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植保会2023时间地点
展览时间:2023年3月8日-9日地点:山东高新国际会展中心(济南历下区高新开发区新宇南路1号)展览面积:80,000+平方米会议亮点:1、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山东省是农业大省,有1.1亿多亩耕地。粮食、蔬菜、棉花等农作物种植面积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对农业投入品的需求极高。此外,山东省化肥行业集中度高,山东省化肥需求约占全国化肥需求的10%。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无限的商机。2、携手两大展会,打造农业盛会。同时举办中国山东国际蔬菜种子博览会、2021亚洲智慧农业博览会,展会规模再次升级,吸引1100+农业品牌企业同台亮相,旨在打造一站式农产品采购平台,覆盖种子、药物、肥料全产业链,共享8万买家,全面帮您提升市场份额。3、搭建对接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展会期间将同时举办高层论坛、新品发布等活动,提升品牌曝光度。在云上增加山东植保小程序和电商直播的形式,线上线下结合,帮助展会和商家精准对接。4、专业的客户团队,精准的数据匹配组织专业的商户团队,发起全渠道商户邀请并进行市场调研,提供个性化的商户接待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帮助商户精准选品、贸易对接。展览:农药: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生物农药、原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生态农药、有机合成农药:农药生产加工技术。肥料:水溶肥、叶面肥、控释肥、海藻肥、氮肥、磷肥、钾肥、复合(混)肥、生物肥、有机肥、微量元素肥、微生物肥、微生物菌剂、腐植酸肥、土壤添加剂、营养剂、生物刺激剂、营养剂、泥炭等。植保机械:植保无人机、喷洒设备、配肥施肥机械、杀虫设备、农业机械、园林农田节水设备等。包装设备:塑料桶、塑料瓶、灌装设备、注塑机、喷墨打印机、码垛机、造粒机、干燥机等。农用塑料:棚膜、塑料薄膜、遮阳网、防虫网等现代农业覆盖材料;秧盘、秧盘、秧碗软盘等秧容器;塑料节水灌溉设备绿色防控:虫饵、诱捕器、诱捕板、绳索防控、杀虫灯、虫情预报灯、孢子捕捉协议、线虫分离器、病虫害检测仪、植保书、报纸工具箱。农业服务机构、电子商务、报纸媒体等。
近日,供销社成为热门话题。人们争相讨论之余,在资本市场上,供销社概念也持续走强。在多地已淡出人们视野的供销社,为何会突然受到关注?
山东烟台一家充满20世纪80年代怀旧风的老式“供销社”商店。供销社的“前世今生”
近期,报道称,湖北省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1年底,湖北省基层社总数达1373个,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 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曾提到,供销合作社全系统2021年销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 伴随一系列数据受到关注,“供销社”这个已经淡出人们记忆很久的名词,最近又重新热了起来。 有年轻人疑惑,供销社是什么样的? “过去要凭粮票、布票等去供销社买东西,柜台上主要是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油、盐、火柴、花布、手电筒等等。”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郑杰(化名)至今仍能清晰记起在供销社买东西的场景,她告诉记者,当时在农村地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供销社。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官网的介绍信息显示,合作社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把发展合作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方面,切实给予引导、支持和推动。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7年,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用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等。1958年以后,供销合作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期,与国营商业两次合并,后又两次分开。 “供销社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作用很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对记者表示,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农村中的主要商品都是供销社提供的。 “辉石埠供销店”商店内保留着老式台秤、老算盘、老式木板宣传画等物品。供销社为何会淡出人们视野?
曾经担当重要角色的供销社,为何会慢慢从人们生活中淡出?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商品流通的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供销社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主要的商品流通渠道,但处于开放的市场竞争中时,发展就遇到了一些挫折,规模逐步萎缩。”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 不过,供销社系统其实一直都存在,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1982年,在机构改革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三次与商业部合并,但保留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保留了省以下供销合作社的独立组织系统。 进入90年代,供销合作社又进一步探索向综合性农业服务组织发展的新路子。 1995年,考虑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恢复成立。1999年,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了扭亏增盈。2000年全系统扭亏为盈,当年系统汇总实现利润13.77亿元。2001年,情况进一步好转,汇总实现利润16.39亿元,2002年达到28.6亿元。 而到了2021年,全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7591亿元、日用品销售额149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和17.1%,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双向通道。多地为何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供销社在多地基层的覆盖率有明显提升。 例如,除了前述提到的湖北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宁夏乡镇供销合作社覆盖率由2017年的56%提升至目前的92.7%;2021年,重庆市农村综合服务社已增至612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6%。 那么,为什么近年来多地要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非常重视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中央多次指示,要发挥供销合作社应有的作用。”李国祥称,但多地供销社发展并不平衡,有地方供销社一直在发挥作用,但也有很多地方基层社萎缩得非常厉害。 报道中也提到,因历史原因,在上一轮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后,基层社一度陷入低迷困境。2014年,湖北省基层社数量仅696个,比最多的1984年1800个减少61%。 201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发布,提出要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改造,逐步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社,实现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的双赢。 此后,官方亦多次提及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还提到,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 在孔祥智看来,近年来多地恢复重建基层供销合作社,正是响应政策要求。 名为“辉石埠供销店”的商店,至今保持着原来的模样。供销社将起到什么作用?
面对多地恢复重建基层供销合作社,有人担心,会不会形成垄断? 对此,孔祥智分析道:“供销社不管是重建还是运作,都是在市场经济整个大背景下进行的。至于有人说会形成垄断,那就更不可能了,这完全是市场化的。” 他认为,多地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主要是为了给农民更好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 孔祥智提到,多地重建基层供销社,生产服务多会依托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将其纳入到供销社系统,通过给它们提供支持,以保证农资质量。 “生活服务则主要依托农民办的超市。”孔祥智表示,现在很多农村超市会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将这些超市纳入到供销社系统,可以给它们提供基础设施、商品服务等,来保证货源。 据媒体报道,湖北基层社恢复重建以来,基层社已经从传统、单一的日用品、农资经营,向构建综合性、规模化、现代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转变。土地托管、统防统治、收储加工、配方施肥、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已成为基层社为农服务的主攻方向。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1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