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农产品质量问题怎么赔偿
法律分析:产品是食品的,如苹果等水果,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产品质量问题关系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及使用的效果。如果买到的农产品有质量缺陷,和厂家发生纠纷不能很好解决,就可能走法律程序,向法院起诉,从买到伪劣产品算起,两年都在有效的诉讼时效内。当事人可以自己起诉,也能委托律师打官司。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关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有关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对农业投入品作出规定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农民在实施当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上的困难,物流上的问题,以及缺乏劳动力的问题。
一、农产品二次加工
现在农村很多销售的农产品还是属于原材料,比如说卖土豆,就直接选择卖土豆,而不会选择卖有土豆制成的某种食品。而售卖土豆最大的问题就是保存期限的问题,就算物流再快到达大部分地方还是需要3~7天左右,如果使用顺丰的话,怎么说也都需要2~3天左右,东西极其容易在路上坏掉,而农产品二次加工率又太低,就导致大家更愿意就近直接购买蔬菜和水果,不会愿意在网上购买。
二、物流上的问题
售卖农产品的时候,农产品肯定需要探讨到冷链保鲜的问题以及物流上的问题。很多农民如果只是采取普通物流的话,虽然能够省钱,但是到了客户手上可能东西已经坏掉了,那么客户就不会二次购买,说不定还是需要赔钱。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上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要为农村销售电商农产品专门开辟一条冷链或者开辟特殊的快速通道,否则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三、缺乏劳动力
就算电商入住到农村倒是这些农产品还是需要从树上采摘下来,从田里采摘出来这些事情都需要能力来做,而大学生或者稍微有点文化的年轻人是不愿意做这种事情的,大家都更向往办公室工作,或者说是工地里工作,再回到龙田里去,似乎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件不赚钱的事儿,所以农村劳动力上是相当缺乏的。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只是一些大爷大妈在做,而大爷大妈又对现代的电商知识缺乏了解,想实操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有些人可能做得起来,但是效益却不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1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