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进入“慢增长”农业将是长远价值线?-
如果回看公司的生命曲线,2021年将是拼多多的重要转折点。
3月21日晚间,拼多多(NASDAQ:PDD)发布了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度财报。财报显示,拼多多2021年全年营收939.499亿元,较2020年增长58%。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72.309亿元,同比增长3%。
另外,在用户增长方面,拼多多的脚步亦开始放慢。2021年,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8.687亿,同比增10%;2021年第四季度,拼多多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7.334亿,同比增长2%。
用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的话讲,“对拼多多而言,2021年是交接之年。在接棒董事长的这一年,从‘营销’转向‘研发’。”
在2021年,陈磊从黄峥手中正式接掌拼多多,曾快速崛起、奇迹增长的拼多多也开始进入个位数增长的“慢时代”,拼多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或许就是农业。
“营销”转“研发”
如陈磊所说,2021年拼多多的调整方向是从营销转向研发。
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第四季度,由于用户增长放缓和活跃用户的波动,导致收入增长放缓,四季度利润的增长则主要源于营销费用缩减以及一次性的费用抵减。”
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2021年研发费用达到89.926亿元,同比增长30%。第四季度研发费用为20.2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51亿元增长4%。另外,公司营销费用却在减少,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营销费用同比减少23%。
营销费用的减少并非一蹴而就,2021年是一个渐进过程,相关高管在业绩会上表示,2021年一季度至三季度营销费用环比不断下降,四季度下降幅度则达到最低。
停止烧钱的背后,平台年成交额(GMV)和活跃买家年度平均消费额(ARPU)实现双增长。其中,年成交额(GMV)达到24410亿元,较上一年的16676亿元,同比增长46%;活跃买家年度平均消费额为2810.0元,较上一年的2115.2元,同比增长33%。
不过在增长放缓的情形下,拼多多选择了一条看起来冒险而艰难的路。去年8月,拼多多宣布设立“百亿农研专项”,持续推动农业 科技 普惠,并将第二、第三季度的利润全部投入到该专项。此次陈磊也表示,第四季度的利润也将用于农研 科技 领域,继续深化拼多多在农业数字化方面的努力,以推动更多的农产区、农户直连数字经济。
“应该承认,很多竞争对手在很多方面,做得比我们好。尤其是在这种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我们需要从自身去找原因,提升自身的服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陈磊说。
重仓农业
如何在农业上为自己搭建一条长远赛道,拼多多用了大量篇幅进行讲述。
陈磊在业绩会上介绍了,2021年拼多多在推动农业数字化的“三步走”。第一是帮助农户拓宽对接市场;第二是推广智慧农业;第三部则是激励赋能更多年轻技术人才投身到农业。
“平台直接向全国农户们洞开了近8.7亿用户的市场。”陈磊称,这让农户们能够越过层层分销,在更短时间内将新鲜农产品直接送达消费者。“这既能让农户增收,也让消费者以实惠价格收到新鲜的农产品。”
此外是关于农产品“零佣金”的承诺,陈磊表示免去了农产品的销售佣金并且主动为农产品提供了更多曝光,农产品“零佣金”政策将继续进行。
推广智慧农业,通过在农业上游推广农业技术的应用,助力农户增产,则是拼多多在农业策略上的第二大举措。
据拼多多方面介绍,去年首届“多多农研 科技 大赛”上涌现了一些经济实用的技术,其中包括自动化作物监测、应对气候条件变化的程序化动态调整、以及自动化灌溉等技术方案已实现商业化。这些方案已经应用于全国的草莓主产地,例如辽宁、安徽以及云南。这些方案帮助传统农人加倍提升了他们的管理能力。
拼多多的另一个农业战略重点是激励并赋能更多的年轻技术人才投身到农业之中。拼多多平台上的95后“新新农人”数量已从2019年的2.97万和2020年的8.57万,增长到2021年10月底的超过12.6万。
不过农业是否真能帮助拼多多在激烈的电商竞争中实现长线增长,资本市场能否买单还未可知。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从用户规模增长来看已经很有限了,表明用户增长已经见顶。接下来需要提升复购率和客单价,提升营收水平和盈利能力。
在他看来,农产品品类属于拼多多的优势品类,这几年建立了较高的门槛,有利于拼多多提升用户复购和应对来自阿里、京东与新兴电商平台的竞争。另外农产品在后端供应链能力提升后有很大的盈利空间和发展空间。
济南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在哪
最近,日本朝日集团对外宣布了,其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根据报表显示,朝日集团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利润为129亿日元,和上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4.6%。朝日集团是日本的老品牌食品公司,往年的利润都很可观。但是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实在是不够理想。即使是这样的营业利润,和曾经朝日集团在山东建厂开农场来说,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时代在进步,在 历史 的长河中,有些事在消失,但有些案例是可以被拿出来,作为参考借鉴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有个公司和集团存在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朝日集团发生的这个案例,如今重新拿出来,我们可以在这次的事件中,可以引发很多不一样的思考。
2016年年末,日本著名的媒体《日本经济新闻》在文章中表示,日本朝日集团在近日要出售山东的两处公司,这两家公司分别叫山东朝日绿源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和山东绿源乳业有限公司。
这两家公司都是日本朝日集团在中国山东租地建设的农场。如今将要接手这两家公司的是中国农业集团“新希望”公司,朝日集团与“新希望”公司双方决定将在2016年的春节期间完成公司的全部交接仪式。
此次双方公司友好的进行交接仪式,是新希望集团在中国的农产品行业中迈的一大步,是希望集团在高端产品线上的重要一步。
但是,对日本朝日集团来说,此次双方正式交接,表示日本在中国租地建农场的计划彻底失败,此次日本朝日集团是准备在中国完成循环农业的实验,但是最后撤出中国,表示了此次研究实验以失败告终。
对于食品公司来说,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食品在加工之前,是不是经过无污染、化肥的种植。循环农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知晓,因此,日本朝日集团为了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特别来到中国山东建设农场。
朝日集团表示,在2006年,我们集团经过山东省的邀请来到此地,为了循环农用,开始做研究、做实验。
生态循环农业是日本人最先提出的想法,但是想法是好的。他们首先需要把租来的地进行开垦,在种植时不浇灌任何肥料,让植物可以自由生长。然后是奶牛,他们会对奶牛进行定期的体检,并且严格规定牛奶的挤压时间与每一次产奶量。
这么精心培育出的农产品在售卖时只有一个字—贵。虽然,生产出的农产品被北上广等地的认可,但是普通人买不起啊!
但是,日本人并没有放弃,继续加大投资,但最后,朝日集团还是宣布实验失败。根据知情人透露,此次双方的交接价格预计是10亿日元。朝日集团在山东租地建厂,10年赔了20亿,最后只能惨淡收场。
济齐路与西外环交接处。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济南西部济齐路与西外环交接处,山东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是济南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仅蔬菜种类就超过了200种,是农产品销量及价格的指向标。济南,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8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