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想了解有关福建省的建宁这个地区的一些基本资料

建宁县地处闽西北、武夷山脉中段,为闽江正源头,县境东接泰宁,南邻明溪、宁化,西北与江西省广昌、南丰、黎川毗邻。 省道秀(莆田秀屿港)里(建宁里心)线(原下甘线)、富(浦城县富岭乡)下(武平县下坝乡)线(原建汶线)贯穿全境,县城至邵武137公里、至武夷山227公里、至三明188公里、至南平254公里、至福州400公里、至厦门521公里、至南昌280公里。县域面积171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14万亩,耕地23万亩。县城设在濉城镇,城区面积4.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和中、低山为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兼有大陆性山地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7℃,降水量1775.3毫米,无霜期243天。

想了解有关福建省的建宁这个地区的一些基本资料

现辖6乡4镇、共92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1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46万人,当地主要居住民族为汉族

建宁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是著名的“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商品粮和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是南方重点林区县,驰名中外的“建莲”正宗原产地于西门莲塘种子园。全县有耕地面积23万亩,主要农副产品有粮、莲、种、果、菌、竹、笋、烟、茶等;有林地面积203万亩,林木蓄积量丰富,森林覆盖率79.2%。矿藏资源有金、稀土、钾长石、云母、铅锌矿、辉绿岩等10多种。河道总长1005.9公里,水利资源丰富。闽江源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植物182科390属1032种和10个变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5种),野生动物41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5种)、有全国罕见的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野生群落连片分布,极具科研保护价值。建宁还是原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近几年来,建宁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闽江源、建莲、黄花梨、铙山纸业、孟宗笋业等品牌效应,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强县、项目兴县、创新活县”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37亿元,比增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6453万元,比增5.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0779万元,比增7.6%;第三产业增加值56507万元,比增10.4%。

2、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0.1:21.1:38.8。一是特色农业加快发展。以“三子”(莲子、种子、果子)为主的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2004年莲子面积5.5万亩;杂交制种面积2.5万亩;以黄花梨为主的水果基地面积11.6万亩。建成了年产10万担的烤烟基地。培育形成了以35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和24.5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8.9亿元。现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牧业龙头企业1家。二是工业总值不断扩张。全县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比上年增加12家,实现产值4.72亿元,增长27%。初步形成了造纸和食品加工两个特色产业集群,以福建饶纸集团、闽江源绿田实业、孟宗笋业、文鑫莲业、兴辉食品等为主的一批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饶纸集团高档薄型纸产销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三,“闽江源”莲芯雪茶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保健食品;“孟宗”笋制品获评福建省名牌产品;“山雪”商标获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三是第三产业日益繁荣。2004年全县边贸成交额达8.15亿元,个体经营户7103家。有私营企业148家,比上年增加18家,累计注册资金1.85亿元。成立了县果业协会、种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促进了水果、莲子、笋竹、种子等大宗农产品营销中介服务,边贸、房地产、物流陪送、超市经营、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3、 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2004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家,合同利用外资28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7万美元,增长53.9%;引进区外资金9500万元,增长15%。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实际出口创汇195万美元,增长0.5%。与石狮市开展了多领域结对共建活动,加强了与沿海地区的对接交流。

4、 投资建设取得新成效。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91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8100万元,更新改造投资7772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154万元。城镇集体、私营投资11369万元,城镇私人建房投资1872万元,农村投资12124万元。其中,闽江源国家极自然保护区、建泰公路、向莆铁路、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一批重大项目不断开发或开工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5、 财政金融健康发展。200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4742万元,比增6.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465万元,比增21.4%。金融运行基本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318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7371万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962万元。全年累计现金收入203133万元,支出208505万元,净投放5370万元。

6、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教兴县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重点完成了“建选17号”莲种选育等基础科研项目,研发了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新产品。教育事业加快发展,2004年高考录取597人,录取率达89.2%。文化体育事业不断繁荣,有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戏剧曲艺、舞蹈等6个文化协会,创办了《莲乡文艺》等优秀刊物。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有各类医疗机构12个,胜利完成了乡镇卫生院收归县管,加强了三级医疗预防保障体系建设。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2.33%0。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7、 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加,年末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亿元,比上年净增0.85亿元,增长17.5%,消费档次明显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亿元。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460元,比增1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2.49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比增6.2%。全县已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工作已经启动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纳入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不断健全和完善。

建宁县被授予“中国梨产业龙头县”称号,是福建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

福建铙纸集团的薄型纸、翠源公司“翠源馨”牌笋产品获评福建省名牌产品,“翠源馨”商标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绿源公司果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铙纸集团“铙山”品牌连续4届荣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居全国造纸行业榜首,铙纸集团被确定为14g薄页包装纸和半透明纸产品国家标准制定单位,企业建立了本县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县已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个,国家证明商标1件,国家免检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13个,省著名商标6件,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15个,获原产地标记准用证企业4个,获国家和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4个,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5家,取得HACCP认证企业2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3个,获食品质量安全准入企业12家,品牌总数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2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