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毛木耳种植技术
【林间毛木耳种植技术】毛木耳,又叫大木耳、黄背木耳,是四川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毛木耳菌丝生长温度为8℃—37℃,木耳子实体适合生长温度为18℃—30℃。现将林间毛木耳种植技术介绍如下。选择郁闭度为0.透光度为10%、水湿条件较好、管理方便的树林,做木耳种植场地。
将发满菌的菌袋间隔3—5厘米,摆放在林地空间,排放好菌袋后,气温稳定在18℃以上耳基形成时,要及时划口诱耳,若推迟开口,耳基就会长大并成块状,分化的耳片多且小,并且耳蒂大,开孔用刮胡须刀片割洞穴。
洞穴的形状有V”、∧”、+”、O”型四种,以V”型最佳。
一袋一般割12-14个刀口,直径1厘米。
割时注意不伤菌丝,穴与穴之间呈梅花型错开。
耳芽发育至成团时,进入展片期,若遇阴雨气候,则生长很快;如果不下雨,应进行喷水,每天喷雾3次左右,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在木耳小时,湿度可低些,在生长旺盛期,特别是后期,湿度要大些。
温度低时,少喷水,高温期加强喷水次数,阴天少喷,晴天多喷,雨天不喷。
耳片生期间,光照度对耳片颜色和厚度有较大影响,在光照强的环境下长出耳片厚、大、颜色为紫黑色至紫红色,光线弱时长出的耳片呈红褐色,耳片薄。
采收:在适宜条件下,每天耳片伸展0.5厘米以上。
经过10-15天耳片达到生理成熟而变软,失去弹性,腹部出现白粉层,此时应停水1天,待耳边收缩时采收。
采后再生管理:采收时左手按住木耳,右手用锋利的小刀紧贴塑料袋削下,以免振坏木耳根基;采收后停水2天,使其菌丝恢复。
在新耳基没有形成之前,切勿直接喷水,但空气湿度仍需维持80%-85%,一般在7-10天内又会重新形成一批幼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5988.html