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种植:注意防治黄瓜菌核病
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种植模式的广泛推广,黄瓜已成为周年供应的主要蔬莱之一。但病害已成为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大棚黄瓜病害进行防治是广大菜农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勤农网小编就黄瓜菌核病的识别与防治介绍如下。
一、黄瓜菌核病病害表现。
黄瓜果实受害大多在顶端残花部,生长白色菌丝,茎、果实上有丝棉状的白色覆盖物。黄瓜蔓受害多在基部,先出现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使蔓病变至淡褐色,并逐渐软腐,产生白色絮状菌丝和黑色鼠粪状菌核。黄瓜蔓表皮纵裂,病变上部蔓逐渐干枯。叶片呈水渍状腐烂病斑,同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最后导致叶片腐烂。
二、黄瓜菌核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应选择抗病性、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
2、进行土壤消毒:播种或定植前除净落叶、杂草和根茬,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双效灵200倍液进行消毒,杀灭土壤中病菌。
3、早期防治:应及早防治,一旦发现病苗应立即摘除病叶、病瓜,对蔓部发病的植株要及时拔除,带到棚室外深埋或焚烧。铲除棚室内的杂草,消灭中间寄主。同时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并加强苗期管理,喷洒速克灵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进行防治。
4、收获期防治:及时消除收获后的病变残体,进行深翻整地,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植株病害严重时,用速克灵1000倍液处理或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洒。
5、科学施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同时避免使用氮肥过多。
6、控制温度和湿度:要根据黄瓜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进行温度管理,加强黄瓜湿度的控制,以达到调控棚室黄瓜的环境条件。同时要尽量解决好为了提高地温、减少湿度而造成的缺水问题,使养分集中供给黄瓜果实,以达到黄瓜高产的目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