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酒鬼风采的诗
盼酒
浮沉三载任彷徨,几时佳醅入我肠?
愿效晋时陶五柳,肥田百亩种酒粮。
醉酒
三更罢酒迷归处,倚树自言须暂安。
忽怪如何衾不暖?方知卧向雪中眠。
饮别诗
去年相遇松花水,今夜话别春草堂。
仁兄莫恼无归路,提杯处处是家乡。
文人谈笑皆甘醴,饮者何愁少杜康?
借我三壶明月色,共君长醉广寒光。
《程申叔来备言近况因与之饮》
年代: 宋 作者: 董嗣杲
程子过我庐,挽首发悲叹。
前年遭兵火,故业委涂炭。
乡邦更疫疠,骨肉尽离散。
不觉两春度,梦中度昏旦。
昔仰茶园给,到此复牵绊。
山荒不可摘,旧引莫反汗。
挂官名籍在,催期有虚案。
出江既无力,安得便离岸。
东奔又西走,踪迹甚鼠窜。
我今语程子,不消苦疑难。
为生固艰苦,得利亦浩瀚。
逢时纵艰险,当作顺境看。
今夜月色朗,谁将眼界换。
呼酒联吟句,失笑两醉汉。
棹舟过槃塘,身世入汗漫。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十绝》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百年如电复如风,昨日孩提今日翁。
乍可生前称醉汉,也胜死后谥愚公。
《题莲社图》
年代: 宋 作者: 释善珍
远师东林白莲社,世上丹青好传写。
爱陶醉汉招不来,送陆道士大笑回。
千年此意画得麽,俗工凡笔何尘埃。
涪州逐客无聊赖,买酒过溪讥破戒。
诗人口业不自持,袖手默坐君应知,
生天成佛佛是谁。
酒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组成部分。早在夏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酿酒了。汉末三国时期,酒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普遍。无论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新旧版本的《三国》电视剧;无论是温酒杀华雄,还是沸酒论英雄,酒都是三国英雄故事中的重要道具。
禁酒和好酒
古代生产力不高,酿酒意味着粮食消耗,所以官方不鼓励酿酒。相传商朝末年,因为纣王的“酒池肉林”,酒受到了非议。虽然这很可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污蔑,但禁酒却成了周代以后的政府行为。到东汉末年,战乱频繁,大量人口逃亡死亡,生产力无法得到保障。粮荒一直困扰着各路豪杰,禁酒成为维护政权、节省军费的权宜之计。
在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前,就有人开始禁酒,先是汉中的张鲁,然后是徐州的吕布。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后,禁酒被他提上了法律。建安十三年,曹操在北方平定袁绍父子及其余部。面对黄巾起义后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他颁布了禁酒令。年:“年饥时,兵旺,禁操表酿酒。”显然,尽管当时曹操已经采取了开荒等方法增产,但征战多年的曹骏依然饥肠辘辘,不得不靠禁酒来保证粮草供应。
曹操很清楚,酿酒不仅消耗粮食,而且如果饮酒盛行,必然耽误军机,所以他不怎么喝酒。但由于曹操文人形象和艺术渲染的需要,《后汉书孔融传》年的曹操被大改。比如第十六回《曹孟德被清水打败》,打了败仗的曹操有一天“喝醉”了,想到城里嫖娼,心腹们又让他和在张绣的姑姑邹氏搞暧昧,于是曹操天天和邹氏喝酒玩得很开心。这一事件被揭露后,引起了张绣的不满,曹操失去了他的军队。
曹操不一定喝好酒,但也不能阻止身边的人偏爱。他的儿子曹植就是其中之一。据说石是“任性、没有上进心、酒量不正”。建安二十四年,曹仁被关羽困于樊城。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并征鲁将军,准备派他去救援曹仁。结果曹植“醉得不可命”。就像我们更愿意相信曹操的好酒,人们同情曹植后来的境遇。曹丕即位后,曹植遭到严厉镇压。虽然有曹丕“太急炸对方”的政治手腕,也有曹植因饮酒而自毁前程,坏到不能重用。
酒和酒器
三国里喝酒有闯劲的人不少,张飞是最典型的一个。第二次是他“醉醺醺地鞭打杜佑”,让整部小说都“醉了”。张飞喝醉后总是有事可做,比如醉酒殴打吕布的岳父曹豹,丢了徐州,丢了刘备的妻儿。后来为了给二哥关羽报仇,心急却无处下手的张飞喝醉了酒,打了范姜和张达。最后被报复死了。
曹丕在《三国演义》中给出了
汉代没有蒸馏酒,只有酿造酒,酿造方法粗放。以“一壶浊酒,其乐融融相见”开头。蒸馏酒是罗贯中明朝才出现的,所以“浊酒”符合汉魏的情况。所谓“浊酒”,就是未经过滤的酒混有酒糟,所以显得浑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山东诸城梁台出土的一块汉代画像石上有一幅烹饪的画面,其中一部分描绘了酿酒的情况,展示了当时酿酒的全过程。包括蒸煮冷却共酿原料、加入捣碎、发酵曲、过滤曲汁、大缸发酵、提取酒醪、小瓶发酵等10道工序。这种酿酒工艺可以说是汉魏时期酿酒的主要操作方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08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