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CCTV电视剧群英汇的第四届

据悉,第四届《CCTV电视剧群英汇》于2010年元旦在中央电视台八套黄金时段隆重播出。这是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影视部于新年到来之际推出的一台汇集电视剧导演、演员、制作人等从事电视剧行业人员的晚会,也是一年一度“电视剧人”的大聚会。

CCTV电视剧群英汇的第四届

第四届CCTV电视剧群英汇“优秀热播剧”榜单

《我的兄弟叫顺溜》

《解放》

《走西口》

《在那遥远的地方》

《保卫延安》

《我的青春谁做主》

《沂蒙》

《宝莲灯前传》

《牛郎织女》

大事件

2017年4月

央视

就在下个月

马鞍山专场演出

将霸占央视一个小时!

3月1日晚

中央电视台九号演播厅

群星璀璨,掌声阵阵

央视3套家喻户晓的群众文艺品牌栏目

《群英汇》马鞍山文化专辑正在这里录制

本次专场演出 时长60分钟

将于4月份在央视综艺频道栏目播出。

简而言之

马鞍山要霸占央视一个小时!

《群英汇》栏目于2015年10月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是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的首档大型群众文艺展示栏目。该栏目以群众业余文艺团体节目展示为亮点,讲述老百姓自己的平凡而真实的文化生活故事。

2017年初,央视《群英汇》栏目进行升级改版,面向全国各地文化馆征集、遴选独具地方特色的群众文艺节目,凭借近年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与累累硕果,2月初,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专门致电我市, 邀请马鞍山市文化馆赴京联合录制《群英汇》栏目马鞍山专辑。

市文化馆馆长陈学明介绍说,此期《群英汇》录制,是马鞍山市群众文艺精品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集中展示,是我市群众文化工作在国家级电视平台的首次互动, 也是《群英汇》全新改版后首次从全国文化馆遴选出的首个文化馆。

据介绍,为落实好本次演出任务,将我市群众性文化精品展示给全国观众,我市相关领导高度重视,在接到央视邀请的短短两个星期时间,市文化馆积极筹划、统一调配, 最终确定了以马鞍山诗歌特色文化为主线的十个节目。

为全面展示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市文化馆从各县(区)筛选出50名群众文艺爱好者和文化志愿者,积极投入到这次录播工作当中。他们克服困难、全情投入、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利用业余时间全力投入到这次录播的策划、录音和排练工作中,力求用别样创新的艺术形式展示地道诗城风情,生动演绎马鞍山故事。

■ ■■■■

在前期筹备过程中

央视专门安排摄制组抵达我市拍摄外景。

摄制组一行深入丹阳镇董山里村、雨山湖公园、

陋室和含山环峰镇麦田进行外景拍摄,

马鞍山籍奥运举重冠军孟苏平也受邀回到家乡

助阵省级非遗项目博望打铁技艺的拍摄。

当晚的录制

在《群英汇》主题歌

《生活就是舞台》的伴舞中拉开帷幕。

诗城专场,自然少不了诗歌文化。

融入白纻舞元素的诗歌舞《望天门山》

突出了马鞍山这座城市与诗歌的千年情缘

将录制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深受城乡居民喜爱的广场舞

《炫舞飞扬》和黄梅戏串烧

经过认真改编也闪亮登场

充分展示了我市文化志愿者的活力。

马钢一线职工和我市“周末大舞台”

网络歌手大赛获奖选手共同演唱的《相亲相爱》

以及著名歌手云朵与我市文化志愿者

王瀚仪带来的《爱是你我》

更显示出我市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和人才辈出。

录制中,主持人和嘉宾还专门把

洪滨丝画、神唐塑、

手指玻璃反画、花山剪纸

马鞍山民间工艺大师的作品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带上了舞台

向观众展演这些诗城“绝活”。

作为非遗的一个重要板块

国家级非遗当涂民歌的

传承人陶小妹、音乐教师陈琳、

民歌手田慧等 共同向全国观众

演唱了《勤嫂子》、《打麦歌》和

改版用通俗唱法演绎的《唱的绿海泛金波》

三首当涂民歌。

在彰显我市文化特色的同时

展示出马鞍山在非遗传承

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

演出过程中

马钢的车轮、H型钢精彩亮相

充分显现了我市和马钢在

经济转型发展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当晚的录制现场

农民工诗人、黄梅戏票友、

网络歌手、非遗传承人、

农民歌手、文艺能人、

教师学生代表等这些生活在马鞍山的普通群众

登台演唱马鞍山好声音,讲述诗城好故事。

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马鞍山。

本次专场演出时长60分钟

将于4月份在央视综艺频道栏目播出。

文/图 记者王文生 通讯员 马群雯 张明伟

我们都爱马鞍山

我们都深深爱着这片土地!

为马鞍山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1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