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州博湖县人口有多少
人口:约6万人
人口密度:17人/km2
博湖县位于焉耆盆地东部,开都河下游。1971年建县,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而得名。全县辖5乡2镇,驻县单位有农二师25团、27团种马场、巴州种畜场和宝浪油田项目经理部等。总人口58189人(2006年),由汉、蒙、维、回等18个民族组成。全县总面积380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164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2%。
博湖县水草丰美,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土地平坦肥沃,宜农宜牧,被誉为鱼肥、草茂、粮多的“塞外江南”。县域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水产、芦苇、旅游、石油为主的资源优势。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湖内有赤鲈、鲤鱼、池沼公鱼、草鱼、鲢鱼等32种人工放养和自然繁殖的淡水鱼品种。环湖芦苇面积达40万亩,芦苇年储量20 多万吨,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博斯腾湖自然风光雄齐秀丽,2002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被评为西部大开发新疆十大风景名胜旅游区,有著名的旅游景区莲花湖、白鹭洲、阿洪口、大河口、落霞湾等。博湖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食盐、芒硝、泥炭等,石油储量占焉耆盆地储量的70%左右。全县交通便利,县乡道路四通八达,全部实现柏油路面;通讯发展迅速,程控电话贯通全县,移动通讯覆盖全境;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初步建立了成人高、中等教育网络,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教育“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经济发展
建县以来,博湖县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忠实实践“-”重要思想,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篇篇灿烂辉煌的乐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博湖县“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服务功能日臻完善,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城乡市场繁荣活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7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33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60元。
近年来,博湖县依托工业番茄、水产、芦苇、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通过实施四大战略(水陆并时、项目带动、优势资源转化、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按照坚持一个要务(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努力实现两个目标(建设生态旅游县和新疆水产第一县),力争实现三大突破(湖泊经济、工业经济、南山开发),依托四大资源优势(湖泊资源、特色农副产品、水土光热、石油天然气),做强和培育五大产业(做大做强红色产业和特色种养业,培育壮大水产芦苇业、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12345”经济发展思路,积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和发展特色经济,带动经济结构调整;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走开放性融合型经济发展之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加工工业:大力实施番茄产业化工程,增加农牧民收入。博湖县种植的番茄产量高,质量好,是加工番茄酱的好原料。 自1994年起至今,县凯泽公司先后五次扩建生产线,形成了日处理工业番茄原料能力9320吨的大中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998年在成功收购和硕番茄酱厂的基础上,进行改制,成立了新疆凯泽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博湖、和硕、焉耆三个分厂,初步形成了番茄产业链覆盖焉耆盆地的格局。1996年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1997年公司生产的“凯泽”牌番茄酱被评为新疆的名牌产品,1998年产品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其产品主要销往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国家和非洲、中东地区及东南亚等国家。2004年,全县种植工业蕃茄面积4.18万亩,生产番茄酱3.9万吨,完成销售产值9930.8万元。
农业特色
农业:博湖县现有耕地15万亩,在保证粮食县域供给平衡前提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工业番茄、甜菜、辣椒等大宗农作物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布局。2004年,实现种植业总产值23438万元。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2003年为“畜牧水产发展年”,制定了《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了具体发展优惠政策,全面加快畜牧业发展,全县将逐步形成以奶牛、细毛羊、猪、绒山羊、特色畜禽、牛羊育肥、草料为主的七大养(种)植基地。2004年,全县牲畜存栏20.6万头(只),牲畜出栏17.16万头(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623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9%。力争到2007年,畜牧业产值、收入分别占全县农业总产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5%和26%以上。
水产业:以特色资源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湖泊经济”。近年来,博湖县充分利用博斯腾湖水资源,大力实施水产产业化项目并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了以池沼公鱼深加工为主的水产加工企业——博湖县蓝翔食品水产有限公司,生产的池沼公鱼深加工产品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日本客商的喜爱,因其品质优良,被日本市场定为特A产品,并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2004年,生产鱼罐头13.3吨,完成销售产值1417.8万元。
为进一步发挥博斯腾湖资源优势,提高水产养殖业科技含量,调优养殖品种结构,确保水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博湖县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了具体发展优惠政策,确定了重点抓好“一大一小”(大湖、小湖)的发展思路,即大湖以自然增殖为主,人工投放为辅,放养结合,优化品种结构;小湖以整体承包、独家经营方式实现渔业的休养生息和可持续发展。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专家完成了《博斯腾湖渔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积极开展博斯腾湖水产品有机认证工作。目前,博斯腾湖出产的草鱼、鲢鱼、鳙鱼、鲤鱼、池沼公鱼、赤鲈、鲫鱼、河虾八个水产品种已经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委员会的评审认证,认证范围为博斯腾湖大湖区150万亩水域,使博斯腾湖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鱼生产水面。充分利用湖滨滩涂,推进水产养殖业发展。目前全县人工水产养殖面积已达1.36万亩,其中河蟹养殖面积达9000亩。水产养殖品种正逐步向河蟹、加州鲈、乌鳢等名、特、优品种过渡。积极引进南美白对虾、梭鱼及鱼苗新品种,水生植物湘莲引进并获得成功。与上海水产大学合作进行了三角帆蚌(珍珠蚌)良种引进养殖试验。投资1000万元兴建的博斯腾湖野生水生动物保护中心和博斯腾湖水产苗种早繁中心已竣工。2004年,完成渔业产值2675万元,完成水产品产量6500吨。
旅游产业
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确定了“引进资金搞旅游”的发展思路。制定完善并实施了一系列吸引资金发展旅游业的优惠政策。近年来,先后建成了莲花湖、阿洪口旅游景点,白鹭洲风景旅游区等。充分挖掘和丰富博斯腾湖烟波浩淼的水文化、以各种鱼类烹饪饮食为主的鱼文化、以蒙古族特色为主的民俗文化、以湖光沙色相映成趣的沙文化。积极谋划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八个一”工程,即“一园(怡景园)、一场(文化广场)、一区(博湖县度假区)、一街(鱼文化一条街)、一庙(喇嘛庙)、一村(西海渔村)、一桥(宝浪大桥)、一堤(湖中长堤)”重点旅游项目。完成了塔什店——扬水站旅游公路改扩建项目,开通了“二”条陆上旅游线路(库尔勒—莲花湖—阿洪口—扬水站—白鹭洲,博湖县城—湖中长堤—扬水站—白鹭洲),激活了博斯腾湖南岸旅游业的发展。白鹭洲、大河口、金沙滩等景点三座码头投入使用,新疆香白金旅游有限公司4艘豪华游轮、2艘豪华游艇下水运营,贯通了博斯腾湖“三”条水上旅游线路(白鹭洲—大河口、白鹭洲—金沙滩、金沙滩—大河口水上航线)。集观光、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白鹭洲洲头小区望海楼项目和宝浪度假村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营。2004年,全县各景区(景点)接待游客达13.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52.98万元,直接收入444万元。
芦苇业:依托芦苇资源,积极发展芦苇资源加工业。环博斯腾湖芦苇面积57.72万亩,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1993年,博湖县筹建了中密度纤维板厂,年产能力1.5万立方米。2004年生产人造板26064立方米,完成销售产值2090.9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全疆各地。1998年,全县芦苇实施了统一经营管理,成立了博湖县绿岛苇业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制定了优惠政策,引进资金加大人工育苇工程建设,批准确定人工育苇面积达19.89万亩。把人工育苇同保护博斯腾湖水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建成了碧海万亩人工育苇生态保护示范工程,形成了以苇养苇,以苇护水的新格局。
博湖县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资源开发建设前景广阔,互补性强,是投资发展的好地方。面对西部大开发有利机遇,我们将依托资源优势,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加快以水利、交通、城镇基础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吸引资金的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行政区划
博湖县辖2个镇、5个乡:博湖镇、本布图镇、塔温觉肯乡、乌兰再格森乡、才坎诺尔乡、查干诺尔乡、博斯腾湖乡。境内有:二十五团场。县人民政府驻博湖镇。
历史沿革
旧称宝浪苏木。1970年置县,因临博斯腾湖而得名。“博斯腾”蒙古语为站立的意思,有三山屹立在湖中而得名。维吾尔语称“巴格拉什”。
历史上均属焉耆。1941年迁住乌什塔拉,1946年属和硕县,此后一直隶属和硕县管辖。1970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博湖县,以和硕县的跃进公社、光明公社,以及焉耆回族自治县五号渠公社的3个生产队为其行政区域,驻地为包拉苏木,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管辖。1971年4月正式设县。
2000年,博湖县辖1个镇、6个乡:博湖镇、塔温觉肯乡、本布图乡、乌兰再格森乡、查干诺尔乡、才坎诺尔乡、博斯腾湖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3528人,其中:博湖镇 12531人、塔温觉肯乡 7640人、本布图乡 9354人、乌兰再格森乡 3062人、才坎诺尔乡 7271人、查干诺尔乡 7286人、博斯腾湖乡 922人、兵团25团虚拟乡 5462人。
2021年1月,《小康》杂志社推出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博湖县位列第51位。
2020年12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确定博湖县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2020年11月16日,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博湖县榜上有名。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博湖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2,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博湖县为首批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2017年10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博湖县为2017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7年2月21日,博湖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相约魅力巴州·探秘楼兰神韵 中国西海·博斯腾湖欢迎您
焉耆县焉骅农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是2012-05-04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新疆巴州焉耆县五号渠乡四号渠村村委会。
焉耆县焉骅农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652826595908893D,企业法人马克,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焉耆县焉骅农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组织采购、供应成员农作物种植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采购、销售成员生产的产品;开展成员所需的运输、贮藏、加工、包装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发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焉耆县焉骅农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9月12日,“相约魅力巴州·探秘楼兰神韵”2020年京津冀沪巴州文化 旅游 云上推介会圆满举行。博湖县参加此次推介会并向全国各地的网友通过“云端”推荐博湖县全域 旅游 。
会议设巴州主会场和北京、上海、河北分会场,通过现场推介和网络视频在线推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会议就巴州 旅游 文化资源、景区景点情况、文旅产业发展和“引客入州”、疫情期间相关优惠政策、疫情防控等情况进行多媒体推介。
推介会上,新疆博斯腾湖 旅游 文化公司推介人员梁靓介绍,博斯腾湖古称“西海”,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被誉为沙漠生机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丝路驿站上一颗亮丽的明珠。博湖县因博斯腾湖而得名,因博斯腾湖而美丽富饶,这里有最蓝的天、最清的水、最好的空气、最美的芦苇湿地、原生态民俗文化、绿色有机农产品……可以说,博湖的山、博湖的水、博湖的人、博湖的湿地、博湖的沙漠,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独特迷人的魅力,是 旅游 者向往的天堂。
多年来,博湖县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把文化 旅游 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博湖 旅游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旅游 “四季歌”逐渐唱响,游客春赏花、夏消暑、秋观鸟、冬戏雪已成为一大亮点。相继建成大河口、莲海世界两个核心景区,孔雀海滩水乐园、越野星球主题公园、白鹭洲、莲花湖、芦花港等 旅游 景点,2014博斯腾湖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2019年,博湖县被国家文旅部确定为国家全域 旅游 示范区。博湖县坚持规划先行,推动 旅游 规划与产业、交通、土地、环保等规划深度融合,实现规划引领、多规合一。依托县委一号文件,连续五年出台关于 旅游 业发展资金奖补办法,特别是2020年县财政拿出6000万元奖补资金,推动博湖县全域 旅游 高质量发展。
北京网民张丽观看直播后说:“七年前去过一次博斯腾湖,那里真的很美,湖水沙漠毗邻而居,大自然太神奇了。今天看到云直播、微信朋友圈里分享直播博斯腾湖的链接后,心情很激动,直播中壮观的捕鱼场景、绝美的自然景观都深深的触动着我,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带着家人再去一次博斯腾湖。”
“之前我对捕鱼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撒网捕鱼,今天通过云直播,我还是头一回看到拉网捕鱼,真的很壮观,当渔民喊着号子将渔网拉上来的那一刻,数百公斤的鱼儿纷纷跃出水面,成百上千的水鸟坠入湖面掠食的场景真的太美了,看的我心潮澎湃,今天可算是开了眼界。”河北网民王波说。
近年来,博湖县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通过实施“ 旅游 +农业”,大力发展乡村 旅游 ,连续10年出台县委一号文件,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农户参与 旅游 服务。目前,全县星级农家乐达到近100家,大力实施“后备箱”工程,在 旅游 公路沿线、各乡镇村设立 旅游 驿站,把农产品变 旅游 商品。目前, 旅游 直接、间接从业人员达到近万人,使更多老百姓在 旅游 发展中得到了实惠,挣上 旅游 钱、吃上 旅游 饭。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5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