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专家认为生猪价格将运行在合理区间,专家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呢?
据了解,专家认为这个数字相当切合实际是因为当前生猪出栏价格和猪肉价格下跌较快,在早前连续下跌,这对生猪养殖专业户来说意味着亏损不可避免,也意味着不少的生猪养殖专业户面临破产关门或倒闭,这对生猪养殖专业是无情的打击,也是没顶之灾。
对此,需要我国机构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再也不能有任何迟疑和拖延,就是国家启动猪肉收缩以抑制市场猪肉价格的再延续过度下跌,使猪肉价格回升到一个合理区间,从而拯救生猪养殖专业户,让生猪专业户继续留在养殖领域,避免因价格过低而关门倒闭或转行,确保市场猪肉供应稳定,否则猪肉价格会出现大幅报复性反弹,使?肉贱伤农、肉贵伤民?反复上演。
我们应该为政府这种猪肉收储机制点赞!
其实,粮油蔬菜和猪肉,都关乎了市民百姓的菜篮子。在这两年因为受疫情影响很多人收入下降的情况下,猪肉价格竟然还过快上涨,也难怪国家发改委约谈企业不允许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得串通涨价。
稳定猪肉价格,关乎老百姓日常生活质量。牛羊肉量少价高,很多普通家庭都是偶尔买来改善生活。猪肉不一样,南方的很多家庭,都是用猪肉熬油,做菜都是添加猪油。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对这些家庭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
当然这不是说猪肉不允许涨价。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猪肉也是国家储备商品,真的出现猪肉短缺,价格飞涨。储备猪肉也会投放市场,平抑物价。
简而言之,就是对于猪肉价格不正常的暴涨行为,提前打预防针,以防过后猪肉价格暴跌,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
时间过得飞快,随着10月中旬的开始,对于我们很多的养殖户来说,大家非常收藏粮价、猪价的行情走势。
尤其是在经过国庆佳节之后,生猪价格迎来持续上涨变化,基层生猪实际收购价现在已经达到13元每斤左右。
在猪价呈现坚挺上涨的过程中,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也在迎来高位上涨,特别是豆粕价格和现在环比涨幅已经达到15.37%,同比涨幅也高达36.9%。
在粮价、猪价和豆粕价格迎来持续涨价的过程中,基层猪粮比现在也已经达到9.11:1的水平。
从生猪价格调控的角度来说,猪粮比已经突破之前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猪粮比调控天花板预警线。
所以在近日,新一轮的猪价调控动作很有可能会正式开始。
特别是在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在官微上发布了一个重要消息,指出将会在最近正式投放今年第五批中央猪肉储备,随着这个消息的发布,也正式说明基层猪价走势或将迎来变化。
当然,除了国家政策要进行价格调整之外,很多地区也已经启动了储备肉的投放。
例如江苏省南京市从10月6日启动了第二轮市级储备猪肉投放动作,计划投放的储备猪肉达到350吨;储备肉价格约比市场同品种零售价每公斤低四元。
从这些消息来看,猪价在10月份迎来下跌的风险越来越大。
对于我们养殖户们来讲,也希望大家能够对猪价走势能够有一个基本认识。
但是针对长期的走势来说,猪财神依然认为国内猪价、粮价还存在涨价契机。
尤其是随着11月份的日益临近,粮价、猪价或将再次迎来新的上涨变化。
有三个好消息,希望广大的种养殖户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好消息1:四季度本身就是基层肉类消费的旺季,无论是国民家庭还是餐饮渠道,在肉类方面的采购需求都较为旺盛。
特别是进入到11月份,冬季正式开始,低温天气的出现也将进一步影响基层的肉类采购,会有越来越多的采购需求集中在肉类消费,特别是在鲜肉方面的采购需求会进一步提高。
从供需的角度来说,在消费利好的提振之下,鲜肉消费需求的集中恢复也将进一步提振基层生猪实际收购价,毕竟鲜肉的消费优势与冻肉相比还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好消息2:秋粮全面收购正式启动之后,玉米、大豆等主粮收购价已经迎来了一系列的高开秤价。
无论是深加工企业还是饲养企业,在玉米、大豆方面的收购需求都较为迫切。
而且今年中粮、中储粮等国字头的粮食收购企业也有较为积极的收购操作。
从收购的角度来说,玉米、大豆等主粮作物的价格在11月份还有进一步抬头的空间。
毕竟进购的渠道进一步增多,渠道采购的需求进一步提振,这都是粮价迎来上涨的利好基础。
好消息3:在今年国家针对粮价猪价的调控举措是越来越多,这也为我们说明,无论粮价、猪价未来会迎来哪些涨跌变化,我们农民的种养值收益是能够得到基本保障。
在各项调控措施的推进之下,今年的粮价、猪价肯定还会有更加利好的变化。
综合以上三个好消息来看,粮价、猪价的市场利好已经成为新趋势。
随着国家各项调控政策有条不紊地推进,我们农民的种植收入还能进一步提高。
在这里也恳请所有的农民兄弟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让我们一起为国家制定的粮价猪价调控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点个赞。
(仅供参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5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