幼龟叠堆在一起,应将不同年龄组或不同大小个体的幼龟分池饲养,这样便于管理。
具体做法是将长形池横向分隔成若干长形小池。
每个小池宽60厘米,分成水陆两块,陆地留在一边或分留两边均可,这样水池就可建成60厘米×60厘米的正方形小池,池深为80厘米,水深维持70厘米。
水池与陆地相连处建成30度角的倾斜,便于幼龟自由上岸。
池底铺以硬质粘土为好。
食台设置在水陆交界处,用三合土或水泥抹在水陆交界处,或用竹木搭建,宽度30厘米即可。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随年龄或个体不同而不同。
一般1龄龟每平方米放养20只;2龄龟放15只;3龄龟放10只。
投饲和管理:喂以小鱼、小虾、螺肉、蚌肉、家畜和家禽内脏以及米饭、豆饼、玉米面等均可。
所投喂的饲料颗粒都要做得细小适口。
投喂量为幼龟体重的5%-8%。
每天分早、中、晚3次投喂。
高温季节要搭凉棚,防止太阳直射幼龟,也谨防水温上升过高。
鱼、龟混养池:鱼、龟混养池可以专建,亦可利用鱼池改建而成。
面积以0.13-0.26公顷(2-4亩)为宜,深为2-2.5米。
池子四周最好铺以沙土或弄成滩地,外围要建防逃墙,可砌成50厘米高的砖墙。
池子当中建成小岛,岛上种植柳树、芦竹及高秆作物,以便幼龟上岛栖息。
鱼、龟放养密度:在放养前,水池必须用生石灰消毒。
鱼种一般在春节前后放养。
放养密度为666.6平方米(1亩)放10-15厘米的鲢鱼种300尾、鳙鱼种60-80尾、草鱼种100-120尾、鳊鲂鱼种80-100尾、鲤鱼种25-30尾。
春天,当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就可把越冬后的幼龟移放池中。
幼龟放养密度为666.6平方米(1亩)1200-1500只。
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①龟、鱼需分开搭建饲料台,并尽量相距远一点。
龟的饲料台应设在靠近水边。
鱼的饲料台设在水下30-35厘米处。
②龟、鱼饲料定时分别投喂,应先喂鱼后喂龟。
龟的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应各占50%,鱼按常规方法投喂。
③幼龟投饲量为其体重的4%-5%。
根据不同季节及温度高低可作适当调整。
6-8月龟摄食旺盛,可适当多投。
④坚持巡塘,及时掌握龟、鱼实际生长情况。
为防病和改善水质条件,每年6-8月份,每月施石灰1次,施用量为666.6平方米(1亩)10-15千克。
同时每隔10-15天,加注新水1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