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榆树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榆树一般比较常见的寓意是吉祥富贵的意思。这是因为榆树的“榆”发音和“余”字相同,而余扩充其意思是富余,所以榆树的寓意就象征着财富与富贵之意。另外,它还被称为榆木疙瘩,所以又有难解的寓意。

榆树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榆树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朝鲜、前苏联、蒙古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000-2500米以下之山坡、山谷、川地、丘陵及沙岗等处。

榆树光照情况:

榆树喜光,只有在阳光充足处才能生长良好健壮。如光照不足,其生长缓慢,枝条细,叶距长,叶色浅淡,须根少而细弱。所以必须有充足的光照。

夏季是榆树发根的黄金时期,增强光照会促进其生命活动旺盛,光合作用及新陈代谢功能加快,使桩根粗壮。

一般家庭养花场地,不会从早到晚都有阳光,无需遮荫。楼顶平台光照时间较长的地方,只要供水及时,就不会对榆树产生危害,榆树的根条生长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光照的充足与否。

各种农作物种植时间是多长

京大学赴大榆树镇暑期实践团实践报告

引言

当我们的实践团队第一次踏上大榆树的土地时,我们便被这里整洁、和谐的景象所感染。提到农村,许多城里人的潜意识里便会不由自主的蹦出来一些刻板印象:经济落后、道路不畅、脏、乱、差等。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于是,各级政府在党的领导下,逐步地改善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建立起了真正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通过几天的走访、参观以及团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我们对农村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我们也根据自己的所获得的信息,并且从我们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发现了大榆树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我们自己的看法。然而,我们的涉农经验并不丰富,对于“三农”的研究没有深刻的造诣;希望错误之处能够见谅。

由于我们这次的暑期实践的重点是考察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建设,因而,我们将主要围绕大榆树镇的一、二、三产业提出我们的看法,同时也在最后对其他方面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

全镇概况

榆树镇位于延庆县城东南4公里处,距八达岭长城仅有5公里,属城郊型半山区乡镇。辖区总面积60.07平方公里,共有25个行政村,5297户、14373口人。耕地面积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1.74%,绿化率达32.03%,环境十分优美。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7亿元,人均劳动所得8025元。第一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第二产业为全镇经济的支柱,第三产业以民俗旅游为主。

一、 第一产业

全镇2007年农业种植面积达到34762亩,其中:耕地种植面积3.2万亩,非耕地种植面积2455亩。全镇粮田种植面积22538亩,中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蔬菜面积4343亩、果树面积5189亩。全镇共存栏禽类11.7万只、存栏奶牛1746头、存栏肉牛651头、存栏肉羊4086只、存栏生猪2809头。

全镇的农业以药材、蔬菜、畜牧、果品、花卉为五大主导产业。经过努力,形成了“五个千亩”,即千亩蔬菜、千亩菊花、千亩西洋参、千亩药材、千亩仁用杏;建成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6个、奶牛养殖小区6个、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0个。

从以上大榆树镇农业概况中可以看出,大榆树镇正在迈向具有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化农业道路,农业产业结构多元化,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大榆树镇的农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在农村用地上,各村集体通过多种土地流转和经营方式,如“企业”+“经合组织”+“农户”等。农民手中的土地流转到了村集体进行经营,然后农民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为企业打工,这样农民得到了土地流转金、劳务费、分红等收入,使得村民摆脱了仅仅依靠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获得单一收入的状况,实现了农民经营方式、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减少了农民生产经营面临的各种风险。同时,由于土地流转到集体进行统一经营,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大生产,从而获得规模效益;而且,改变了农民由于畏惧土地经营权变动而对农业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有利于加大对土地进行长期性经营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另外,我们认为可以打破村级行政区划的限制,统筹农业用地,调整农业种植的布局,将同一种特色农产品集中种植,从而便于生产和管理。

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这种土地流转机制刚刚兴起,我国的土地流转程序和规范尚未建立,农民对这种机制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并且农民的维权意识还不是很深刻,土地纠纷、利益分配纠纷的隐患存在,农民的土地权益可能会受到损害。因而,村集体在进行土地流转时要注意对这种体制进行宣传,注意维护集体利益和农民的个人利益,尽量做到信息透明化。

2 在农业生产上,全镇粮田种植面积22538亩,中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蔬菜面积4343亩、果树面积5189亩。可以看出,粮食作物种植还是占主要位置。诚然,农业是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但是我们可以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如绿芦笋。这样一方面扩大了绿芦笋的种植规模(现为2000亩),形成规模农业,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增加收入。由于绿芦笋一亩一年净挣3000元,约为一亩玉米的10倍,所以扣除不种玉米后可能需要买的秸秆等,仍然能够较高地提高收入。这样形成规模之后,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

3通过这几天的调查,我们发现大榆树镇的农业主要停留在生产初级农产品的层面上。各类订单农业蓬勃发展,但是直接将种植所得的农产品卖给收购企业而不进行深加工,农民并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因而,我们认为可以利用大榆树镇当地生产农产品原料的优势,建立自己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并对产品采取不同的加工策略:适宜进行深加工的,要加工成成品。比如,恒宇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饮片制造企业,在支持农民就业、增收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蔬菜水果等进行美化和提高保存时间的包装,提高其品位,并利用当地便利交通运输,直接打入超市以及餐馆等较高端市场。这样,既大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又可以直接闯出自己的品牌,为提高当地经济及农民生活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4 在农业设施上,要加大对于设施农业的资金投入,促使其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比如,岳家营的花卉产业,就必须建设和完善花卉基地水利配套设施、日光温室大棚和冷库等相应的服务设施,

5 在产品销售上,虽然订单农业蓬勃发展,但是依然要强化市场营销工作,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第一,要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加强营销队伍建设。第二,要加强农业产业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及发布等服务体系建设。第三,要拓宽销售渠道,完善销售网络,强化产品推介。

二、 工业

大榆树镇被定为全县的工业重镇,几年来紧紧围绕着“工业立镇”这一指导思想,狠抓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规划占地5700亩,实现了六通一平。大榆树镇共有入园实体企业25家,对入园的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工业发展迅猛。

农作物有很多的种类,所以农作物的 种植 时间不尽相同。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各种农作物种植时间,一起来看看。

各种农作物种植时间

 一、春季作物:(2~4月为春季)

 1.花生:(4~10月)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2. 棉花:(4~9月)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

 4.水稻:

 1)南方:4~7月和 7~10、11月(双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2)东北:5、6~10月(单季)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

 3)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夏季作物:(5~7月份)

 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夏季油料主要品种为花生和芝麻;夏季蔬菜。

 三、 秋季作物:(8~10月份)主要以小麦、油菜(熟期适中,全生育期220?224天)、马铃薯、甜菜等为主。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1)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 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秋种夏收。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而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西南冬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2)春小麦主要在长城以北(东北地区): 春节 后播种,8、9月份收获。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3)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

 2.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 寒露 油菜籽, 霜降 种小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3.甜菜:(5~9月)

 四、冬季作物:(11~1月)

 1. 大麦(优质大麦);

 2. 蚕豆(优质蚕豆、鲜销蚕豆);适播期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

 3.豌豆(鲜销豌豆);一般在11月上中旬播种。

 4.冬种马铃薯,辣椒,番茄,瓜类、豆类和叶菜类等蔬菜品种。

 5. 其它 :油菜:有的品种在12月份种植,次年5月收获。

 6. 花卉;青饲料,绿肥。

蔬菜种植时间

 开春:荠菜长出,荠菜开花,水仙花开。北方可以在地里种耐寒型蔬菜:蚕豆、豌豆、油菜、芦笋、辣根、荠菜等。喜寒型蔬菜可以在温室里育苗。南方可以在地里种快熟的喜寒型蔬菜:菠菜、生菜、小白菜、上海青、茼蒿菜、樱桃小萝卜等。喜热型的蔬菜可以在温室里育苗。

 初春:柳树萌芽,迎春花开,榆树花开,春雷初响,蜜蜂初现,蒲公英花开,水杉出芽,杏树开花,油菜开花,刺槐出芽,毛桃开花。北方可以在地里种喜寒型蔬菜: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芜箐、土豆、菠菜、卷心菜、花菜、西兰菜、洋葱、生菜、甜菜、芥菜、甘蓝、芹菜、小白菜、上海青、香菜、韭菜、葱,茼蒿菜等。喜热型的蔬菜可以在温室里育苗。南方可以在地里种快熟的喜寒型蔬菜:菠菜、生菜、小白菜、上海青、茼蒿菜、樱桃小萝卜等。

 中春:解霜,蛙始鸣,牡丹花开,紫藤花开,杜鹃花开。可以在地里种喜热型蔬菜:南瓜、黄瓜、葫芦、苦瓜、丝瓜、大豆、玉米、芋头、向日葵、各种菜豆、空心菜,西红柿、茄子、青椒、甘薯、花生、西瓜、苋菜等。

 晚春:布谷鸟初啼,刺槐开花,野蔷薇花开,葡萄花开。早稻插秧。

 夏季:蚱蝉始鸣,荷花开,女贞花开,槐树花开。种芝麻。

 初秋:蚱蝉终鸣。种喜寒型蔬菜: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小萝卜、土豆、菠菜、卷心菜、花菜、花椰菜、洋葱、生菜、甜菜、芥菜、甘蓝、芹菜、小白菜、上海青、香菜、韭菜、葱、茼蒿菜等。

 中秋:蛙终鸣。种耐寒型蔬菜:蚕豆、豌豆、油菜、芦笋、辣根、荠菜等。

 晚秋:野菊花盛开,降霜。到此,一年种植结束。

 冬季:蜜蜂匿迹,水杉、榆树、柳树、刺槐等落叶完。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种植业类型主要有: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等;

 一、 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

 1、小麦: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按播种季节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夏、秋季收获,生长期为80天?120天。春小麦多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与中温带的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生长期较长,南方为120天左右,北方为270天,西南地势较高地区一般为330天以上。我国冬小麦分布最广,主要分布黄淮海平原,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

 目前,我国专用小麦优势区域重点:黄淮海优质小麦带、长江下游优质麦带、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小麦带。

 2、水稻:水稻喜温、喜湿。由热量条件可分为:单季稻、双季稻、三季稻。我国秦岭以北地区以单季稻为主,以南以双季稻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我国主要的水稻产区。

 3、玉米:玉米是喜温作物,品种有早熟、中熟、晚熟三类,生长期80?140天。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为北方的春播玉米、黄淮海平原的夏播玉米和南方山地丘陵的玉米。其中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是中国主要玉米区。

 目前,我国专用玉米优势区域重点: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和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

 二、主要经济作物及其分布

 1、棉花:棉花喜湿、喜光,生长期长。棉花的生长期一般为150?200天。我国棉花多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平原和南疆盆地。

 目前我国棉花优势区域重点:黄河流域棉花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

 2、油菜: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为33?50%,性喜温。油菜在我国分布北起黑龙江、新疆,南至海南,西至青藏高原,东至沿海各省均有种植。我国长江流域是世界最大的冬油菜集中区。

 3、花生:主要分布于温带、亚带热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分布最广。

 4、糖料作物甘蔗: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在食糖中蔗糖占90%。甘蔗喜温、喜肥、生长期长。我国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台湾、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和海南等 11个省、自治区。但是我国甘蔗单产低、含糖率低,大力提高单产和含糖率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甘蔗优势区域重点是:桂中南、滇西南、粤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1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