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邮编是多少

邮编: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邮编是多少

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

同里珍珠塔园

同里古镇

退思园

吴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北纬30°45′36_-31°13′41_,东经120°21′4_-120°53′59_。东接上海市青浦区,南连浙江省嘉兴市和桐乡市,西临太湖,北靠苏州市吴中区,东南与浙江省嘉善县毗邻,东北和昆山市接壤,西南与浙江省湖州市交界。总面积1192平方千米(简册) / 总面积为1176.68平方千米(不包括所辖太湖水面)。2004年底,总人口77.75万人。

市人民0驻松陵镇,邮编:215200。代码:320584。区号:0512。拼音:Wujiang Shi。

行政区划

吴江市辖9个镇:松陵镇、同里镇、汾湖镇、平望镇、盛泽镇、横扇镇、七都镇、震泽镇、桃源镇。

历史沿革

建制沿革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县治设松陵,属苏州。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县升为州,明洪武元年(1369年)复为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吴江县偏西地设震泽县,偏东地为吴江县。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复合为吴江县,隶属江苏都督府。

1949年4月29日吴江解放。

1992年2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吴江县,设立吴江市。

区划沿革

1949年解放后,吴江县先后分设8个区、10个区、9个区、5个区。1957年全县撤区并乡,共设23个乡,7个县属镇。1958年全县农村成立20个人民公社,1962年又增设3个人民公社。

1983年恢复乡村建制,黎里镇与黎里乡合并,实行镇管村,全县共设7个镇,22个乡。1985年又有5个乡镇合并。自1987年起全县各乡陆续撤乡建镇。1992年,设有18个镇,5个乡。

?年,吴江市辖23个镇:盛泽镇、松陵镇、平望镇、震泽镇、黎里镇、同里镇、芦墟镇、北厍镇、八坼镇、桃源镇、横扇镇、梅堰镇、铜罗镇、八都镇、屯村镇、南麻镇、七都镇、庙港镇、菀坪镇、金家坝镇、坛丘镇、莘塔镇、青云镇。

2000年,吴江市辖21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857104人,其中:松陵镇 135942人、同里镇 32445人、菀坪镇 15983人、屯村镇 21477人、莘塔镇 21634人、芦墟镇 34350人、北厍镇 33388人、金家坝镇 25766人、黎里镇 41543人、平望镇 57469人、梅堰镇 31436人、盛泽镇 137487人、南麻镇 21799人、八都镇 28497人、横扇镇 28999人、七都镇 37031人、庙港镇 28710人、震泽镇 47390人、铜罗镇 26552人、青云镇 25166人、桃源镇 24040人。

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由原来的18个镇调减到10个:1.盛泽镇、南麻镇、坛丘镇合并。2.横扇镇、菀坪镇两镇合并。3.七都镇、庙港镇两镇合并。4.震泽镇、八都镇两镇合并。5.桃源镇、铜罗镇、青云镇合并。6.芦墟镇、金家坝镇、莘塔镇合并。7.黎里镇、北厍镇两镇合并。8.平望镇、梅堰镇两镇合并。9.同里、屯村合并。10.松陵、八坼合并。其中坛丘镇、青云镇、莘塔镇、屯村镇和八坼镇先前已经撤并。200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72186人,全市非农业居民231614人。

2003年,盛泽、南麻两镇合并设立盛泽镇,镇0驻盛泽;横扇、菀坪两镇合并设立横扇镇,镇0驻横扇;七都、庙港两镇合并设立七都镇,镇0驻七都;震泽、八都两镇合并设立震泽镇,镇0驻震泽;桃源、铜罗两镇合并设立桃源镇,镇0驻桃源;芦墟、金家坝两镇合并设立芦墟镇,镇0驻芦墟;黎里、北厍两镇合并设立黎里镇,镇0驻黎里;平望、梅堰两镇合并设立平望镇,镇0驻平望。

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松陵镇辖:社区居委会(北门、东门、西塘、城中、水乡、鲈乡二村、鲈乡三村、石里、西元圩、八坼);村委会(清树湾、梅里、吴模、联团、江新、高新、长安、芦荡、南厍、捕捞、友联、练聚、直港、农创、南刘、友谊、新营、联民、汤华、黑龙、石铁、第二渔业村委会)。

同里镇辖:社区居委会(东新、鱼行、东溪、屯溪、富渔、屯渔);村委会(文安、田厍、叶建、合心、湘娄、白蚬湖、肖甸湖、九里湖、北联、三港、屯南、屯溪)。

芦墟镇辖:社区居委会(镇东、镇西、新区、莘塔、金家坝);村委会(秋田、城司、伟明、芦东、汾湖湾、莘南、莘西、元荡、龙泾、港南、三好、三和、高新、东联、雪巷、蚬南、群众、长胜、杨文头、红旗、梅石、大潮、跃进、新钢、星谊、银杏)。

黎里镇辖:社区居委会(黎新、兴黎、振黎、北厍);村委会(黎阳、建南、史北、华莺、大联、方联、汤角、青石、乌桥、黎花、雄锋、元鹤、东方、梅墩、大胜、黎星、汾湖、浮楼、沈家港、大长港、川心港、永新)。

平望镇辖:社区居委会(西塘、河西、南大、新建、南新、新诚、梅堰);村委会(群星、金联、联丰、胜灯、平西、上横、溪港、南杨、顾扇、莺湖、端市、中鲈、万心、龙南、庙头、联合、双浜、新南、平安、秋泽、三官桥)。

盛泽镇辖:社区居委会(太平、里安、工厂、花园、荡口、桥北、新民、印染、新生、谭丘、盛虹、永和、茅塔、杨扇、蔬菜、盛渔、郎中、西白洋、谭渔、南麻);村委会(东港、红洲、圣塘、兴桥、群铁、前跃、幸福、黄家溪、北角、胜天、荷花、谭丘、双熟、人福、龙桥、溪南、北旺、南塘、坝里、大谢、桥南、永平、龙北、沈家、七庄、庄平、寺西洋)。

横扇镇辖:社区居委会(横扇、沧浦、菀坪、渔业);村委会(星字湾、北横、沧洲、姚家港、圣牛、叶家港、双湾、大家港、厍港、四都、戗港、王焰、新湖、诚心、同芯、安湖、菀南)。

七都镇辖:社区居委会(七都、庙港、渔业);村委会(东风、环湖、沈家湾、隐读、丰田、长桥、东庙桥、吴越、群幸、菱田、望湖、双塔、陆港、荣烂、庙港、联强、节制闸、开明、开弦弓、丰民、光荣、盛庄)。

震泽镇辖:社区居委会(镇南、砥定、石瑾、贯桥);村委会(勤幸、朱家浜、新乐、金星、三扇、众安桥、齐心、永乐、双阳、新幸、蠡泽、兴华、大船港、贯桥、桃花庄、曹村、长家湾、前港、联星、林港、夏家抖、龙降桥、花木桥)。

桃源镇辖:社区居委会(南区、北区、铜罗);村委会(民益、广福、利群、宅里桥、前窑、新亭、九里桥、杏花、青云、天亮浜、文民、瑾下浜、大德、梵香、新和、水家港、新蕾、陶墩、戴家浜、桃花源、仙南、贤胡、迎春、严东、开阳、富乡、后练、严慕)。

吴江市经济开发区辖:运东分区、运西分区;村委会(花港、姚家庄、柳胥、吴新、淞南、三里桥、庞北、庞南、庞东、庞山、庞杨、白龙桥、渔业、凌益、龙津、西联、同兴、方尖港、栅桥、厍浜、仪塔、叶明、叶泽)。

2004年全市全面完成撤乡建镇,共设松陵、盛泽、同里、震泽、黎里、平望、芦墟、桃源、横扇、七都10个镇。

松陵镇面积128.02平方千米,人口147743人。

同里镇面积102.91平方千米,人口 47952人。

芦墟镇面积149.24平方千米,人口102295人。

黎里镇面积108.52平方千米,人口 92228人。

平望镇面积135.65平方千米,人口 82712人。

盛泽镇面积147.74平方千米,人口202851人。

横扇镇面积 57.58平方千米,人口 58029人。

七都镇面积 86.20平方千米,人口 73954人。

震泽镇面积 95.61平方千米,人口 85249人。

桃源镇面积 90.60平方千米,人口 71825人。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整理)

2005年,吴江市辖松陵、盛泽、同里、震泽、黎里、平望、芦墟、桃源、横扇、七都10个镇,共有242个行政村、69个社区居委会。吴江开发区新增了一个社区居委会。

松陵镇(320584100)辖10个社区(北门、东门、西塘、城中、水乡、鲈乡二村、鲈乡三村、石里、西元圩、八坼)、22个村委会(清树湾、梅里、吴模、联团、江新、高新、长安、芦荡、南厍、捕捞、友联、练聚、直港、农创、南刘、友谊、新营、联民、汤华、黑龙、石铁、第二渔业村)。

同里镇(320584101)辖6个社区(东新、鱼行、东溪、屯溪、富渔、屯渔)、12个村委会(文安、田厍、叶建、合心、湘娄、白蚬湖、肖甸湖、九里湖、北联、三港、屯南、屯溪)。

芦墟镇(320584102)辖5个社区(镇东、镇西、新区、莘塔、金家坝)、26个村委会(秋田、城司、伟明、芦东、汾湖湾、莘南、莘西、元荡、龙泾、港南、三好、三和、高新、东联、雪巷、蚬南、群众、长胜、杨文头、红旗、梅石、大潮、跃进、新钢、星谊、银杏)。

黎里镇(320584103)辖4个社区(黎新、兴黎、振黎、北厍)、22个村委会(黎阳、建南、史北、华莺、大联、方联、汤角、青石、乌桥、黎花、雄锋、元鹤、东方、梅墩、大胜、黎星、汾湖、浮楼、沈家港、大长港、川心港、永新)。

平望镇(320584104)辖7个社区(西塘、河西、南大、新建、南新、新诚、梅堰)、21个村委会(群星、金联、联丰、胜灯、平西、上横、溪港、南杨、顾扇、莺湖、端市、中鲈、万心、南、庙头、联合、双浜、新南、平安、秋泽、三官桥)。

盛泽镇(320584105)辖20个社区(太平、里安、工厂、花园、荡口、桥北、新民、印染、新生、谭丘、盛虹、永和、茅塔、杨扇、蔬菜、盛渔、郎中、西白洋、谭渔、南麻)、27个村委会(东港、红洲、圣塘、兴桥、群铁、前跃、幸福、黄家溪、北角、胜天、荷花、谭丘、双熟、人福、龙桥、溪南、北旺、南塘、坝里、大谢、桥南、永平、龙北、沈家、七庄、庄平、寺西洋)。

横扇镇(320584106)辖4个社区(横扇、沧浦、菀坪、渔业)、17个村委会(星字湾、北横、沧洲、姚家港、圣牛、叶家港、双湾、大家港、厍港、都、戗港、王焰、新湖、诚心、同芯、安湖、菀南)。

七都镇(320584107)辖4个社区(七都、庙港、渔业、西漾渔业)、22个村委会(东风、环湖、沈家湾、隐读、丰田、长桥、东庙桥、吴越、群幸、菱田、望湖、双塔、陆港、荣烂、庙港、联强、节制闸、开明、开弦弓、丰民、光荣、盛庄)。

震泽镇(320584108)辖4个社区(镇南、砥定、石瑾、贯桥)、23个村委会(勤幸、朱家浜、新乐、金星、三扇、众安桥、齐心、永乐、双阳、新幸、蠡泽、兴华、大船港、贯桥、桃花庄、曹村、长家湾、前港、联星、林港、夏家抖、龙降桥、花木桥)。

桃源镇(320584109)辖3个社区(南区、北区、铜罗)、28个村委会(民益、广福、利群、宅里桥、前窑、新亭、九里桥、杏花、青云、天亮浜、文民、瑾下浜、大德、梵香、新和、水家港、新蕾、陶墩、戴家浜、桃花源、仙南、贤胡、迎春、严东、开阳、富乡、后练、严慕)。

吴江经济开发区(320584400)辖2个社区(江陵、庞山湖)、22个村委会(花港、姚家庄、柳胥、吴新、淞南、三里桥、庞北、庞南、庞东、庞山、庞杨、白龙桥、凌益、龙津、西联、同兴、方尖港、栅桥、厍浜、仪塔、叶明、叶泽)。

截至2005年12月8日,全市共有10个镇:松陵镇、同里镇、芦墟镇、黎里镇、平望镇、盛泽镇、震泽镇、七都镇 、桃源镇、横扇镇。2006年,江苏省0批复同意吴江市芦墟与黎里两镇合并,成立汾湖镇。截至2007年4月4日,全市共有9个镇:松陵镇、同里镇、汾湖镇、平望镇、盛泽镇、震泽镇、七都镇、桃源镇、横扇镇。

2021年3月,吴江区上榜2021中国县域网络购买力百强榜第33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发布《2020年淘宝村百强县》,吴江区上榜,排名第82位。

2020年9月,吴江区上榜2020年中国百强区,名列第12。

2020年9月,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出炉,吴江区位列第12名。

2020年6月,吴江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苏南片区)。

2019年10月,吴江区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0月,吴江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列第8名。

2019年10月,吴江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位列第9名。

2018年9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8年中国百强区排名,吴江区名列第19位。

苏州为什么叫苏州,苏啥意思

现在口罩和蔬菜是大家急需的,目前苏州有29个口罩定点投放店铺,大家可以直接去购买。苏州蔬菜供应充足,大家不用担心。至于现在是用着高速关闭路口具体信息如下。

苏州口罩生产供应情况

根据2020年1月30日公示的苏州市疫情防控工作网络通气会答记者问:

针对全国、全省口罩供应紧张的情况,

1月26日,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保障保供组会同市商务局、工信局、市场监督局,迅速组成3个采购工作小组,分赴相关企业,加紧摸排口罩等医疗物资生产情况,同时,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向兄弟省市及海外筹备疫情防控物资。

一是口罩生产情况。

由于春节放假,目前苏州市口罩生产企业的产能还未完全释放。部分企业近期紧急复工后,每天约能生产口罩10万只。可以肯定的是,口罩生产和市场供应数量在今后一个阶段会越来越多。

二是口罩投放情况。

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类医药连锁企业及商超、电商平台已累计出售口罩400万只,1月29日下午1点开始,在苏州城区29个投放点进行限价投放,由礼安医药、雷允上医药连锁总店作为政府定点企业向市民供应口罩。其中:姑苏区19家(礼安10家、雷允上9家)、苏州高新区5家(礼安3家、雷允上2家)、苏州工业园区5家(礼安4家、雷允上1家)。

此次口罩投放量总计为10万只,零售价格为1.3元/只。苏州市民凭本人身份证每人每次限购5只。接着,我们将不定期通过这个渠道加大投放。

此外,为方便市民购买,我们将进一步拓宽购买渠道,目前正在着手通过我市电商企业——食行生鲜,每天定量供应部分口罩。鉴于电商平台具备点对点、不见面优势,广大市民可以通过相关渠道采购。我们还将积极通过电商平台扩大口罩进口渠道,有望一周内投放市场。总体来看,我市口罩后续投放量将逐步扩大,在这里也提醒广大市民有序购买。

在加大投放供应的同时,我们将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确保投放的口罩符合质量安全标准。

苏州市民的“菜篮子”保障

根据2020年1月30日公示的苏州市疫情防控工作网络通气会答记者问:

目前苏州市最大的“菜篮子”供应市场南环桥批发市场,春节期间蔬菜等副食品日均上市总量8000-9000吨,比平时增加20%以上,保证总量6万余吨的鲜活农产品按时、足量、保质投放市场。

从我们监测的情况看,全市生活必须物资储备比较充足。截至1月29日,南环桥市场部分商品库存量为:粮食350吨、食用油120吨、猪肉800吨、鸡蛋15吨、蔬菜1500吨,而且蔬菜等产品的到货量提增率很高,1月29日蔬菜到货量已达2100吨,再过一、二天,日到货量将超过2500吨。市区13家重点超市,当前有大米库存845吨,食用油库存40万升,方便面库存9万袋,各重点超市的供货渠道也较稳定。全市目前有398家农贸市场,394家正常营业,供货稳定。市民比较关注的猪肉方面,全市猪肉储备共有7172吨,其中社会储备3055吨。总体来说,目前各类生活必须物资供货平稳。

地产农产品方面,目前全市在田蔬菜面积23.5万亩,预计春节期间(1月17日~2月5日)全市可上市蔬菜12.4万吨。

近期,受节日和疫情双重影响,部分蔬菜价格出现波动上涨。为做好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市政府成立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保供工作专班,全力以赴做好保供稳价相关工作。及时启动应急价格监测日报告制度,密切监测粮食、肉类、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为保供稳价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加大蔬菜等民生商品调运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市场供应量。严格落实物价上涨补贴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价格补贴,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另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督检查力度,

依法严肃查处价格串通、价格欺诈、哄抬价格和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1月29日,我市曝光了哄抬口罩价格等5个典型案件。

哪些高速公路口子是开的

根据2020年1月30日公示的苏州市疫情防控工作网络通气会答记者问:

全市共有73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为了更好地管控重点车辆,集中力量检查入境车辆、人员,构筑城市疫情防控第一线,我们重点保留了37个,暂时关停了车流量较小、周边需求少的36个。另外,在5个省界主线站,我们也加强了检查、检测。

37个开放的高速出口情况(截止1月30日公告):

注: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开放情况会根据防疫需要及车流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请及时关注相关通告,并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当前,正好遇到返程高峰,部分出口暂时关闭后,导致保留出口车流增长、积压;另一方面,出口检疫处需要一定时间,导致部分路口出现拥堵。希望司机朋友进一步关注交通诱导信息,按诱导信息从指定出口驶出。

针对拥堵情况,交通管控组抓紧优化流程,增加通行车道、增加检测人员、提高通行效率,尽最大可能减少拥堵现象。

公路路口的防疫查控工作,容易造成车辆拥堵,在此,恳请市民朋友们理解和配合,耐心等待,减慢车速,戴好口罩,提前打开车窗让体温降到正常,准备好驾驶证、行驶证和身份证以备检查,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

苏州地铁运营时间有调整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拟对线网运营服务做如下调整:

自2020年1月30日起至另有通知时止,苏州市轨道交通1、2、3、4号线运营服务时间均调整为7:00-21:00,全天运行行车间隔均调整为15分钟左右。

请广大乘客朋友合理安排出行,乘车全程佩戴口罩。

后续若行车计划再有调整,将另行通告。

G524、S230相城段交通管控长三角第三批高铁动车停运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以及客流变化情况,铁路部门临时调整运输方案,停运以下列车。:

1月29,30,31日、2月1,2,3,7,8,9,10,14,15,16,17,21,22,23,24日上海虹桥开D931/4次、广州南开D933/2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6日南宁东开G2344/1/4次停运,1月31日至2月7日宁波开G2343/2/3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28日上海虹桥开G99次运行至广州南终止,广州南至香港西九龙间G99次停运。

1月31日至2月29日香港西九龙开G100次改为广州南始发,香港西九龙至广州南间G100次停运。同时,1月30日至2月28日香港西九龙开G6504次,1月31日至2月29日广州南开G6503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2日徐州东开G9445次停运。

1月29日上海虹桥开G9250/1次停运,1月30日池州开G9252/49次停运。

1月31日,2月1,2,3日南昌西开G4596/3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2日上海虹桥开G4933次停运。1月30,31日,2月1,2日长沙南开G4936次停运。1月31日,2月1,2,3日义乌开G4935次停运。1月31日,2月1,2,3日南昌西开G4934次停运。

1月31日,2月1,2,3日宜春开G4618/5次停运。

1月29,30,31日,2月1,2日上海虹桥开G4072/3次停运。1月30,31日,2月1,2,3日郑州东开G4074/1次停运。

1月29,30,31日,2月1,2日上海虹桥开G4306/7次停运。1月30,31日,2月1,2,3日郑州东开G4308/5次停运。

1月29,30,31日,2月1,2,9,10日杭州东开G4607次停运。1月30,31日,2月1,2,3,10,11日长沙南开G4608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2,9,10日上海虹桥开G4905次停运。1月31日,2月1,2,3,10,11日娄底南开G4906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日、2月3日至2月8日上海虹桥开G2次、北京南开G3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8日上海虹桥开G10次、北京南开G11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8日上海虹桥开G7172次、苏州开G7235次、上海开G18次,1月31日至2月9日北京南开G19次、杭州东开G32次、北京南开G15次,2月1日至2月10日南京南开G7129次停运。

2月4日至2月8日上海虹桥开G118次、北京南开G149次停运。

2月4日至2月8日上海虹桥开G128次、北京南开G159次停运。

1月30日、2月1、3、5、7日苏州开G7503次、台州开G7542次、上海虹桥开G7545次、温州南开G7330次、上海虹桥开G124次、北京南开G169次停运。

1月30日、2月1、3、5、7日上海虹桥开G102次、北京南开G133次、上海虹桥开G7535次、温州南开G7504次、上海虹桥开G7509次、宁波开G7514次,2月7日上海虹桥开G7519次、宁波开G7524次停运。

2月4日至2月7日上海南开D771次、九江开D772次停运。

2月3日至2月8日杭州东开D3111次、深圳北开D7362次停运,2月4日至2月9日潮汕开D7361次、深圳北开D3112次停运。

2月4、6、8日上海虹桥开D3205次、厦门北开D3220次、宁波开D3219次、厦门北开D3206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8日杭州东开D3307次、深圳北开D678次停运,1月31日至2月9日漳州开D677次、深圳北开D3308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2日宁海开G4876/7次停运。1月31日,2月1,2,3日宜春开G4878/5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2日福州开G4578次停运。1月31日,2月1,2,3日南京南开G4577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2日福州南开G4524次停运。1月31日,2月1,2,3日上海虹桥开G4523次停运。

1月29,30,31日,2月1,2,9,10日上海虹桥开G4718/9次停运。1月30,31日,2月1,2,3,10,11日西安北开G4720/17次停运。

1月29,30,31日,2月1,2,9,10日上海虹桥开G4986/7次停运。1月30,31日,2月1,2,3,10,11日西安北开G4988/5次停运。

2月2日至2月18日上海南开D5403次、杭州开D5404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8日南京开D5502/3次、南通开D5514/1次、南京开D5522/3次、南通开D5534/1次、南京开D5542/3次,1月31日至2月19日南通开D5504/1次、南京开D5512/3次、南通开D5524/1次、南京开D5532/3次、南通开D5544/1次停运。

2月3、4、5、6、7、10、11、12、13、14、17、18日马鞍山东开D5646次停运。

1月30日至31日、2月3日至18日合肥南开D5597次、黄山北开D5582次、杭州东开D5579次、黄山北开D5580次停运。

1月31日至2月1日、2月4日至19日杭州东开D5577次、黄山北开D5578次、杭州东开D5581次、黄山北开D5598次停运。

1月30日至31日、2月3日至18日徐州东开D5667、D5673、D5679次停运、盐城开D5670、D5676次停运,1月31日至2月1日、2月4日至19日盐城开D5668、D5674、D5680次停运、徐州东开D5671、D5677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日、2月3日至2月10南京南开D9511、D9513、D9515、D9517、D9519次停运,芜湖开D9510、D9512、D9514、D9516、D9518、D9520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3日南京南开D9529、D9531、D9533次,安庆开D9530、D9532、D9534次停运。

1月30日、2月2日,2月9、10日南京开D9546/7次、南通开D9548/5次停运。

2月10日南京开D9570次、徐州开D9569次停运。

2月4日至9日上海虹桥开G7541次、台州开G7508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8日合肥南开G7716次、阜阳西开G7715次停运。

2月3日至18日上海虹桥开G7553次、2月4日至19日千岛湖开G7554次停运。

2月3日至23日合肥南开G7638/5次、温州南开G7636/7次停运。

1月31日至2月17日上海虹桥开G7343次、2月1日至18日瑞安开G7344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日、2月3日至8日、2月10日至2月18日南京开G7005、G7013、G7021次,上海开G7010、G7018、G7026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日、2月3日至8日、2月10日至2月18日上海开G7006、G7014、G7022次,南京开G7009、G7017、G7025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8日南京开G7101次、上海虹桥开G7104次、南京开G7113次、上海虹桥开G7112次、南京开G7041次、上海开G7058次、南京开G7069次,1月31日至2月19日上海开G7032次、南京开G7045次、上海开G7046次、南京开G7057次、上海开G7208次、苏州开G7207次、上海开G7062次均停运。

2月2日至18日南京开G7039、G7051、G7121次,上海开G7040、G7050次,上海虹桥开G7124次停运。

2月4日至18日南京开G7035次、上海开G7038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8日南京开G7055次、上海开G7054次停运。1月30、31日,2月1、2、7、9、14、16日南京开G7097次、上海开G7098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8日上海虹桥开G7102次、南京开G7109次停运。

1月31日至2月1日、2月3日至7日、2月10日至14日、2月17日至21日、2月24日至28日苏州开G7203次停运。

1月31日至2月1日、2月3日至7日、2月10日至14日、2月17日至21日、2月24日至28日昆山南开G7215次停运。

1月31日、2月1日、2月3日至18日南京南开G7229次、上海开G7218/9次、芜湖开D5644次停运。

1月31日至2月1日、2月3日至2月8日、2月10日至2月18日上海开G7800次、苏州开G7799次、上海开G7056次、南京开G7027次停运。

1月31日至2月18日杭州东开G7463次、温州南开G7466次停运。

2月2日至2月17日徐州东开G7605次、杭州东开G7604次、蚌埠南开G7473/6次停运。

2月3日至2月18日台州开G7475/4、杭州东G7621次、温州南G7620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2日南京南开G9481次、杭州东开G9482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日合肥南开G7740次、界首南开G7739次、合肥南开G7710次、亳州南开G7709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8日上海虹桥开G9292/3次、芜湖开D9522次停运。

2月2日至2月18日上海虹桥开G9309次、杭州东开G9310次停运。

2月3、9、10日合肥南开G9501次、安庆开G9502次、合肥南开G9503次、安庆开G9504次、合肥南开G9505次、安庆开G9506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2日安庆开G9370/67次停运。

1月31,2月1日、2、3日合肥南开G9404/1次停运。

2月3日至11日合肥南开G9464/1次停运。

1月30日合肥南开D9556/3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2日上海虹桥开D9487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日合肥南开D9501次、安庆开D9502次、合肥南开D9503次、安庆开D9504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日上海虹桥开D9526/7次、安庆开D9528/5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2日合肥开G9242/39次停运。

1月31日、2月1日上海南至金山卫C3001/C3604、C3201/C3644次停运。

1月29日至2月26日隔日上海开Z99次停运,1月30日至2月27日隔日香港红_开Z100次停运。

2月1,4,7,10,13,16日贵阳开K4600次停运,2月2,5,8,11,14,17日杭州开K4599次停运。

1月31日西安开K4026/7次停运。2月2日上海开K4028/5次停运。

1月30日,2月1日西安开K4192/89次停运。1月31日,2月2日上海开K4190/1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日南昌开K4918次停运。1月31日,2月1,2日上海南开K4917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日南昌开K4282次停运。1月31日,2月1,2日上海南开K4281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2日萍乡开K4298次停运。1月31日,2月1,2,3日杭州开K4297次停运。

1月30,31日,2月1日南昌开K4404/1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日九江开K1669/72/69次、1月31日至2月2日温州开K1670/1/0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2日芜湖开K5665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日厦门开G1676次、南京南开G1677次、福州开G1672次、南京南开G1675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日厦门开D3234次、杭州东开D3233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日福州开G304次,1月31日至2月2日北京南开G301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1日南昌开D2106次、衢州开D2105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2日南昌西开G4768次,1月31日至2月3日杭州东开G4767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3日南昌西开G4894次、杭州东开G4893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2日南昌开G4822次,1月31日至2月3日上海虹桥开G4821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2日福州开G4994次,1月31日至2月3日杭州东开G4993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8日南平市开D4687/6次、宁波开D4685/8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2日厦门开G4882次,1月31日至2月3日上海虹桥开G4881次停运。

1月30日至2月8日西安北开G862/59次、1月31日至2月9日福州开G860/1次停运。

2月7、14、16日南京南开D5647次(周末线)、芜湖开D5648次(周末线)停运。

2月4日至8日、2月11日至2月19日合肥南开D5663次、安庆开D5664次停运。

2月24日温州南开G7636/7次停运。

2月3日南京开G7035次、上海开G7038次停运。

昆山124条公交路线调整

暂停区域公交(总计124条):

开发区(共计10条):212、213、214、215、216、217、218、219路,加工区210A、210B路;

高新区(共计11条):201、202、203、204、205、207、208、301、302、303、304路;

花桥(共计12条):220、221、222、223、227、228、229、320、321、323、324路,X1线;

张浦(共计21条):230A、230B、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3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路;

周市(共计8条):280、281、282、283、284、286、288、289路;

陆家(共计3条):224、225、226路;

巴城(共计12条):270、271、272、273、275、276、277、278、279、370、371、372路;

千灯(共计8条):250、251、252、253、254、350、352、355路;

锦溪(共计12条):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390、391路;

周庄(共计8条):260、261、263、265、266、267、268、269路;

淀山湖(共计8条):255、257、351、354、356、357、358、359路;

社区巴士(共计6条):961、962、963、964、965、966路;

其他(共计5条):游6、7路,高峰1、2、3号线。

配套服务火车站、高铁站、汽车南站的10条公交线路(1路、2路、11路、12路、18路、32路、101路、122路、125路、133路)不作调整。

其他运营的线路,早班发车最早统一调整为6:30,末班发车最晚统一调整为18:00。

具体的运营班次可通过公交服务热线96889696咨询。

公交运营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吴江公交运营时间及线路调整

自1月25日起,涉及景区的5条跨省公交专线暂停运营,具体线路如下:

公交7615路:桃源汽车站至浙江乌镇汽车站;公交7616路:八都小学至浙江南浔泰安路公交换乘中心;公交7617路:铜罗汽车站至浙江新塍镇公交停车场;公交7618路:黎里旅游集散中心至上海东方绿舟站;公交7619路:黎里旅游集散中心至西塘汽车站(已于1月24日下午暂停运营)。

公交7307路(吴江第五人民医院至上海大观园),线路临时调整为吴江第五人民医院至吴江汾湖荡东。

1月26日起,取消公交755路临时性调整,不进入浙江王江泾,恢复原线路运行。

1月28日起,按苏州要求,吴江城区常规公交首发、收班和班线间隔时间进行调整。

首班车最早6:20、末班车最晚20:00、发班间隔调整为20-35分钟,农村公交线路发班间隔统一调整为40-90分钟。

此外,吴江公交公司继续对收班公交车和重点公交枢纽站进行每天2次以上的消毒;继续在八坼、明珠城、文苑路、奥林清华、横扇、七都、桃源、平望、江陵桥、黎里等10个公交首末站设置体温检测点。

目前国内大部分列车已经停运,苏州地铁运营时间会有所调整,吴江的公交线路也会调整,昆山有部分公交目前已经暂停运营。苏州部分开放高速路口信息如上。最近大家还是子在家呆着,不要随意外出

基本概况

[编辑本段]

苏州(汉语拼音:Sūzhōu,方言:苏州话),中国城市,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大城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江苏省省辖市,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实际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苏州因此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是有效资料显示现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城市,苏州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西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奔牛水闸记》),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明清时期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244311人,其中市辖区2353019人,2007年全市出生人口48552人,出生率为7.83‰,全市人口自然增长8049人,增长率为1.30‰;苏州市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1993年,苏州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

地理位置

[编辑本段]

苏州坐落于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截止到200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超过六百万,城区常住人口超过二百万。苏州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也是4个全国重点环境保护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也是全省最南的城市。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北枕长江,与南通、泰州隔江相望。市中心西距南京市219千米,东距上海市区80千米。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行政区划

[编辑本段]

金阊区(面积 37平方千米,人口210832人。邮政编码215008)

(驻石路街道) 石路街道/留园街道/虎丘街道/白洋湾街道/彩香街道

平江区(面积 22平方千米,人口232053人。邮政编码215005)

(驻观前街道) 观前街道/平江路街道/苏锦街道/娄门街道/城北街道/桃花坞街道

沧浪区(面积 25平方千米,人口322922人。邮政编码215006)

(驻双塔街道) 双塔街道/南门街道/胥江街道/吴门桥街道/葑门街道/友新街道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面积 258平方千米,人口349518人。邮政编码215004)

(驻狮山街道) 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枫桥街道/镇湖街道/浒墅关镇/ 通安镇/东渚镇

苏州工业园区 人口304761人(驻娄葑镇) 娄葑镇/唯亭镇/胜浦镇

吴中区(面积 672平方千米,人口571851 人。邮政编码215128)

(驻长桥街道) 长桥街道/越溪街道/郭巷街道/横泾街道/香山街道/苏苑街道/龙西街道/城南街道/角直镇/木 渎镇/胥口镇/临湖镇/东山镇/光福镇/西山镇

相城区(驻元和街道) (面积 416平方千米,人口361082人。邮政编码215131)

(驻元和街道)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黄桥街道/北桥街道/望亭镇/黄埭镇/渭塘镇/阳澄湖镇

常熟市(驻虞山镇)(面积1263平方千米,人口1061410人。邮政编码215500)

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新港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

昆山市(驻玉山镇)(面积 927平方千米,人口679846人。邮政编码215300)

玉山镇/巴城镇/周市镇/陆家镇/花桥镇/淀山湖镇/张浦镇/周庄镇/千灯镇/锦溪镇

张家港市(驻杨舍镇)(面积 813平方千米,人口893039人。邮政编码215600)

杨舍镇/塘桥镇/金港镇/锦丰镇/乐余镇/凤凰镇/南丰镇/大新镇

吴江市(驻松陵镇)(面积1192平方千米,人口793172人。邮政编码215200)

松陵镇/盛泽镇/同里镇/汾湖镇/平望镇/横扇镇/七都镇/震泽镇/桃源镇

太仓市(驻城厢镇)(面积 642平方千米,人口463825人。邮政编码215400)

城厢镇/沙溪镇/浏河镇/浮桥镇/璜泾镇/双凤镇/陆渡镇

自然环境

[编辑本段]

苏州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市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市区是江南水网的中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其从古至今繁荣发达、长盛不衰的文化和经济,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有“丝绸之都(丝绸之府)”、“园林之城”的美誉。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东方水都(东方水城)”之称。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2004年曾经成功举办世界遗产大会。2006年又举办了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

交通情况

[编辑本段]

苏州自古有京杭运河贯穿而过。现有京沪铁路以及312,204等多条国道经过苏州。苏州周边有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无锡硕放机场。2007年苏州正在建设轻轨 。预计2009年左右投入使用。其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德国水平,是交通部授予的公路交通枢纽城市.

历史文化

[编辑本段]

苏州建城于公元前514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楚国叛将伍子胥建阖闾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都城,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有关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迹。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苏州城建城早,规模大,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古城区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 苏州园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四大名园中,苏州就占有拙政园、留园两席;“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令古今游客争相来访枫桥,闻听寒山寺的钟声。 姑苏城外自然风光秀丽,灵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诸山,点缀于太湖之滨,形成了富有江南风情的湖光山色。 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加之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使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怡园“画舫斋”),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和留园更跻身“中国四大名园”之列,网师园也颇负盛名。

苏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其中赵陵山遗址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苏州是中国著名古都,曾为春秋之吴国、战国之越国、三国之孙吴、元末之张吴等多个政权的首都,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经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证为中国第一古城。她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亦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风景秀美如画的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苏州园林和其他大量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逾4200年,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典型的园林城市。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城的古迹密度在中国仅次于北京和西安,列全国第三位.一般认为,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已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苏州也是中国最精致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其中苏州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双遗产”集于一身.现在进入国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的有苏州古城历史街区和江南水乡古镇.苏州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迄今有九座园林列世界文化遗产之列.昆曲和以虞山派为代表之一的古琴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苏州现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周庄、吴江同里、苏州角直),7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苏州东山、苏州西山、苏州光福、苏州木渎、吴江震泽、太仓沙溪、昆山千灯),还有一大批保存较好的古镇(如吴江的黎里、盛泽,昆山锦溪,太仓浏河等)、古村落(吴中区的东山村、明月湾)。

名称由来

[编辑本段]

相传商代末年,周君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历。季历有子昌,古公亶父认为昌有兴王业的才能,想把君位传给季历再传于昌。泰伯、仲雍了解了这一意图后,为尊重父意,避让君位而逃避到当时被称为荆蛮之地的江南。并随乡入俗,自行“断发文身”。表示他们已是荆蛮之人,而不能再回去继位了。他们的这一义行,以及他们带来的周族先进的文化和农业生产技术,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拥护,在梅里(今无锡县梅村)泰伯被拥立为君长,国号为“匀吴”(匀吴的“匀”是荆蛮语的发声词,无实际意义,匀吴即吴。由于笔误,匀吴也被误写为勾吴)。

从泰伯起十九传至寿梦继位称王(公元前585年),吴国始有确切纪年。随着吴国的崛起,梅里的都城已日益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了,而位于太湖东北岸的苏州,由于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寿梦二十五年(公元前561年),正式将都城迁至苏州。并经过多年的不断经营,具有相当规模。可是由于史籍没有记载,当时城址已无从查考。自此,当时的苏州称为吴国。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下令伍子胥督造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城池,自此,苏州的地理位置沿革致今。公元前522年,秦始皇在吴都城设会稽郡、吴县,自此,当时的苏州称为吴县,或有时称为吴州。公元589年,隋改吴州为苏州(以苏州城西姑苏山得名,苏州的名称始此。另姑苏山由吴王阖闾建姑苏台得名,现山上仍有遗迹)。

公元778年,唐朝设苏州为江南唯一的“雄州”(唐制州分七等,“雄州”为二等),从此,苏州名称被固定作为通称。公元1113年,宋改苏州为平江府。

综合历史变革,苏州有很多的别称:姑苏、吴、吴县、东吴、平江、吴中等等。又由于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又称为水都、水城、水乡,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将苏州赞誉为东方威尼斯.苏州古城被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称赞为”鬼斧神工”.

苏州最佳旅游时间

苏州最美的季节当然是温暖宜人的春天,无论是春光灿烂还是春雨缠绵,苏州园林都是一幅动人画卷。苏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随着季节变换,苏州园林或繁花似锦,或碧树浓荫,或银装素裹,展现出万千美态。

而且各种时令美食如杨梅、枇杷、糖藕、大闸蟹、腌笃鲜轮番上市,大饱眼福之余还能大饱口福。

苏州戏曲

中国的戏曲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宋元时期,逐渐演变成较为完整的艺术形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革新、发展丰富。中国戏曲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上,以及世界艺术宝库里,占有独特的地位。

苏州,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座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苏州不但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富的物质财富,也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其中,苏州的戏曲艺术尤令人瞩目,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苏州是昆剧和苏剧的故乡。被人们誉为戏曲艺术瑰宝的昆剧,兴起于元末明初时的昆山太仓一带,自明代隆庆、万历之交,至清代康熙、嘉庆年问,昆剧由于得到革新而迅速兴盛,其时在苏州城镇、乡村,人们对昆剧迷恋到了如醉如狂地步,组织业余班社,举行唱曲活动,一年一度的虎丘曲会,几至“倾城阖户”,“唱者千百”。在昆剧鼎盛时期,以苏州为中心,其流布范围几乎遍及全国各大城市,独霸剧坛二百余年。昆剧的繁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作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著名的传奇剧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的戏曲事业,在党的“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方针指引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抢救和继承昆剧、发展苏剧,早在五十年代初,中共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对苏、昆剧工作就十分重视。全国重大昆剧活动,也都在苏州举行,这对苏州的戏曲艺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些新剧目的创作和演出,如昆剧《窦娥冤》,苏剧《醉归》、《窦公送子》,京剧《李慧娘》,滑稽戏《满意勿满意》等,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近半个世纪来,苏州地区的戏曲艺术有了可喜的发展。

苏州戏曲源远流长。历史上无数剧作家、曲家、演员对戏曲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是以往的地方史志中很少记载。如不少演员的演剧事迹和艺术成就已湮没无传,或仅在一些笔记中见到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片段记述;不少剧目,仅留存其名或残曲。又如近代的“薪尽火传”的昆剧传习所的某些史实,因往事已久,即使当事者回忆,已尽难一致;当年曾演出过名剧的舞台,不少已遗迹难寻。由此可见,编纂戏曲志是带有一定程度的开创性和抢救性。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古琴

2006年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加强,18个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名录,在全国城市中居于首位。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第三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周庄国际旅游节入选2006年度中国十大旅游类节庆。文艺创作取得新成绩,一批优秀剧(节)目分别获得全国性和省级奖项。文化理论创新工程和理论研究取得新突破。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荣获文化部首届创新奖唯一的特等奖。苏州博物馆新馆工程圆满竣工开馆,苏州民俗博物馆扩建保护工程和忠王府维修项目顺利完工。三家出版社出版新书287种,出版电子音像制品24套,公开出版报纸13种,期刊28种。广电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79.92万户。“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工作扎实推进,农村有线电视净增用户15万户。

苏州方言

[编辑本段]

苏州话,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长期以来一直是吴语的主要代表方言之一(上海话也是吴语的代表方言,但实际上苏州话和上海话差别很小,苏州话比上海郊区一些吴语方言更容易被上海市区人理解)。

苏州话以软糯著称,所谓吴侬软语(侬作人解)就是由此而来。昆曲和评弹都使用苏州话,并流行于整个吴语太湖片。现代新派苏州话有28个声母,43个韵母,7个声调,这个声韵调系统也是吴语的一般情况。 而老派的苏州话则具有27个声母,49个韵母,7调。苏州郊区很多都保留了翘舌音声母,故部分地区具有33个声母。

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近代中国有四大白话:京白、韵白、苏白和粤白。而苏白无疑是江南地区最流行的语言。由于江南地区的发达,较多苏州人能够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其中读书是苏州人从事较多的行业。从唐代到清代,苏州地区的状元占有所有状元的很大的比例,明清一度达到五分之一。上层社会的精英中较多的也是苏州籍。苏白在明代从江南的流行语言成为士大夫的流行语言。越剧、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古人云:“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上层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上层人物大多以苏州话为荣。甚至不同地区的人交流也有使用苏州话的。和官方“普通话”京白相对而言,苏州话在当时社会的地位相当于民间的“普通话”。

姑苏城被大明士绅名流列为游学天下必得一游的五大都会之一,上至后妃宫眷、官宦妻女,下至民间匹妇乃至江湖艺女,更以穿着苏式服装,学说苏白,操唱吴歌,引为骄傲。尤其对各式妓女来说,衣必吴妆,话必苏白,擅长吴歌,成为必备之技能,非如此不足以自抬身价。

《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作者江苏松江府人韩邦庆。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对话皆用苏州方言是该书的鲜明特点,使用苏白也是19世纪兴起的吴语小说的共同特点。

社会经济

[编辑本段]

2006年苏州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820.26亿元人民币,总量居中国大陆第5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华东地区第二位(仅次于上海)、中国地级市第一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8,236元(超过10,000美元),列中国大陆第二位(仅次于深圳)、华东地区第一位(已超越上海)。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574.22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9:65.4:32.7,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突破10000美元。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0亿元,完成400.23亿元,比2005年增长26.3%。

农业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2.36亿元。生产结构加快调整,无公害农产品持续增加,全市新增35只无公害农产品、188只绿色食品和4只有机食品,年末“三品”总数达1250只。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68家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5%。全市已初步形成优质粮油、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农业实现全面增效,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较快。

农村经营机制不断创新,“三大合作”改革大力推进。全市新增各类经济合作组织366个,累计达到1282个,持股、入社农户累计达到50.67万户。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全市完成农田水利总土方3858万立方米。农村新增林地绿地7072.43公顷,疏浚整治各级河道2618公里,加高加固圩堤204公里,增砌护岸工程183公里。全面实现区域集中供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4%。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6.79万千瓦,农林牧渔业用电量2.94亿千瓦时。

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5315.9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2543.8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3%和24%。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产值30.52亿元,集体工业产值139.22亿元,私营工业产值2019.38亿元,外资工业产值8319.42亿元。重工业产值8452.43亿元,轻工业产值4091.44亿元,分别增长27.1%和18%,重工业化水平达到67.4%。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5%,产销率达98.5%;实现利税790亿元,增长35%,其中利润580亿元,增长38%。

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施工产值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交通运输业

2006苏州交通运能运量不断提升,港口运输跨越发展。公路、水运客运量达3.53亿人次,客运周转量201.74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5.1%;完成货运量1.06亿吨,货物周转量72.20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5.5%。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1亿吨,增长26.6%,集装箱运量突破100万标箱,达到124.2万标箱,增幅达65.1%。全市年末拥有机动车153.37万辆,其中汽车55.94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8.5%和24.5%。

邮电信息业

2006年苏州邮政电信业务规模稳步扩大。全市邮政业务收入8.49亿元;发送函件1.12亿件,特快专递487.55万件,报刊2.62亿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166.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全市电信业务总收入104.15亿元,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726.40万门;小灵通用户202.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30万户,比上年增长29.7%。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4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