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现状调查
中国政治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农业问题。因此,对农业的重视,是中国政治发展是否明朗化的一个重要问题。“三农问题”究竟是个什么问题?能不能具体一些?具体到什么程度?农村的现状如何,是富裕还是满目疮痍?
笔者对湖北农村进行了一次比较粗糙的调查。调查地点为:湖北监利-潜江-江汉油田-荆门-宜城-襄樊等地。调查方法是个别访谈和观察,调查方面有如下几条:
1.党群关系问题
现状党中央在农村的地位和可信任程度是很高的。农民淳朴的本性,仍然将党中央确立为主导力量。但是,基层党群关系是不好的。群众的主要问题是对基层党员的行为不信任:腐败、损公肥私……等。 基层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几无:导致的结果是党在农村没有号召力。
党员的先锋作用没有体现,或者已经丧失了先锋作用。在群众中的印象不好。但是群众的观点比较趋于一致:中央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下面乱套了。
建议农村党员党性教育:为人民服务等。
2.农村干部问题
现状农村干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解决当地农村的实际问题,不能对当地农村的发展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导致的结果是:多少年,还是一个样。另外,农村干部基本上不能各司其位,并且,农村干部的职位繁多并且参差不齐。这个需要进一步规范化。
建议领导干部得大思想观教育。
3.农田、水利问题
现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但是农村的水利建设正在荒废。大的沟渠都已经是淤泥塞住了,虽然不是很严重;另外,沟渠杂草丛生。田垄两端的沟渠也是杂草丛生。如果降暴雨,沟渠的不畅通对农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个水利方面(沟渠不畅)的问题已经有至少4年了。本调查的初次调查是在2004年的7月,到今年秋冬仍然不见清洗沟渠,未雨绸缪。
农田的问题是今年出现的。主要是农田的规划问题。原先农业收取农业税,很多人闲置自家农田外出打工,村级组织对田地重新规划;等到农业税免征,民工有返乡归农的,但是没有田产了。这是一个比较紧急的矛盾。需要及时解决。
建议复修水利,重视水利是农业得命脉。田制问题,研究后妥善解决。
4.农村信息通讯
现状信息通讯,这里排除比较发达农村的电话和手机,电视等。主要是广播通讯。农村的广播通讯几乎被切断或叫停。
广播通讯是不是已经过时?我的看法是不是的。电视是在休闲的时候用来消遣的。广播通讯最大的好处就是范围广、及时,并且对于广大识字不多的农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工具。
我提广播通讯的重要性,主要是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及时组织和提醒。我们可以看已经发生紧急情况通知不及时出现的问题:重庆井喷事故,大队长要挨家挨户敲醒睡梦中的人!山体滑坡,逃的逃了,没逃的也不知道。这些都是广播通讯荒废的结果!!
建议重建广播通信,以备紧急状态。
5.农民思想状况问题
现状农民几乎都没有什么精神信仰,空虚。信教的不少。农村成为了异端思想的宣传对象。
建议农村思想宣传。需要注意得是:农民不喜欢大而空得东西,喜欢实在得。否则,宣传会起相反得作用。
6.科教问题
现状教育停止不前。农民有多少知识,是从前期学校里获得的;从父辈,乡俗里习得得。除此以外,另外获取得具有教育意义得东西很少。主要问题是农村成人教育问题。
农村封建迷信色彩有些地方强,有些地方弱。这个问题不可一概论之。但是反映教育上有问题。
农村乡校合并。就是一个村和另一个或几个村合并办一所小学。导致儿童教育得一系列问题得出现:辍学、厌学等。
建议农村成人教育问题;村小儿童教育问题。
7.文化生活问题
现状主要是农闲时,农民得生活方式。主要是打牌、打麻将、赌博(这是主要得),另外就是看电视。文化生活单一。精神生活空缺。
建议社会主义新文化,大力发展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开展有效得民间活动。
8.生产力问题
现状主要是单一得、传统得劳作方式(用牛梨地),虽然有些地方有机械化作业。收割时候,机动车辆数目有所增加。这个很好。
建议农业生产力现代化,机械化。注意,需要解决得问题是,各自私有得小块土地如何并为大块土地进行机械化作业,否则,机械化很难得开展。
9.农业交通问题
现状主要是农村通往乡镇得大道和田间得小道。大道是乡镇得主渠道,但一般都不发达;小道是农业播种收割得必经之地,不发达(最严重)。这些影响农业生产。
建议以村,或乡镇为单位,进行农业交通得修建。政府和村民可以各摊派一点。
10.农村医疗保障
现状这里,根据实际情况,不谈农村福利。只谈医疗这一方面。
农村人有了病:不医,没钱;不医,舍不得花钱;不医,不知道。特别是传染疾病,如乙肝,很多人不知道,因此蔓延开来。
另外,血吸虫病在农村有抬头得趋势。由于是慢性疾病,容易引起忽视,最终导致晚期不治。
建议农村医疗先行!!先义务免费农民得疾病,然后在治疗中有相关优惠。
三农问题指的是农业农村农田这三个问题?回答如下: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
“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燃闭兄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
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
但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从而形成大量集聚在城内而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群体。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开始态顷减少。
引发更多的念拿衫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皮袭。由于农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
扩展资料:
三农衍生影响
第一、政策问题
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在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
第二、医疗问题
缺钱是农民的主要问题,但由于近代偏向于发展西方昂贵的西医而疏忽了农民几千年来都依赖的廉价的传统中医的发展,致医药昂贵,使农民因病致贫。
三农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在网上键入“三农敏册问题”搜索,有简体中文网站和网页17000项,三农问题研究已十分深入仔腔。笔者认为:中国农村地域广,东西跨越5个时区。
南北气候迥异,各地资源禀赋差别大,东、中、西部经济条件悬殊,不可能有一套适合全国各地农村的最优方案,靠一个“一号文件”解决农村所有问题。这里,笔者提供两条基本思路,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思路;二是农村地区的一揽子改革思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19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