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什么

中国本土农作物原始分布格局为南稻北粟。

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什么

其中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而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后续栗的地位逐渐被小麦取代。中国本土农作物有水稻、黍、小米、大豆、荞麦、栗、白菜、荔枝、枣、龙眼等,外来作物有葡萄、苜蓿、黄瓜、大蒜、胡萝卜、核桃、芝麻、棉花、茄子、玉米、番薯、马铃薯、菠菜等。

中国农业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中国的农业起源可分为两条源流:一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以种植水稻为代表的稻作农业起源;二是以沿黄河流域分布、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

考古发现揭示,在中国可能存在着第三条独立的农业起源源流,即分布在珠江流域地区、以种植芋头等块茎类作物为特点的热带原始农业起源。

国际种业已进入以抢占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的机遇期,呈现出高新化、一体化、寡头化的发展趋势,国际种子贸易日益活跃。据ISF公开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大田种子进口量542.37万吨,为过去十年峰值;全球花卉种子进口量9350吨,为历年峰值。全球大田种子出口量创最新高,达532.4万吨。比利时、荷兰、德国是种子进口大国;法国、荷兰是种子出口大国。我国大田种子贸易量逆差,蔬菜种子进出口量均逐年下降,花卉种子出口量逐年稳定递增。

展望各国种业进出口,预计未来全球大田种子进口量和花卉种子继续创历史新高,全球蔬菜种子进口量和出口量预计仍将保持平稳。我国种业发展正处于大力推进的转型期,展望我国种业,预计我国大田种子出口量与出口大国之间的差距预计短期内拉开较大间距的可能性不大,我国花卉种子仍位居第二的可能性较大。促进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充分把握当前种业发展新阶段,我国种业现代化发展仍有新征程待开始。

一、国际种子贸易日益活跃

国际种业已进入以抢占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的机遇期,呈现出高新化、一体化、寡头化的发展趋势。面对作物种业发展的蓬勃趋势与复杂环境,了解全球主要作物种业进出口竞争格局,对制定我国种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种业现代化是实现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国际种业中,农作物进出口种子类别主要分为三类:大田种子、蔬菜种子、花卉种子。据ISF公开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大田种子进口量542.37万吨,是过去十年中进口量最大一年。比利时是全球大田种子进口量(88.15万吨)最大的国家,中国大田种子进口量(6.24万吨)全球排名11。近年来,全球蔬菜种子进口量总体保持平稳,2019年,全球蔬菜种子进口量13.72万吨,近几年其总体进口量在13万吨左右小幅稳定波动。荷兰是全球蔬菜种子进口量最大的国家(1.75万吨),我国也是蔬菜种子进口大国,全国进口第四(0.82万吨)。2019年全球花卉种子进口量9350吨,是历年最高进口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0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