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专家团队

袁学志,男,四川省南部县人,1957年11月生,中共党员, 研究员。 1974年7月在生产队务农, 1976年12月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当兵,1984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1984年7月至1998年6月在农(牧渔)业部教育(宣教)司工作,任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兼任全国农科教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其间:1984年10月至1986年1月在河北涿县中国农大农场青年干部基层锻炼,任副组长、组长;1996年3月至1997年12月在湖南省衡阳县挂职锻炼,任县委副书记并兼该县西渡镇党委第一书记。1998年7月至2000年1月任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2000年2月至2002年11月,中国农业大学副校级。2002年12月至2007年8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长(副司级)、支部副书记。2007年8月起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北京分中心)党委书记、副所长(副主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专家团队

长期从事农业教育与科技管理工作,截止到2011年,先后参加了17个课题研究,其中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2个;中组部、农业部、原国家科委、人事部、教育部、广东省、院、湖南省农科院等课题12个;FAO课题3个。曾任2部著作和1本杂志的主编,3部著作的副主编,参加5部著作的编写,6部著作的编委与审稿。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60多篇。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农业部工程建设项目项目评估专家、第二届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评审委员会委员。 文杰,男,1963年7月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博士,爱尔兰Cork大学博士后,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农业部神农计划人才,《畜牧兽医学报》主编。研究领域包括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家禽育种与生产等。

截止到2011年,参加国家攻关专题“饲料添加剂预混料配方的研究”,2篇研究论文分获“第二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评选一等奖和“首届全国青年畜牧科技人员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主持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0~2周龄雏鸡饲料配制技术及营养参数研究”,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九五”期间,主持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羽矮脚肉鸡新品系选育”,完成了“鸡的饲养标准”(修订)、和“黄羽肉鸡质量分级”等工作。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黄羽肉鸡育种和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和国家“十·五”“863”课题“中国特色优质肉鸡新品系选育与开发”等课题。 王加启,男,1967年6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室主任。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人事部百千万工程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截止到2011年,主持完成国家项目3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科学基金(IFS)项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和“十五”“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奶牛现代集约饲养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等重大科研课题。担任“九五”和“十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畜禽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首席专家。

“十一五”期间承担主要课题有“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奶牛高效饲养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牛奶安全优质生产与加工质量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共轭亚油酸牛奶生产技术产业化示范”,农业部农业投入品监管项目“液态奶中复原乳监测”,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监测项目“防范疯牛病饲料例行监测”。 畜牧学专家。男,1925年3月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5年毕业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类预科,1948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部,获农学士学位。1948-1952年在该大学研究生院畜产学科攻读研究生,1952年回国。前后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系一级技术员、饲料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研、研究员。

1980-2001先后兼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动物营养学分会秘书长常务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现兼任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顾问、中国自动化学会农业专家系统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等职。历任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第一、二、三、五、六、七届畜牧组专家顾问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一届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环保学部院士。翌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

截止到2011年,主持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参与或主持国家畜牧、饲料科技规划的制定和论证,是动物营养学会的创立者之一。4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5项获得省级科学进步奖,出版专著28部,发表论文260余篇。他本人先后十多次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农学会等表彰和奖励。1998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杰出贡献奖。

2001年主编完成的《中国饲料学》 ,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免疫球蛋白差别牦牛奶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高,是普通牛奶所缺少的,长期饮用会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二、营养成分差别牦牛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共轭亚油酸、а-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维生素H 等多种稀有营养成分,是普通牛奶所缺少的。三、营养价值差别牦牛奶的氨基酸、钙、维生素A含量分别比普通牛奶高15%、15%和6%。微量元素中,牦牛奶中所含的铁是普通牛奶的9.8倍、锌含量是普通牛奶的3倍、钙含量是普通牛奶的1.13倍。扩展资料牦牛乳是西藏人民的重要食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的特点是于物质和脂肪的含量高,风味独特,品质优良。对人体有益的Ca,Mg,Fe,Cu,Zn,Mn,K和Na等八种营养元素较为丰富。特别是Ca,Mg,K和Mn的含量较全国代表值高出近一倍钠元素含量高出20多倍。与普通奶粉比较,除了钾元素、铁元素含量低于普通奶粉外,其他六种元素的含量均高于普通奶粉。表明牦牛奶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牛奶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能够帮助人体调节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同时它还是补钙的佳品,因为牦牛奶中富含天然乳钙。百度百科-牦牛奶百度百科-中国牦牛

1,蛋白质上的区别不同品种牦牛奶中蛋白质含量范围为4.71%~5.73%。而普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通常在2.8%-3.3%之间。很明显前者比后者略高一些。2,共轭亚油酸上的区别牦牛奶中,含有牛奶所没有的大量“神奇因子’——共轭亚油酸。科学研讨标明,共轭亚油酸作为一种新型功用性脂肪酸,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强化免疫力、抑止脂肪堆积、降低胆固醇以及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蛋白胆固醇、调理骨质密度、预防糖尿病等功用,对减肥和改善肌肉组织也有重要的作用。3,口感上的区别牦牛奶比牛奶更为纯洁,含盐量低,乳汁浓稠,口感浓郁、醇厚、顺滑,自然奶香纯粹,没有膻味,干物质比牛奶多,不含香精和蔗糖,溶解性好。喝了牦牛奶,不会口渴,感到很舒适,因而,老人和孩子很容易承受牦牛奶的美好口感。百度百科-牦牛奶百度百科-牛奶

牦牛奶与普通牛奶的差别如下:一、免疫球蛋白差别牦牛奶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高,是普通牛奶所缺少的,长期饮用会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二、营养成分差别牦牛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共轭亚油酸、а-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维生素H 等多种稀有营养成分,是普通牛奶所缺少的。三、营养价值差别牦牛奶的氨基酸、钙、维生素A含量分别比普通牛奶高15%、15%和6%。微量元素中,牦牛奶中所含的铁是普通牛奶的9.8倍、锌含量是普通牛奶的3倍、钙含量是普通牛奶的1.13倍。在市面上的牦牛奶品牌中,华羚乳品值得选择。华羚乳品是国家扶贫的龙头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产品出口创汇重点企业,高新企业,华羚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是生产牦牛乳婴幼儿和中老年配方奶粉,蛋白粉,奶油粉,稀奶油酪蛋白等系列产品的知名品牌企业。好品牌,更值得信赖。"

牦牛奶腥味很重,很粘稠,比一般牛奶难于溶解,我儿子很爱喝,对于娃儿偏瘦、偏黄、个子不高、多病、很有帮助。牦牛属于半野生动物,产奶量很低,价格也比较贵,比羊奶、澳优、其他一些假洋鬼子奶粉好的多,毕竟是青藏高原上面的奶源。我很放心的让我儿子喝。

味道:味道较普通牛奶要浓,要香。品牌:西藏高原之宝购买途径:天猫旗舰店、京东、卓越、1号店、体验店、高端商超等和普通牛奶的区别:主要区别就是牦牛奶的营养成分要明显高于普通牛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0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