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好就业吗
建校百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已培养了12万余名毕业生,他们扎根基层,默默耕耘,有的成为国家的重要领导干部,有的成为学术界的泰斗,有的成为商界精英,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校培养了国家副部级以上干部40余名,其中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原水利部部长、原河北省省长钮茂生,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以及左连璧、邵秉仁、许令妊、秦兆桢、祁寿椿、李龙城、张燕丽、梁荣欣、康克俭、贺邦靖、冯敏刚、韩家增、孙武学等均为我校在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本科毕业生。
我校教师和校友中共有院士68人,其中侯锋、李博、朱之悌、石元春、田波、孙鸿烈、孟兆祯、汪懋华、郭予元、沈国舫、戴景瑞、匡廷云、吴常信、石玉林、孙大业等两院院士为我校建国后培养的本科毕业生。
很多毕业生出国留学,并在国外发展成为相关学科的****,如伦敦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杨子恒,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动物科学系教授杨向中,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整合基因研究所所长朱健康,美国哈佛?6?1休斯医学院研究员、北卡罗来那大学Chapel Hill分校教授张毅,美国康涅狄格气候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杨秀生等。
以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总裁、党委书记任洪斌,香港安莉芳集团董事局主席、总经理郑敏泰为代表的一批毕业生活跃在国家的经济领域,成为商界精英,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还有一大批毕业生秉承“解民生之多艰”的优良传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为国家的新农村建设默默奉献。
中国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学校认真贯彻落实“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和学校就业工作会精神,继续秉承“加强引导,及时沟通,热情服务,推荐贤才”的工作宗旨,以毕业生成才为中心,努力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就业基地建设,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我校毕业生就业。
我校近3年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从200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分流情况来看,保送研究生526人,占15%;考取研究生513,占14.7%;出国学习267人,占8%;直接就业1978人,占57%。从就业地区看,在北京就业的学生最多,占58.9%,其次是沿海及周边地区。从就业行业看,在企业就业的学生居多,占61.5%;其次是机关及事业单位,占35.2%。
取消暂住证的事件是孙志纲同志,2003用生命取消了暂住证
暂住证这个词据说为深圳首创,用以登记外来流动人口,并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应服务。这个词语本身蕴涵着生活的流动性。中国“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的第一件展品就是暂住证。后来暂住证制度在中国流传开来,暂住证是特定时期的人口管理方式,中国不少地区已取消暂住证,由居住证代替。
暂住证制度的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为设置门槛,的确能起到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作用,在鼓励劳动力流动的今天,这种作用就是不合理的。而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应该是全民参与的过程。全民参与经济建设,必然带来人口迁徙、流动人口管理等各种问题,这是社会的客观规律。政府不应该用行政的手段干预社会的客观规律,出台限制国民正常流动的措施。
在加强治安管理的问题上,暂住证制度并不比登记备案更有效,只是在公安机关那里,两者的意义却大不相同登记备案只是一种日常管理手段,暂住证制度却维系着一种行政权力,以及附加在行政权力之上的一系列部门利益(如收费、罚款等)。在收费、罚款和加强治安管理这两个目标中,如果认为前者很重要,那么,暂住证制度就是合理的;相反,如果认为前者并不重要,那么,暂住证制度对于治安管理的“合理性”也就不复存在了。
法律依据:
《居住证暂行条例》
第二条 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领居住证。
第八条 公安机关负责居住证的申领受理、制作、发放、签注等证件管理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用人单位、就读学校以及房屋出租人应当协助做好居住证的申领受理、发放等工作。
第十一条 居住证损坏难以辨认或者丢失的,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办理换领、补领手续。
居住证持有人换领新证时,应当交回原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3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