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关于承德市发展绿色农业的思考

[摘 要] 绿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承德是农业大市,笔者从承德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发展绿色农业的必要性及比较优势条件,提出了“强化一项基础,推行二种生产模式,培育三大体系”的工作思路和“加强宣传、制定规划、扶持龙头”等建议。

关于承德市发展绿色农业的思考

[关键词] 绿色农业;优势条件;思路建议

绿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自国外于20世纪初期提出,经过了思想萌芽、研究试验、加快发展三个阶段,已有70多年的历史。各国发展绿色农业的实践证明,绿色生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其生产出的绿色食品符合现代消费时尚和时代潮流,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我国正式提出绿色农业这一概念是在1990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加入WTO后绿色壁垒的形成,人们对绿色农业、绿色产品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各地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绿色农业道路。承德市是农业大市,经济欠发达,农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较高,同时又是“大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从长远讲,顺应潮流,发挥优势,打绿色牌,走绿色路,对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农业的内涵

绿色农业在国外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等,是以无害于环境的高级“绿色”技术为依托的农业生产过程。通俗讲就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洁净的土地上,采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洁净的农产品的过程。在我国,绿色食品是指由国家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目前分AA级和A级。绿色食品不同于现在人们经常谈到的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主要是控制化学合成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使生产出的产品所含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无害。而绿色食品是比无公害农产品对品质要求更高、对生产要求更严的产品,更注重产品的安全、优质、营养。A级绿色食品对有害物质的最低含量要求比无公害农产品还要严格,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根本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基本上等同于有机食品,相当于纯天然食品。

发展绿色农业,既要注重对农业本身的发展,又要注重将农业这一大产业贯穿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从承德市农业发展的实际来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后的必然选择。

1.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承德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民生产总值近三分之一来源于农业,绝大多数农户靠“种地”维持生计。而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全市共有耕地561万亩,农业人口287万,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1.95亩。而且随着“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退耕面积逐年增加,人均耕地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再加上“十年九旱”的市情,一遇旱、涝等自然灾害,农民收入将锐减。因此,延续传统的粗放生产经营道路显然步履维艰。只有抓住国家鼓励发展绿色食品的机遇,从抓产品数量向抓产品质量转变,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组织生产、加工、经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才能提升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层次和水平,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2.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过多地依赖于农药、化肥、杀虫剂等化学合成物质的投入,不仅严重影响农产品的品质,日积月累还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条件。同时,承德市是坝上高原和冀北山地向海河、滦河过度地带。大部分国土是京、津、唐等大中城市的主要水源供应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对水源补给和供应数量及水质的要求将不断增加。因此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京、津等大城市和海河、滦河、辽河流域广大平原农业高产地区的生存与发展。通过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发展绿色农业,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有害物质的投入,从而建立起人与环境的良性循环系统,实现物质产出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目的。因此,加快绿色农业发展,既是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条件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北部,既有坝上高原,又有冀北山区,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而且由于近几年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种植结构逐年优化,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人们的生产经营意识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绿色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1.气候条件

承德市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无霜期62-182d,年降水量400-800mm,年平均气温-1.4-10℃,南北相差10℃,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小气候区,农产品资源丰富。

2.生态环境

承德山青水秀,林地、草场面积、水资源总量均占河北省首位,污染源少,病虫害少,境内有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且为诸水系之上源。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7.6亿立方米,平均亩耕地占有量728立方米。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条件得天独厚。

3.地理位置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邻京津,北靠辽蒙。市中心距北京210km,距天津350km。可以使承德市的绿色食品当天运达京、津两大市场,特别是京承高速公路建成后,北京市民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吃上承德的绿色食品。

因此,发展绿色农业,承德市有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自然条件,只要按照标准严格生产,积极搞好与京津等地的联系与合作,生产的绿色食品就不愁没有市场。

4.基础条件完备

全市制定并实施了A级、AA级生态稻、黄瓜、番茄等35项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栽培技术规程,完成了161万亩的产地环境评价,对70个乡镇近60万农户通过认证的耕地全部进行了产地编码标识,全市无公害生产基地达165万亩,建立了60个植保社区服务站;有5个县获得了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资质证书,有10家蔬菜企业获得了北京市场准入资格证书,有8种农产品获得了绿色产品标识,10种农产品被评为省级名优产品;市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已通过认证,各县及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都相应地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速测站,农产品监测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生产标准化的条件和手段基本完备。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需要到当地的质监局办理。

申请办理应提交的材料:

1、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2、产品标准;

3、企业质量管理手册;

办理程序:

1、生产企业提出申请,并领取申请表;

2、质量监督行政部门审查材料;

3、抽取样品、由法定质检机构进行检验;

4、报局领导审批。

承诺时限:自接到申请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申报材料审核;在申报材料审核后,五个工作日内完成抽样送检工作;

接到检验报告后,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发证工作。

扩展资料:

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能包括: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2、负责《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和行政执法。

3、负责质量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实施国家《质量振兴纲要》,研究制定本市质量发展的战略;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组织对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组织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4、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组织实施省质监局部署的产(商)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省质监局批准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计划,调解和处理质量纠纷。

5、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宣传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并实施监督;负责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及其示范区工作;管理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6、统一管理计量工作。推行法定计量单位,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组织开展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和量值传递;查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计量违法行为,组织计量仲裁检定,调解计量纠纷。

7、负责宣传贯彻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积极推进质量认证工作,并按省质监局的部署,对质量认证中介机构的行为和认证标志的使用进行监督。

8、负责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和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9、负责棉花等纤维质量监督工作,依法查处收购、加工、销售、仓储等环节的违法行为。

10、负责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依法组织查处产品质量、标准和计量违法行为。受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受理工商部门移交的在流通领域查出的属于生产环节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并依法组织查处。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承担市政府“打假办”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本市的“打假”工作,完成市政府授权牵头的市场专项整治任务。

11、承担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组织实施相关生产许可、强制检验等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组织查处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和加工的质量违法行为。

12、承办国务院、质检总局或当地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13、依法组织、指导并监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

参考资料: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濮阳市人民政府

百度百科-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5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